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4章第8节汇率机制4.8.1铸币平价理论4.8.2购买力平价理论4.8.3利率平价理论4.8.4货币模型24.8.1铸币平价理论1、金铸币本位制度在金铸币本位制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币能代表的价值。各国均规定了每一金铸币单位包含的黄金重量与成色,即含金量(Goldcontent)。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各自的含金量来折算。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par)。31、金铸币本位制度例如:1929年大危机之前,英国规定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Grains),成色为0.91667,即1英镑的含金量为123.27447×0.91667=113.0020格令。美国规定1美元金币的重量为25.8格令(Grains),成色为0.9000,即1美元的含金量为25.8×0.9000=23.22格令。则:美元美元含金量英镑含金量英镑8665.42200.230020.11311141、金铸币本位制度当外汇市场的外汇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波动,波动幅度为黄金输送点。汇率波动处于:(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是黄金在国际贸易的两国之间的输送费用和利息之和。假如,英美之间,以1英镑计的黄金运送各种费用为0.03美元,则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在:1英镑=(4.8665)±(0.03)美元之间波动,若汇率波动超出这个范围,则套利者可以通过黄金输送对汇率的贱买贵卖从中获利,直到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处以(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之内为止。5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金铸币制度限于崩溃,各国相继实行了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黄金逐渐失去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其输出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金块本位制下,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含金量的纸币来流通的制度。纸币在规定的条件下可以与金块兑换。允许黄金自由输出入,或外汇自由交换。当大规模支付需要时,黄金以金块的形式参与流通与支付,而一般情况下,黄金很少参与清算和支付。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政府宣布单位纸币的含金量,并维护纸币与黄金的比价。纸币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能同黄金按政府宣布的比价进行兑换。黄金只发挥储藏手段和稳定纸币价值的作用,不再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输出入受到极大的限制。6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当外汇市场的外汇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波动,波动幅度为黄金输送点。汇率波动处于: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各国纸币的含金量是由各国政府法定的,货币汇率由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称为法定平价。实际汇率因供求关系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汇率的波动的幅度由政府规定和维护。7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金本位制度崩溃,各国实行了纸币流通制度。一般纸币的金平价是由政府通过法令来规定的,以此作为确立汇率的基础。然而,由于此时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纸币的发行也不受黄金的限制,各国往往过量发行货币,使纸币的金平价同它表示的实际黄金量相背离,最终导致由法定金平价决定汇率这一体系变得毫无意义。8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本位制金铸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纸币本位金的作用价值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直接充当直接充当较多充当充当通过纸币间接充当较少直接充当较少充当充当通过纸币间接充当不充当很少充当基本充当不充当不充当不充当部分充当纸币的作用价值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不充当较少充当较少充当不充当以黄金为基础充当较多充当较多充当不充当以黄金为基础充当全面充当较多充当较少充当直接充当全面充当全面充当部分充当94.8.2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The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PPP),又称PPP理论,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强调经常项目即商品、劳务贸易流量对汇率的决定作用。它将商品、劳务的价格与汇率联系在一起。10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PP)。前者指出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等于两个国家的价格比率,说明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而后者指出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价格指数的变动所致,说明某一时段间汇率变动的原因。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均衡汇率,即没有政府调节的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是由购买力平价决定的,而自由浮动汇率条件下的短期均衡汇率将趋于长期均衡汇率。11(1)、绝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由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这是因为任何国家的货币都是按照其各自能代表的价值来进行交换的,而货币的价值是由该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的。所以,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代表了它们的价值之比,构成了两国货币交换的基础。一国货币的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该国的物价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的,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可以用两国的价格水平来表示。12(1)、绝对购买力平价(4.8-1)*ttPPS其中,Pt为t时期本国物价水平,即价格指数,P*t为t时期外国的物价水平,S为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汇率。这里S为直接标价的汇率,即用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如,我国的汇率,100美元=827.28元人民币100日元=7.124元人民币13(2)、相对购买力平价用Pt表示本国在时间t的价格指数,P*t为外国在t时间的价格指数。假设基期的时间为t=0,P0和P*0分别表示基期的国内外价格指数,S0为基期的汇率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公式可写成:(4.8-2)0*0*0//SPPPPSttt这样Pt/P0与P*t/P0就分别表示本国与外国的价格指数。如果基期的价格水平S0是已知的,即期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可以从两国价格指数的变化中推算出来。14(2)、相对购买力平价由(4.8-2)式可推得(4.8-3)式:t=0P0P*0S0PtP*tSt=?t(4.8-3)**ttttttPdPPdPSdS15(2)、相对购买力平价从(4.8-3)式可以看到,汇率的变化率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大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则本国货币贬值,反之则升值。市场的自由竞争会使汇率回到与购买力平价相一致的水平。在统计上,各国的价格水平通常以指数形式表示,因此,相对购买力平价比绝对购买力平价更具有操作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绝对购买力平价多用于理论模型分析,付诸实施和统计验证的多为相对购买力平价。16(3)、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假设假设1:单位货币的购买力是由货币的发行数量决定的。在社会可供商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的供应量越多,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就越低。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倒数是物价指数,因此,货币供应量越多,物价水平就越高。例如,假定市场上有:1)100单位的货币,100单位的商品,则,每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为1个单位的商品;2)200单位的货币,100单位的商品,则,每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为0.5个单位的商品;实际情况是,影响物价指数的因素并不仅仅有货币发行量,还有生产条件、技术水平、资本流通等各种因素。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的供给会不断增加。当经济不景气时,很多人持币待购,这也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17(3)、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假设假设2:一种商品的价格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也称为“一价定律”)。比如说,某种商品在a国的价格为A,在b国的价格为B,忽略交易费用(如运费、保险费等等),则应有A=SB,其中,S为A币与B币之间的购买力平价。如果在充分竞争的商品市场上出现同一个产品被卖不同的价格,则投资者通过套购(贱买贵卖)最终使得该商品被以同一个价格销售。例如,假定,在日本,一棵大白菜为200日元,在中国为2元人民币,从对大白菜的购买来看有100日元等于0.2元人民币,而市场汇率有100日元=7.0元人民币。在自由贸易情况下,忽略交易费用(如运费、保险费等等),中国的大白菜就会不断被出口到日本,直到无利可图(即:(日本大白菜价格)=(汇率)×(中国的大白菜价格))。18(4)、购买力平价说的两个理论含义购买力平价是一种长期均衡汇率,或者说是长期均衡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长期均衡汇率是指国际收支在长期中达到平衡的汇率。)短期均衡汇率趋向于接近后者或围绕后者上下变动。对于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最早提出该理论的瑞典经济学家GCassel认为:购买力平价所确定的汇率是实际汇率变化的趋势。当期的汇率可能与购买力平价所得汇率不太相符,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所推算出的汇率较为接近,尤其在自由贸易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这一结论更与实际较为相符。当一国对进口与出口的管制程度基本相同时,另一国也是如此,绝对购买力平价仍然适用。由于购买力平价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在计算货币的购买力时,应以反应所有产品和劳务的总体价格水平为基础。这样,我们并不需要一价定律在每种情况下都能成立,只有一价定律在某些物品上的偏差与另一些物品上的偏差能相互抵消就行了。192、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争论(1)、对购买力平价指数的选择在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商品的价格指数的选择是汇率决定的关键因素。一种观点认为:购买力平价中的商品的价格指数,统计的商品应只包含可贸易品,而非可贸易品不应包含在内。不可贸易品并不参与国际贸易,其价格对汇率没有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汇率决定理论是以货币的购买力为基础的,因此应该使用包括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品在内的能够反映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总体价格水平或价格指数来计算购买力,而不应该区分商品是否是贸易品。202、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争论折衷的办法是:在统计商品的价格指数时,赋予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不同的权数,这样购买力平价的均衡汇率可表示为:(4.8-4)1**1TNTNPPPPPPP式中,PN:不可贸易品的价格指数PT:可贸易品价格指数α:本国不可贸易品在本国总产品中的比重,β:为外国不可贸易品在外国总产品中的比重。(PN/PT)称为内部价格比率。212、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争论(2)、关于相对购买力平价基期选择问题在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时,基期R0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相对购买力平价说实际上假定了基期的汇率为均衡汇率,这是保证以后一系列计算结果正确的必要前提。在实际研究中,由于数据的缺乏,只能根据人们的主观判断来选择基期,很难保证基期的汇率为均衡汇率。222、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争论(3)、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验证总结西方理论对购买力平价的各种验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短期内是失效的;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还是比较合适的;在通货膨胀十分高涨的时期,特别是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汇率和价格的变化较为明显地趋于一致,购买力平价的有效性较为显著。234.8.3利率平价理论1、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2、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241、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利率平价理论可以分为无抛补利率平价(Un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和抛补利率评价(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所作的假设不同。251、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1)、无抛补利率平价在资本具有充分国际流动性的条件下,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相似资产收益率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套利资本的跨国流动保证了“一价定律”适用于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风险中性:如果两种投资策略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期望值相同,而风险不同,投资者对两种投资策略的偏好相同。这类投资者就是风险中性的。26用r表示以本币计价的资产收益率,r*表示外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率,S表示即期汇率(直接标价),Se表示将来某个时点的预期汇率。这里假设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投资者有两种投资策略,如图15-1所示。投资者的投资资本为一个单位的资本。若投资本国货币,一年后的预期收益为(1+r);若投资外币,一个单位本币现在换成外币的值为(1/S),一年后的预期收益为外币(1+r*)/S,再将其换成本币则为(1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