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底以来,国际流行的人民币升值“陷阱论”正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构成实质性的威胁。目前最严峻的问题是国际炒家在阻击人民币未果的情况下,又采取外围突袭的办法炒高港元,欲将港元拖人东亚货币升值的潮流中,以达到孤立人民币,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目的;加之现在中国经济又出现通货膨胀因素,这将进一步增加影响汇率的变数。凡此种种迹象,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民币升值“陷阱论”及其政策取向。一、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主要观点综述(一)人民币升值论。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提出“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论的震撼观点,引发了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导火索;2003年2月22日,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提出类似1985年英美等七国针对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来逼迫人民币升值;6月16日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洛(John·Snow)发表讲话称“中国应该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在印尼召开的亚欧会议的声明也呼吁人民币升值;6月19日,美国“健全美国联盟”(CoalitionforaSoundDollar)提出欲借中国“货币操纵政策”而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表达了类似的愿望;欧盟15国也决定将于2印4年4月正式取消中国“普惠制”。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其主张是我国在过去9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应再依靠弱势的人民币政策来保持出口竞争优势,增势人民币不仅可以为我国进口公司减少成本,提升企业赢利和扩充海外投资业务,而且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可以使外资不因进入成本的增加而撤出,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偿还外债的能力。(二)人民币稳定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本野村证券、“欧元之父”蒙代尔和美国斯坦福大学麦肯恩教授以及摩根斯坦利亚洲执行董事谢国忠等机构和学者都认为,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建议是错误的,中国目前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其理由是:第一,人民币汇率走势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存在低估的问题;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克服中国通货紧缩,不利于吸引外资,容易诱发金融风险;第三,中国汇率政策不是全球通货紧缩的根源,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解决日美通货紧缩,反而会加剧世界经济通货紧缩。(三)人民币自由浮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年来一直建议,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更有弹性的汇率机制,以真正推动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以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国内一些著名学者也持此种观点。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不能自由浮动,不利于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容易产生外汇倾销效应和经济结构扭曲,容易助长经济中的泡沫和投机活动,这样更不利于营造健全良好的出口经营秩序。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中国的现实选择Weymakr(1995)认为,根据国际收支余额的货币分析法,本国居民对商品和证券的超额供给(以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表示)将引起对本币的超额需求,这种国际市场上对本币的超额需求就是外汇市场压力(ExchangeMarketPressure,简称EMP)。EMP作为度量外部非均衡指标,一般不能直接观察到。如果本币自由浮动,EMP表现为汇率的变动;如果实行固定汇率,EMP表现为外汇储备/国内信贷的变动;在中间汇率安排下,EMP可由汇率变动、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干预的线性组合来测度。南京大学朱杰(2003,3)根据Weymark的EMP一般定义与模型分析方法,利用1994—2002年的经验数据计算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中国的EMP和W指数;他通过分析EMP的34个样本点中有26个显示升值压力(负值),并有升值压力的样本均值(-6.08%)在绝对值大于贬值压力(1.49%);其结论为:上述表明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隐含的EMP以升值压力为主,这与我国当前由外贸顺差和不断攀升的外汇储备所引发国际上呼吁人民币升值现实相吻合。但是,结合中国目前经济形势和基本国情,人民币汇率应继续保持稳定是中国汇率政策的主要取向。(一)人民币升值将会通过对贸易进出口汇率的影响,进而给中国的优势产品带来严重损害,使国内外企业的风险加大。按照国际分工格局和比较优势理论来看,中国相对于一些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讲,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同时,中国传统上存在着进口的需求弹性较低,而出口的需求弹性较高的局面。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进而影响物价,达到损伤制造业的效果。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在需求弹性比较高的前提下,货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提高出口产品的国内价格;通过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一方面进口可以较快增加,从而使生产进口替代品的国内产业得以萎缩;另一方面出口相应要减少,使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也面临紧缩的困境。再者,中国一直实行的是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会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价格的变动,从而降低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因面临种种不确定所造成的风险。(二)日、美公开组织并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关键目的是:延缓中国工业化进程,阻止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日、美反复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动机是,为外商对华投资流向设置障碍,通过提高在华投资成本来让国际资本流向日、美;并利用中国人世后关税下降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的贸易自由化环境,将低价产品大批量打人中国市场,冲击中国相关产业,达到延缓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目的。目前,虽然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但由于外国不断对华启动反倾销和特殊保障措施,取消普惠制待遇等,使中国出口环境面临日趋恶化。特别是在中国财政赤字如此之大、失业增加、房地产泡沫初步显现等国内经济不利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最终将会对中国长期苦心经营的经济稳定增长形势带来负面影响。(三)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有利于整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各国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为此,各国竞相将本国货币贬值来维护本国利益;中国出于维护亚洲利益和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既定政策,承受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为亚洲地区乃至世界金融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国当前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样有利于其他国家的出口;再者,世界各国也可以更多地从中国进口低价的初级产品、轻工业制成品和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从而可以在更大限度内对本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进口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并没有挤占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份额,而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市场。(四)人民币升值会恶化当前的就业形势,继续增加就业压力。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失衡有两种表现,一个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造成的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是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结果就是失业增加。前一个问题尽管说中国目前房地产出现经济泡沫,原材料、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价格有所上扬,这些是通货膨胀的因素,但都属于局部的结构扭曲、流通不畅、暂时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所引发的问题;从总体上讲,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所以说,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后者——失业问题。中国现在失业率已超过4.6%,且每年新增劳动力是1300万,加上1997至2000年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同时,我国近几年一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总量出现结构性变化,失业将是中国长期的社会问题。而外国投资企业是吸引国内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果人民币升值,问题不仅仅是招商引资受到影响,更严重的是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一)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策选择。1.调整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美、日、欧等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借口是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可是,从出口商品结构看,虽然中国贸易一直处于顺差,但大部分是外资企业生产的加工贸易,获利最大的是外资企业。而中国出口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像汽车、机械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出口并不具有绝对优势。所以说,要采取措施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适度调低部分以加工、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差异看,我国和整个亚洲的贸易处于逆差,和欧盟贸易基本持平,而和美国有近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所以我们要积极协调与主要贸易国的关系,主动减少对美贸易逆差,努力开拓亚洲、欧洲市场,扩大对亚、欧的贸易顺差。2.主动协调各方,统一贸易计算口径。以2002年为例,按美国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2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统计,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仅为427.2亿美元,误差高达504亿美元。中国和日本贸易统计误差也是如此。因此,中国要积极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统一计算口径,消除贸易统计误差。3.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拓展外汇投资渠道。我们应允许大型企业在境内发行外国债券,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外汇存款过高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债券市场的开放发展,也有利于减少企业发行成本。另外,要建立战略性投资基金,选择中国目前像石油、主要矿产品等类似的能源及原材料依赖性较大的战略性项目,可将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拿出来到国外购买一些生产基地。4.借QFII东风,适时推出QDII.QFII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又向前迈了一步,而我们应在将外资“请进来”的同时,也应该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适时推出QDII.QDII作为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允许本地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制度,不仅可以减缓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压力,而且可以为我国有序开放资本市场积累经验。5.丰富外汇交易品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主要集中于美元、港元、日元、欧元的即期交易上,交易币种相当缺乏。因此,要尽快开放人民币对世界主要可兑换币值的直接即期外汇买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外币对外币的交易;还要增加类似远期外汇交易的外汇交易工具,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避险金融工具等等。(二)人民币汇率的制度改革。从1994年1月1日开始,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它对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抑制通货膨胀和抵抗亚洲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12月,中国宣布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规定,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下仍没有实现可自由兑换,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我们该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呢?中国社会科学院余永定认为,目前可能是人民币开始同美元脱钩的较好时机。其理由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资本外逃严重,一旦让人民币贬值,中国将会陷入严重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的出口承受了巨大压力。当时的共识是:人民币应该与美元脱钩(实际上是不再承担人民币贬值的承诺),而脱钩的最佳时机是人民币没有贬值压力,市场不再预期人民币将会贬值的时候。还有一些专家认为,中国汇率制度应该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以减少中国政府同美国谈判的筹码。可是香港中文大学郎成平教授认为,目前,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不可取。他认为如果美国想有意压迫人民币升值,美国可以直接阻击一篮子货币中的其他货币而间接强迫人民币升值;另外,美国仍是我国出口最主要国家,因此,盯住美元对于企业来说最容易理解,而且也最透明;但是盯住一篮子货币就会产生透明度不够的问题。那么,面对国际压力和学者不同观点,我们应采取何种汇率制度改革呢?依国际金融理论,将汇率制度分成三种:固定汇率制度、管理型的浮动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全世界采取真正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占14%,采取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占65%,而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的比例在稳定增长。结合中国的实际,保持经济增长的内外均衡是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人民币应朝着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下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将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长期发展的方向。我们认为,应该打破现有僵化的现行汇率制度,在稳定汇率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1.如果热钱流入再不停止的话,央行似乎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不排除稍微在短期内调贬人民币1.5%-2%,以进一步打击国际炒家。当然,最安全的办法是,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浮动范围有所扩大,使企业和金融机构逐步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2.当前,食品和蔬菜价格上涨带动整个价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