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框架下环境税的双赢效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发展经济学)环境保护与城市失业:H-T框架下环境税的双赢效应陈媛媛李坤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摘要:借助于经典的托达罗城乡二元经济框架,本文引入了环境污染的特殊性之一即工业污染对农业部门产生一定的负外部性,探讨了环境监管的加强对经济系统中环境质量以及两种就业扭曲——就业不充分和城市失业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本文的架构下,环境税的增加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两种就业扭曲,进而达到理想的双赢效果;但当环境税用于抵消部分扭曲性税种税率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的税种才可以加强这种双赢效应。对于基本符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本文提供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的一个理论依据。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环境税双赢效应扭曲性税种Abstract:DrawingontheclassicaldualisticeconomyframebyHarris&Todaro(1970),thispaperinvestigateshowthestringentenvironmentalpolicyhaveeffectonenvironmentandtwodistinctlabordistortions—insufficientemploymentandurbanunemploymentbyintroducingtheparticularityofpollution—thenegativeexternalityonagriculturalsectorexertedbypollution.Itisfoundthatariseinthepollutiontaxrateintheurbanmanufacturingcanimproveenvironmentononehandandmitigatethetwolabordistortionsontheotherwhichcomestothedoubledividendeffect.However,usingthepollutiontaxtocounteractthedistortedtaxsuchasincometaxandlabortax,onlyundersomespecialconditions,itcanstrengthenthiseffectforsomespecialtax.Formostdevelopingcountrieswhicharethedualisticeconomies,thispaperprovidesatheoreticalbaseforsettlingthe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simultaneously.Keywords:dualisticeconomyenvironmentaltaxdoubledividendeffectdistortingtaxes一、介绍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着手解决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某个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同时也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合作。鉴于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进行环境管制,而一般认为,环境管制必然会使得更多的资源用于环境治理,这样就会放缓经济发展(如产量下降、失业增加等)。因此虽然召开了很多国际会议致力于环境保护,但是各个国家都不愿意承担减污责任,尤其是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面临着由于农村人口迁往城市而造成的城市失业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但也有学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环境管制(尤其对于环境税1)的加强一方面会导致1环境税一般是指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污染排放税、自然资源税等,还应包括为实现特定的环境目的而筹集资金的税收、某些并非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却在实施中对环境起保护作用的税收。环境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对污染物征税:主要有噪音税、2环境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环境税税收收入还可以用来增加就业,减少扭曲性税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发展等,使得人们在非环境方面受益,同时也实现税收中性。这就是Goulder(1995a)和Bovenberg(1999)所提出的“环境税的加倍红利假说”(doubledividend)。该假说中,第一红利即环境受益,环境税的增加导致环境质量的改善;而第二红利是非环境受益,最主要体现在就业问题上,可以将环境收入部分抵消个人所得税,雇主社会保障税,企业所得税等扭曲性税种,提高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就业增加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发展经济的目标。除此之外,环境税还可以调节其他扭曲性税收等等。如果该假说成立,那么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行无疑提供了解决之道。大量评估环境税影响的应用文献为环境税的倍加红利假说提供了实践检验基础。例如欧盟许多国家绿色税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就业率的上升、GDP增长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表1列举的是欧洲和其他国家等发达国家的环境税效应,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环境税可以同时带来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和就业的增加。表1国外环境税效应的比较分析%项目CO2的排放量就业企业投资消费价格平均变化-9.700.44-0.231.18欧洲-9.400.71-0.141.42其他国家-12.860.310.950.52短期-6.020.44-0.421.23长期-13.080.970.481.17社保支出(SSC)循环-7.991.040.241.2其他循环-12.100.05-0.161.72数据来源:根据Bosquet(2000、2001)所搜集的文献整理得到。Gerhard(2006)在一般均衡框架中分析了动态经济体中的环境税加倍红利效应。一方面增加汽油税可以导致环境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由该税收抵消的部分资本收入税(该税可抑制投资,并且导致生产力的滞后)可以导致消费的增加,同样也达到了双赢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消费的增加更可能导致污染的增加(比如购买更多的车等),由此导致环境质量方面的红利效应弱化。另外,有些学者在经典的托达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本文简称H-T)的框架下,分析了环境税的加强对就业的影响。因为在H-T框架下,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两种扭曲,一个是由于最低工资制度导致的城市就业不充分,另一个是由于城乡劳动力之间的迁移导致城市出现失业的现象。Copeland(1994)在开放的条件下,发现环境税增加可以通过外溢效果削弱这垃圾税、水污染税、臭氧损害化学品税、二氧化碳税、硫税、汽油税等;②对污染行为征税;包括开采税(即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征收的税种,它通过影响自然资源开采的速率来控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土壤保护税(即对实施从土壤中直接获益的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征收的一种税);③对资源能源征税:包括燃料税(对汽油、重油、液化气、煤、天然气、石油等燃料征收的一种税);能源税(对不同能源征收的税,如对电力能源征收的税等);④特别税的相关税种:主要有机动车特别税和其他相关税、固体废弃物处置税等;⑤环境关税:主要指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3两种扭曲,进而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也达到其双赢效果。但是这个双赢效果只是由环境税增加引起的,而并没有讨论该税收的转移对其他扭曲性税收的弱化效应。Ichiroh(2003)同样也在H-T的框架下,讨论了环境税(对产生污染的投入品征税)的增加对上述两种扭曲的影响。当产生污染的工业品与农业品的相对需求弹性大于1的时候,环境税率的增加可以使得工业部门就业增加,同时,如果农业部门规模报酬递减程度非常强烈,就可以导致城市中失业人数的减少。如果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话,就可以削弱上述两个扭曲,另一方面,环境税率的增加可以使得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该文章的结论虽然很吸引人,但是并没有突出环境税的特殊性,即如果当普通生产要素(如资本)的价格增加,只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结论仍然成立(对就业的两个扭曲而言)。本文拟以上述文献为基础,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在H-T框架下研究环境监管的加强对就业中两个扭曲以及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样假设投入的资源产生污染,为了突出污染的特点,假设农业部门是污染敏感性的,即污染对农业部门的生产有一个负的外部性,或者说城市污染的增加可以减少农业部门的生产力,比如工业污染所排放的废水用来灌溉农田或者二氧化硫所导致的酸雨都可以导致作物减产,或者污染的增加可以导致人们身心受到损害以至于影响到生产效率等等。此外,本文还研究了环境税收抵消几种扭曲性税收的的税率所导致的就业及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试图来检验环境税的“双倍红利”假说。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基本模型,考虑经济系统中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第三部分是比较静态分析,考察环境税的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扭曲以及环境质量的影响。第四部分重点检验环境税抵消部分扭曲性税种所产生的倍加红利效应。第五部分为结论及政策启示。二、基本模型借鉴Ichiroh(2003),考虑一个封闭的H-T经济体中,存在着城乡两个地区,农村中有一个仅使用劳动力作为投入的农业部门A,该产品为计价物。城市中为使用劳动力和资源的工业部门M,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污染。另外假设农村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因此农村中完全就业,而城市中存在最低工资制度w,并且两地区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因此可能会导致城市中失业的产生。另外假设社农业部门的生产也为完全竞争,且为环境敏感型,即由于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可以削弱农业部门的生产力,不失一般性,设定其生产函数为AAEbZL(1)E为没有污染时候农业部门的最大生产力,Z为工业部门最终排放污染量;b为农业部门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当然b越大表示一定的污染对农业部门生产力负的影响就越大;AL为部门劳动力投入量,因为只有一种要素,且完全竞争,所以假设该部门边际生产力为常数(视工业污染为外生给定)。由于农产品为计价物,所以可以得到农业部门劳动力工资水平4AwEbZ(2)另外假设Ew,就是说如果农业部门不受到污染的任何影响时,其劳动力报酬也要低于城市里的工资水平。工业部门也为完全竞争,其生产函数为1MMKL(3)K为资源,并且假设在生产过程中一单位资源产生一单位污染。为了简便,假设资源是免费使用的,政府只对其产生的污染征收环境税t。ML为工业部门劳动力投入量。为资源投入密集度,与清洁生产技术有关。工业部门由于完全竞争可以得到如下几个关系:1MwLMt(4)111wKMt(5)11wwPt(6)111wZMt(7)其中P为工业品的相对价格。另外,根据H-T模型,假设城市里工资w高于农业部门工资,导致劳动力由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因此迁移均衡可以表示为1AwuEbZw(8)此即为H-T条件。其中u为城市失业率。该等式意味着城市中期望工资与农村中劳动力工资水平相等,此时系统达到动态均衡。另外类似Ichiroh(2003),假设需求为位似的,即需求结构不受收入差别影响,并且为了屏蔽掉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借鉴Copeland&Taylor(2003),假设相对需求弹性为1。因此可以得到相对需求为1AAPMM(0,表示对农产品的偏好程度)(9)另外由劳动市场供需关系可以得到MUCLLL(10)ACLLL(11)其中CL为城市总人口,UL为城市失业人口,L为该经济体的总人口。由上述等式以及外生变量,,,,,twLb,我们就可以求出内生变量,,,,,,,CMAPAMLLLZu。5另外我们有必要重点阐述一下H-T经济体下两种劳动扭曲。首先由于城市中固定的高工资w,必然使得工业部门就业量要小于最优水平,导致城市就业不充分;其次由于托达罗模型中的迁移方程保证城市预期收入与农村工资相等,进而导致如果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会引起城市失业人口的增加。因为如果农村人口不迁移,在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