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结构与农村消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农民收入结构与农村消费徐涛【摘要】本文在预防性储蓄研究框架下加入收入结构因素,利用我国各省区农村居民2001~2007年的消费和收入结构数据,采用OLS、固定效应和面板GMM、分量回归以及分地区回归等方法,研究了收入结构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结构是影响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变量之一,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越快,其消费增长也越快。此外,我国农村居民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要拉动农村消费,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调整农村收入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持久性收入。【关键词】收入结构;农村消费;预防性储蓄;分量回归一、引言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我国经济的真正腾飞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发展。由于几千年来我国农村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闭塞的、低水平发展模式,单纯依靠外部输血式支持很难改变我国农村的发展模式,需要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消费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利用收入增长拉动农村消费,通过消费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形成农村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需出现了萎缩,要维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启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农村消费。但是,从我国农村的发展历程看,由于预期收入的不稳定,以及预期未来支出的上升,农村居民存在非常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易行健、王俊海和易君健,2008),单纯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等方式未必能促进农村消费。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创收来源越来越多,收入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农民收入中不同组成部分的稳定性、可预测性都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收入总量相同,收入结构的差异也会影响持久收入,改变消费决策(弗里德曼,1957)。因此,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需要通过调整我国农民收入结构,提高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拉动农民消费。-2-现代消费理论阐述了在不同条件下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许多文献研究了预防性储蓄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但是,与现有理论的制度背景相比,我国农村居民面临收入的不稳定、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其消费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由于市场不完善,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存在很大的不同。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独特性是市场不完善的产物,其收入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实际上反映了不成熟的市场条件下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将在预防性储蓄理论研究框架下,加入收入结构多元化因素,构建农村居民消费决策的贝尔曼方程,通过对动态最优化问题的求解,研究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利用中国各省区的数据,运用实证方法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拉动农村消费,提出完善农民收入结构的政策建议。二、文献综述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消费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也有很多学者对我国农民消费问题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得出了很多结论。多数学者是在预防性储蓄框架下研究中国农户的消费行为,但他们的出发点也有所不同。首先,部分学者从资产处置角度研究了预防性储蓄动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alan&Ravallion(2001)从风险和预防性储蓄角度研究了中国农户行为。他们发现,随着风险的变动,中国农户的行为将发生变化。中等收入农户的大约四分之一的财富是以流动性高的非生产性资产的形式持有的,随着风险的下降,他们以流动性资产形式持有的非生产性资产的比重将小幅下降,消费将有所上升。高收入农户流动性相对充足,无须以非生产性资产持有资产,可以维持比较稳定的消费。低收入农户为了维持消费,无法持有大量非生产性资产。Park(2006)构建了一个动态模型研究了在面临交易成本和价格、产出风险情况下农村家庭的生产、储存和贸易决策,并利用1993年中国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拟合了中国农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农产品既具有消费的功能,又具有储蓄的功能,农产品就成为农民最好的预防性储蓄的形式。多数农户-3-会成为以谷物为主的农产品的净购买者,而不是净出售者。因此,中国农户的预防性储蓄大多体现为对谷物的储存。其次,还有学者从消费风险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变动。Giles,J.&Yoo,K.(2007)在预防性行为的框架下研究了中国农村家庭的消费决策问题。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的家庭中,面临中等消费风险的家庭将储蓄其全部收入的10%,那些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将其收入的15%用于储蓄。他们还研究了外出务工对消费的影响,发现无论是贫困家庭还是费贫困家庭,随着外出务工的范围扩大,农民用于预防性储蓄的收入比重就会下降,消费也随之增加。易行健、王俊海和易君健(2008)选择中国农村居民1992---2006年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对我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其地区差异、时序变化展开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抑制了当前消费。部分学者从消费结构角度研究了农户收入对消费的影响。Lewis,P.&Andrews,N.(1989)从消费结构角度研究了中国家庭的消费情况,他们发现中国家庭大多数收入都用于日常消费,对农户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如果农户收入能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他们用于食物上的支出所占比重就会出现显著下降。相反,收入的上升将会促使农户增加住房等方面的支出。Sun&Wu(2004)则运用抽样调查方法比较了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他们发现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现有研究大多利用成熟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具有十分独特的一面,如果部考虑收入结构问题,就无法真实反应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决策行为。因此,本文将借鉴现有研究,在预防性储蓄理论框架下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的影响。三、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居民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其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易行健等,2008),必须在预防性储蓄动机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在现有的预防性储蓄研究(Gourinchas与Parker,-4-2002)框架下,根据我国农村居民资产的特征,加入收入多元化假设,研究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的影响。考虑到我国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本文假设我国农村居民的资产具有多样性,金融资产所占比重不高,人力资本收益(即劳动收入)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再假设农民符合理性人假设,其消费决策的目标是实现预期未来效用的贴现值最大化。假设某典型农村消费者在第t期的目标是实现贴现的未来效用总和最大化,其消费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动态最优化问题,可以表述为:]0)()1([0tttCCUEMaxt(1)其中,E(|t)表示该消费者基于第t期所有信息所获得的预期值,而E(|0)式则表示该消费者基于当前信息所获得的预期。θ0,表示消费者的时间偏好率,即对未来效用的贴现率。U(·)为该农村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满足0)(U,0)(U及0)(U。假设该农村消费者在t时刻的总资产为At,其中包含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和人力资本,所有资产都能给该农村居民带来收入。其资产中低风险资产所占比重为w,高风险资产所占比重为(1-w)。低风险资产和高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分别为rt和zt,它们分别服从以下分布:rtterr1(2)zttezgz1(3)其中和g分别反映低风险资产和高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增长,re和ze是两个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均值为0,方差分别为2r和2z,且22zr。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经过风险调整后的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非常接近,但是,在不成熟的农村市场上,各类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差异会长期存在。根据弗里德曼(1957)、Wang(2003)的研究,劳动收入是人力资产的收益,其他收入都可以表示为某种资产的收益,由(2)、(3)式,该消费者第t+1期预期总资产价值At+1由以下过程决定:)]1()1()1[()(111tttttttwzgwrCAA(4)-5-(4)式也是该农村消费者的预算约束。(4)式说明,消费者在下一期的资产总量等于当期没有消费的资产经多元化投资后所获得的加权本利和。由于本文将当期收入视为资产所带来的收益,所以(4)式的右侧没有包含收入。显然,该农村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就是在(4)式的约束下实现(1)式所表示的目标函数。该消费者面临动态最优化问题,可以建立贝尔曼方程对该问题求解。在任一时刻t,该最优化问题的贝尔曼价值方程为:tAVECUAVttCtt11)1()(max)((5)在(4)式的约束下,可以得到(5)式最大化时对Ct的一阶条件:1111)1(1)1()(ttttttgzwrwtAVECU(6)根据包络定理,在(5)式最大化时对其中的资产At求导,得:1111)1(1)1()(ttttttgzwrwtAVEAV(7)由(6)、(7)式可知,ttAVCU,由此可得:11ttAVCU(8)将(8)式代入(6)式,可以得到该农村消费者在实现效用最大化时的欧拉方程:1111)1(1)1()(ttttttgzwrwtAUECU(9)对(9)式中的1tCU在t处进行泰勒展开,得:21211121ttttttttttCCCCCUCCCUCUCU(10)忽略(10)式中的高阶无穷小项,并将(10)式代入(9)式,整理,可得:tCCCEgzwrwgzwrwtCCCEtttttttttttttt21111112)1(1)1(1(11)(11)式中,)()(tttCUCUC,为农村消费者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tttCUCUC,为农村消费者的相对谨慎系数(Kimball,1990),可以衡量消费者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强度。越大,预防性储蓄动机就越强。(11)式说明,-6-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由收入结构、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时间偏好率等因素决定。由(11)式可知,在上一期资产收益率已知的情况下,当农村消费者高风险资产及低风险资产收益率上升时,即和g上升时,预期未来的消费增长率也会提高。但是,由于不同类型的资产在消费者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不同,因此不同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即不同类型收入的提高)对消费增长率的促进作用也有所差异。由此可见,在收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收入结构的差异也会影响农村消费者的消费增长率,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不同类型收入增长速度的差异将影响其消费增长速度。四、实证检验1.方法与数据本文将在(11)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各省区农村居民消费数据,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在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情况下收入结构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现有的预防性储蓄方面的文献大多以过去平均消费增长率表示(11)式中预期消费增长率,但是,考虑到在现实中,消费者更加关注消费在近期的变动,本文采用适应性预期假设。假设消费者根据上期消费的变动决定当期的消费,以上一期消费增长率代替预期的未来消费增长率。由于居民在进行消费决策时,也会考虑到过去收入的影响,本文在实证模型中也加入了上一期的收入总量。在(11)式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线性化实证模型,即:11211,0tntnnitiitYaGCaGYaaGC(12)其中,GC、GYi和Y分别表示消费增长率、第i类收入增长率以及上一期的收入。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研究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