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主要内容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平衡第二节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三节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第四节固定汇率制与货币主义方法宏观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目标三个短期目标又可分成两类:对内平衡,即内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状态;对外平衡,即国际收支达到平衡。不同的汇率制度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别。先讨论固定汇率体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政策目标经济增长(长期)充分就业(内部)物价稳定(内部)国际收支平衡(外部)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平衡一、开放条件下IS函数与IS曲线IS曲线是IS函数的几何表示IS曲线表示能够使得商品(物品、服务)市场保持均衡的所有(Y,i)组合的轨迹所形成的一条曲线换言之,IS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能够满足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总供给=总需求–漏出=注入IS函数与IS曲线PepvmYjYQvemYjYQNXPephmYMhemYMYeMMPepnjYXnejYXYeXXGGdiIiIITYcCTYCCNXGICYrrr********),(),()()(),(计划支出实际支出总产出总收入:开放条件下的均衡条件c=MPC,边际消费倾向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j:出口对外国产出的敏感度n:出口对真实汇率的敏感度m:进口对收入的敏感度h:进口对真实汇率的敏感度IS函数与IS曲线PepvmYjYQGdiITYcCY**)(将各函数代入收入恒等式中,有:整理后分别得到IS函数:YdPepvjYQGIcTCdiimcdPepvjYQGIcTCmcYmc1][11][11****或者IS曲线的斜率与倾斜度IS曲线的斜率就是IS函数的Y的斜率斜率=IS曲线的倾斜度与斜率中的各因子有关斜率为负,意味着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c越大,m越小,意味着曲线越平坦;•表示的经济意义?dmc1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的推导也可以使用凯恩斯主义的交叉图进行推导。使用的均衡条件是Y=实际支出=计划支出。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达到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为:S+M=I+G+X,等式两边分别被称为“漏出”和“注入”。在上式中,G为外生的;X取决于外国收入;S、M与本国收入有关;I与利率i有关。假设储蓄、进口与国内投资的函数形式为:S=Sa+sY;M=Ma+mY;I=I(i),dI/di0;其中,Sa,Ma,s,m分别表示自发消费、自发进口、边际储蓄倾向、边际进口倾向。图17-1(c)图表示了I+G+X与利率的关系;(d)图表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曲线。开放条件下的IS曲线的几何推导:(a)图表示了S+M与国民收入的关系;(b)图表示S+M=I+G+X凡是影响“漏出”与“注入”的因素都会影响到IS曲线的位置。储蓄或进口自发部分的下降,都会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这是因为对应于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当国民收入增加才能保证有更多的储蓄与进口,以抵消自发下降部分,维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若国内投资、政府支出或出口增加,将导致IS曲线右移,这是因为在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注入”的任何增加要求国民收入也必须增加,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储蓄与进口的增加,以维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汇率的变化也会导致IS曲线的移动,例如,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本币贬值将导致IS曲线右移,因为贬值后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所以“注入”超过“漏出”,这样只有国民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总而论之,IS曲线表示的是函数中包含的其他变量为一定时Y和i之间的关系的曲线;任何函数中包含的其他变量发生改变,IS曲线将位移。财政政策,△G或者△T都会导致IS移动。货币政策,只有间接地通过利率、汇率的变动,导致I和NX的变动继而影响产出,才会导致IS线位移二、开放条件下LM曲线的推导LM曲线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组合的轨迹,均衡条件为:Ms=Md。LM曲线就是LM函数的几何表示。换言之,LM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货币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交易需求(Mt)和投机需求(Msp)。其中交易需求取决于价格与实际国民收入,投资需求取决于利率。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因此,可推导出一条斜率为正的LM曲线。LM函数YfjPMfiifijYPMMMfijYiYLiYLMPMMdsds1LMY),(),(函数的函数,就得到对变形为有:根据均衡的条件j: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f: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LM函数与LM曲线LM曲线的斜率斜率=j/f斜率为正,表示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LM曲线的倾斜度j越大,f越小,曲线就越陡峭;反之,越平坦分别考虑这些关系的经济学意义??图17-2(a)图表示交易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关系;(b)图表示Ms=Mt+Msp;(c)图表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d)图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实际收入的关系。YYL1L1rrOOOL2L2L2(r)Or1L2AL1AY1Ar2L2BL1BY2BLM特定的LM曲线表示其他因素(变量)为特定的情况下的Y、i之间的关系。当这些其他因素(变量)发生变化时,曲线将位移。LM函数中,“其他变量”包括了M和P,当他们变动时,曲线将位移。影响LM曲线位置的因素主要有国内货币供给与汇率。货币政策:国内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将右移;这是因为对应于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国民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过剩的货币余额被吸收(用于交易目的);汇率政策:对货币市场产生的影响只是间接的。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实现。本币贬值将导致LM曲线右移;因为贬值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会抬高国内整体物价水平,从而增加国内居民对货币的需求,那么对应于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实际国民收入的下降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的位移三、BP函数与BP曲线BP曲线表示能够使得国际收支平衡的所有的(Y,i)组合的轨迹所组成的一条曲线线上任何一点,都保证国际收支是平衡的。BP函数与BP曲线的推导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该国官方储备差额为零,也是指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与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之和为零。用公式表达为:BP=CA+KA=0;CA=X-M=NXKA=AX-AM=NFI实际上,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总差额为零。另外,NX与NFI正负相反。一方为顺差,另一方必为逆差。国际收支平衡就指两者绝对值相等。NFI表示对外净投资BP函数与BP曲线(cont.)qiziiiNFINFIiziqiiAXMiqiziiAXXPepvmYjYQvemYjYQNXPephmYMhemYMYeMMPepnjYXnejYXYeXXrrr***22*1*1*********),(),(A),(A),(),(BP函数与BP曲线(cont.)YqmPepvzijYQqiqiziPepvmYjYQNFINX][1Yi******的函数,得到:对整理为,有:根据国际收支均衡条件BP函数与BP曲线(cont.)BP曲线的斜率=m/q斜率为正,意味着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倾斜度m越大,q越小,越陡峭截距主要影响因子为e其他外生变量也会导致改变BP曲线的位移BP曲线表示的是其他变量为特定的情况下,所有能够保证国际收支均衡(Y,i)组合。当其他变量发生变化时,曲线发生位移。尤其是汇率e,上升时曲线右移,下降时左移BP曲线上下方经济状态BP线为标准i=ie,NXe=NFIe以同一收入水平Ye衡量,下方,iie,资金流出,NFINFIe=NXe,逆差上方,iie,资金流入,NFINFIe=NXe,顺差iYLM0iAAEBieiBLM曲线的几何推导NFINFINXNXrrOOOYYOr1Y1NX1Ar2Y2NX2NFI2NFI145°线表示均衡条件LMNFI2NFI1图17-4BP曲线的形状存在两种极端情况。(a)图是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利率变化对国际收支没有直接影响;(b)图是指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具有完全弹性图17-5假定国内价格水平不变,汇率作为一个外生参数,影响BP曲线的变动。凡是影响汇率的因素都会使BP曲线移动如图所示,假设最初外部均衡在A点(Y*,i1),必定有一均衡汇率e1与之对应。图17-5假定利率由i1下降到i2,而实际国民收入仍为Y*,由于利率下降导致金融资产流出增加,流入减少,资本项目出现逆差。假定Y*不变,则经常项目余额不变,总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此时,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将贬值,汇率下跌。有利于本国出口增长,抑制进口,从而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图17-5直到汇率下跌使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逆差完全相抵时,国际收支从新实现均衡,此时新的均衡汇率e2出现。与已降低的利率i2和国民收入Y*的组合点B相比,这时BP1曲线移到BP2。如果利率上升,将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图17-6四、IS-LM-BP模型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要求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同时达到均衡。如图,IS曲线、LM曲线、BP曲线的交点E,就是三重均衡点。在i-Y平面上的任何其他点都是非三重均衡点。(e′)(e′′)假设对应汇率e′′的国际收支平衡线为BP′′,则IS-LM曲线的交点E表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但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如图,假设对应汇率e′的国际收支平衡线为BP′,则IS-LM曲线的交点E表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但存在国际收支逆差;第二节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目标为经济持续增长;短期目标为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三大内外目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面临内外平衡两个目标,至少需要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工具。(一)货币政策的作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最优先目标是维持固定的汇率。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能力会受到限制。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降低国内利率,从而刺激国内投资,提高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提高会导致进口的增加,如果原来国际收支处于平衡,则现在就会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市场出现失衡,外汇需求大于供给。为维持固定汇率,央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币,同时购进本币。这样一来又会减少货币供给,从而使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目的落空。可见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同时兼顾内外两个政策目标,难以达到预定效果。如图所示,初始均衡状态为E点,假设此时的国民收入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Y0)。政府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至LM′。在固定汇率制下,BP曲线不会移动。新的均衡点E′处于BP曲线的下方,此时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为维持固定汇率,央行必须抛出外汇,购进本币,结果使本币供给收缩,LM′曲线左移至LM,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固定汇率制下,央行进行外汇干预方式又可分为“非消毒干预”与“消毒干预”两种。非消毒干预,是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影响到了货币供给消毒干预,是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不影响到货币供给。例如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币,购进本币,同时增加基础货币中的国内信贷部分,以抵消外汇市场干预所造成的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冲击。消毒干预只能在短期内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长期中会带来持续性的国际收支逆差,进而减少国际储备减少,而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在开放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或税收的方式实施财政政策。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假定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增加支出,一方面短期内市场利率会上升,利率上升会吸引资本流入国内,国际收支(资本项目)改善;另一方面,长期内政府支出会提高总需求,增加实际国民收入水平,进而增加进口,恶化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综合而言,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总体影响取决于这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