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民生银行收益结构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中国民生银行收益结构的研究姓名:丘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舒华英20090601关于中国民生银行收益结构的研究作者:丘莹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相似文献(9条)1.期刊论文于镇洪.刘秀丽中间业务发展与国有商业银行收益结构转型的主要途径-改革与开放2009,(14)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目前已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和创新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也在逐步转向一种更分散的,而且也是比较平衡的收入结构.中间业务的发展无疑将给银行业带来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将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国内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转型.2.期刊论文郑立明.任浩.ZhengLiming.RenHao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背景和动因探析-价值工程2006,25(8)目前,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调整业务方向和收益结构进而转变经营模式的重要手段,其必要性和意义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对国内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背景展开全面分析,并对股份制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多重动因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股份制银行应对挑战和抓紧机遇提供思路.3.学位论文丁娟基于收益结构分析的建行CQ支行业务转型策略研究2009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银行业全面的开放,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变革已经提速。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大转变,面对激烈的银行间竞争格局,改变传统的以规模扩张和信贷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各家银行都已意识到必须进行业务转型,改革现有的收入结构和业务发展重点[1]。迄今为止国内对银行收益的研究多是从整体盈利性出发,而对其结构的研究较少,收益结构的变化是整个银行经营转型的最集中体现。面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如何实施业务转型,优化收益结构,保持并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各家银行正在深入思考和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建行CQ支行为研究对象,该行目前的业务发展品种仍然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等业务为主要发展手段,收益结构也仍然依靠利差收入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仍然偏低。由于传统的依靠利差收入的商业银行业务所能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扩大非利息收入在全行总收入中的占比,建行CQ支行需要进行业务转型。而非利息收入的大部分又来源于中间业务收入,即改变支行收益结构的根本点在于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为了实现业务转型、根本改变现有的收益结构,建行CQ支行制定出“依托核心产品、适应需求创新产品和各类产品组合相结合”的转型策略,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格局,积极调整传统的银行业务结构,即业务结构由以资产、负债为主体的业务结构向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协调发展的业务结构转变。建行CQ支行需要对周边环境及客户群体进行研究,发展优质客户,由注重整体扩张的“规模效益”,向注重市场细分、追求做好目标市场的“深度效益”转变,同时还需进行区域和盈利结构调整。为了实现以上的策略目标,本文制定出不同的业务转型方案,通过评价比较选择出最优方案或组合,希望能为建行CQ支行业务转型的实施提供一些帮助。4.期刊论文李义奇.LiYiqi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服务收费的相关问题-财经科学2007,(12)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通过服务收费实现非利息收入持续增长,是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由利差收入为主向非利息收入为主转变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银行服务收费占收入比例过低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因此.规范引导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行为.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定价水平,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转型,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5.学位论文李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2007目前,国内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正处于开发和成长的初级阶段,如何与外资银行争夺高端客户市场,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占领有利的位置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盈利空间;如何发展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综合化的服务,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银行业必须尽快予以研究的问题。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普遍认识,并把该项业务作为争夺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必要的且意义重大。中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潜力巨大,已引起了国内外银行业的密切关注,对这方面业务的研究和规划已经摆到各家银行的议事日程。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一项新兴的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提高,以及个人理财观念的不断更新,这块市场将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不仅可以带来银行本、外币存款的资金沉淀,大幅度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还可以带动零售业务的整体发展,为银行带来较高的收益。据统计,目前,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理财年平均盈利增长在12%到15%之间。在西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全部收益中,主要包括资产管理费、经纪费和净利息收入等三部分,其中资产管理费占45%,经纪费占20%,净利息收入占25%,从收益情况来看,理财业务远远优于一般的银行零售业务。现在,花旗银行有近70%的利润来源于个人理财业务。因此,研究并重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实现中国银行业零售业务的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情况,分析了目前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全文分为四章,按照“个人理财业务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中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业务上存在的问题--中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的逻辑思路展开。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陈述我国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制约因素,最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综述,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体现了金融创新的思想。金融创新成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通过在金融领域创造和引进新的手段、新的方法,推动着个人理财业务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然后介绍了个人理财服务的概况,包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概念、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必要性,指出利用现代理财知识、先进的资金汇拨技术及多样化的个人金融服务产品,为个人客户提供银行服务,是各国商业银行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竞争实力、优化资产及收益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创新’、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接着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进而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体制、征信制度、隐私权法律保护以及商业银行自身业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开展个人理财服务应采取的策略,从理财产品、差异化服务战略、完善征信制度、提高理财人员素质、完善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本文之所以选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格局下,银行一直占主导地位,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拥有比较大的优势。其次,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研究个人理财业务意义重大。最后,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兴的业务,对之进行分析可以增强了解,在理论上指导实践。本文通过结合相关金融创新理论和中国银行业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情况,分析了制约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通过借鉴国内外银行发展的经验,阐述了中国银行业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路、方法、策略,以期达到进一步深入理解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涵,并能更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本文具有以下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通过对个人理财业务如何发展提出的方法、建议,对我国银行金融工具和金融体制创新作了一定的思考。第二、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助于指导实际工作,并尽快占领这一新兴市场。第三、个人理财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培植消费热点的需要,目前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已经出现了过度增长的担忧,研究个人理财业务,有助于发挥金融机构动员储蓄转向投资的中介功能,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体系资源优化和社会资金的运用效率。6.期刊论文李振静中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分析-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1)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与中资银行竞争与合作全方位展开,加剧了原本激烈的银行间竞争,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所能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作为银行三大支柱产业的中间业务,不仅对于银行利润增长、风险分散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银行通过服务收费实现非利息收入的持续增长,由以利差收入为主的收益结构向非利息收入为主转变的必由之路.7.学位论文王洪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研究2007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弹性化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参与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风险,投资者对灵活管理风险收益的需求激增。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谁能提供多样化的满足特定风险一收益一流动性需求的理财产品,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在所有的理财产品中,最灵活、最个性化、最能满足投资者风险收益等各种偏好的正是结构性存款。各种结构性存款产品最重要的共性之一就是能够对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进行灵活的调整和限制,从而使得投资者可以将自己的预期和风险偏好通过一个金融产品的直接交易得到实现。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由于意识到银行业开放和混业经营趋势可能带来的激烈竞争,各银行纷纷将中间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作为发展重点之一。然而,众所周知,一个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理财产品的缺失。尤其是在2003年以前,大多理财服务仅限于储蓄、贷款等产品的简单组合、自动帐务处理或代售保险、基金,无法提供能够真实满足客户特定风险-收益-流动性需求和其他需要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从而使得理财市场无人问津。2003年之后,正是结构性存款的引入改变了这一状况,极具灵活性和多样化特征的结构性存款激发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活跃。投资者可以通过结构性存款便利地间接投资于股票尤其是商品等,投资的风险收益结构更完善。由于大多数结构性存款采取了保本型产品的形式,这对国内大多数的保守型投资者相当有吸引力。目前,国内储蓄存款规模达14万亿以上,即使部分被保本型的结构性存款所替代,也将是很大的市场空间。另外,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程度地提高,结构性存款作为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功能也将更加得到重视,其市场前景相当广阔。然而,结构性存款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混合型金融产品,并且在我国刚刚兴起,国内对它的认识和了解还很不够。在高涨的投资热情和纷繁的产品设计背后,很大一部分的投资者只看到了产品宣传册上的预期收益率,却并没有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甚至连产品到期时的收益应该如何计算都不清楚。一些国内银行也只是简单地把从国外银行那里批发来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拆开来零售,作为销售渠道赚取中间差价,而没有掌握产品的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核心技术。因此,对结构性存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设计原理、定价方法以及风险管理措施,探讨我国结构性存款产品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具体的产品实例探讨了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设计、定价与风险管理的技术原理和基本流程,并进一步分析了结构性存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结构性存款的产品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等过程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积极意义在于增强参与各方对这一新兴投资品种的了解和风险意识,提高国内银行在结构性存款创新和发展领域的竞争能力,并为监管部门对这部分业务的监管提供参考意见。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框架与方法。由于近两年来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强烈,国内市场上外汇存款余额连月下降。另一方面外币贷款利率比人民币贷款利率更低,许多企业都愿意外币贷款。面对市场庞大的外汇贷款需求,不少银行却拿不出外汇资金供给企业。在此情况下,银行必须寻找一

1 / 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