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本单元在历年高考题考查题量变化2005-2010年难易度考查题量变化2005-2010年考察主客观题考查频率01020102715023171133考题数量收入与分配01020103750517017考题数量收入与分配451002468101205—08年均考查频率2009年考查频率2010年考查频率考题数量收入与分配近六年本专题中各知识点考查比重分析分配制度考查知识点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2010年高考题(2010年高考·安徽卷3)李某是以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解析】D本题考查考生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与应用。李某作为国有企业工程师,01234567892010年考查频率2009年考查频率05—08年考查频率328739考题数量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其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共44000元;个人专利转让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房出租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共11000元;妻子作为个体老板,其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故D项正确。2004~2007年高考题(07上海13)今年我国首次实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在下图所示“所得项目”中属于资本要素分配的是()A.①⑤B.⑤⑦C.⑦⑧D.①⑧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时要特别注意题干要求“资本要素分配”,①⑤不符合题意,⑦⑧正确,应选C。(07上海B组3)一个中国公民在美国工作,他在美国的收入应该计入我国的()A.社会总产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总值D.净出口总值答案C解析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故中国公民的收入应计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应选C。A、B、D项排除。(07山东16)“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成本后的生产总值,它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资源耗减)为5118亿元,占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即环境退化成本,是指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全部治理所需的支出)也将达GDP的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GDP的增长,不一定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B.GDP的增长,一定意味着社会财富积累的增加C.“绿色GDP”概念的运用,有利于政府部分转变观念和科学决策D..“绿色GDP”概念的运用,有利于培育公众关心、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答案B(07上海1)绿色GDP是反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在未来20年内,我国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GDP核算体系,这是为了()①增加经济总量,加快发展速度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③扩大内需、刺激投资④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绿色GDP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排除,应选D。(07全国Ⅱ文综25)某“8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答案C解析稿酬属智力成果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应选C。(06北京26)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9%左右,而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只有6%左右。造成人均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原因可能是()①积累增长较快②人口数量增加③居民储蓄增长较快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国民收入按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和消费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水平、人口数量、物价水平。在这些因素里面人口数量、物价水平与家庭消费成反比。另外,由于预期消费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居民不愿进行更多消费也是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故,①②③应入选。④的表述与题意相反。故答案应选C。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考查知识点:1、收入分配公平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考查形式:1、主观题出现考查对效率公平知识点的记忆,结合材料分析效率和公平在材料中应用2、选择题考查主要把效率和公平同初次分配、再次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查2010年高考题(2010高考·北京卷33)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图8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准确调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呈现材料,考查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的问题,为此应该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排除,应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克服单纯市场调节的弊端,排除③,当选A(2010年高考·广东卷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额行为契机,广东省政府2009年以来相继编制了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整个规划、指导意见体系的推行,体现出广东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注重于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11分)【答案】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这符合:①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政府对收入分配要进行调节。②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11分)2005---2008年高考题(08江苏17)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答案A解析本题重在理解题意,通过题干可以看出在企业分配环节中不能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否则会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强调分配对效率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06广东10)“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正确处理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答案C解析“做蛋糕”是指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分蛋糕”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材料强调分配是否合理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故选C。A、B、D与题意无关。(二)、国家收入的分配考查知识点:1、财政收入和支出2、财政收入的构成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水平和分配政策4、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010年高考题(2010高考·福建卷2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A.X轴为税率Y轴为财政收入B.X轴为居民收入Y轴为商品房价格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D.X轴由经济增长率Y轴为失业率【解析】D本题考查的考点是:财政收入、税收、影响价格因素、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图表呈现的是一种反比例关系,只有D项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社会失业率相对降低,准确地体现这一关系。其中AB选项都是不确定的,不能一概而论。C项体现的是一种正比例关系。(2010年高考·天津卷4)图1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③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本题考查财政的支出与作用。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属于促进社会公平的支出,而三者逐年增加,突出体现了财政的②④作用。①③不合题意。(2010年高考·江苏卷34)材料一: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材料二: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们福祉的提高上。(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1)图表1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图表1、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06江苏21)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3000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50%以上。中央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力度,有利于()①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促进财政的收支平衡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支出力度显然有利于加强其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此外扩大财政支出也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充分发挥财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故应选C项。②促进财政收支平衡这不是中央财政向“三农”倾斜的初衷,故应舍去。财政的作用考查知识点:1、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3、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010年高考题(2010年高考·江苏卷34)材料一: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材料二: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们福祉的提高上。(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