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区作出贡献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区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区工作要求,大力实施“环境立区、科教兴区、产业强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南明”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收入,2009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528201万元,比2008年增加10.50%;农业增加值实现152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13元,比上年增加13%,建设西部经济强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政府扶持、协会运作、科技示范、规模种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扶持贵州万向食用菌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苦瓜新品种引进栽种、亩猫硐村芦笋基地、莲藕基地等项目,示范带动农户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进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建设一批生态休闲观光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特色产销一体化基地,做大做强特色蔬菜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引进的贵州万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食用菌生产建设有特色的食用菌生态示范观光园区。第一期建设园林式生产基地及开展生产,第二期建设生态示范园区并投入营业,第三期建设深加工厂。到目前为止,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生产香菇(正常季节和反季节香菇)金针菇、姖菇、袖珍菇、茶树菇等常规品种和猪肚菇、金福菇、长根菇、灵芝、球盖菇、鸡松2茸等珍稀品种,年产菌包300万包,发展食用菌种植农户50户,建成食用菌深加工和以废菌包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厂,解决鲜销的压力和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废料的循环利用问题,大幅提升食用菌的附加值;发展农户100家各类菌包150万包。项目全面建成后,食用菌种植、菌棒推广及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每年可收入460万元;生态示范观光旅游园区每年可收入150万元。猫洞芦笋是我市特色农产品,具有健身、抗癌作用,不论品质、规模都优于周边地区,经过一年多建设,注册成立“猫洞村芦笋种植协会”,协会成员达74户,建成4公里的机耕道及修建小水池15个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基地种植规模已达600余亩,年产量约5万斤。引进贵州盛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种子进出口公司开展特用蔬菜种植及加工,填补了我区招商引资在农业方面的空白。二、以生态富民家园为抓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充分利用地处城市近郊的优势,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实施生态富民家园建设,一是建立以速生菜、茄果类、豆类、瓜类、香细菜、萝卜、大白菜、莴笋、莲藕等为主的2.14万亩蔬菜基地,大力发展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现代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完成蔬菜移栽播种面积6万亩(次),实现蔬菜总产量10.48万吨、总产值2.32亿元。积极发挥永乐蔬菜品牌的引领作用,加强商标产地生产环节投入品及质量控制措施的监管工作,发挥了注册商标的质量和效益,吸引客商来我区进行收购蔬菜,打开蔬菜通向外地的市场。2009年,实际外销遵义、凯里、毕节、都匀、安顺、重庆、广西、浙江、广东、四川等地蔬菜5.3041吨(省内跨区域销售3.1401吨,省外销售2.164吨)。二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果实套袋及配套技术、病虫害无害化3防治技术等实用技术和“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及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桃果实品质,形成了优势品牌。据统计,全区果树种植面积达11543亩,2009年实现总产量7122.6吨。尤其是永乐乡水塘村8个村民组,从1990年开始发展桃树种植,逐步形成规模化种植,带动全乡水果业的大发展,现在全乡种植面积达到9563亩,带动农户2215户,户年均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通过桃产业建设,生产时令鲜果,引导市民在园区进行休闲消费,达到春赏花、秋品果的目的,并由此带动和促进了乡村旅游、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永乐山庄、永乐人家、柏花山庄、三味庄园等20多户集休闲、观光、餐饮、游乐、健身为一体的上档次大型农家乐,以及大批农民自主经营的家庭式的农家乐。从1999年至2009年,成功举办了十届“桃园文化节”。通过桃园建设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步改变,文明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民生活已逐步融入到桃园生活中。三是发挥永乐乡柏杨、罗吏两村莲藕种植优势,带动326户农户种植莲藕近1000亩,总产值720万元。通过莲藕基地的建设,逐步带动农家乐的发展,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柏杨莲藕生态农业观光基地。在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三、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手段,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为进一步提升科技种植含量,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实力,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绿色菜”。一是推进生态环境工程。组织对南明区生产基地进行土样采集,摸清全区农产品产地安全现状,为保护和改善产地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科学数据。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开发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效能,将4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的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筹划、系统安排,在已建成沼气池3000多个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南明区2009-2010年养殖小区沼气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今年计划在全区新建3个大型沼气池,进一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同时加强沼气后续服务网点技术人员的管理,及时为全区沼气池进行管护和维修,确保沼气池的使用安全。二是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投入资金50万元,购买了生物农药及生物肥料,发放到农户手中,有效引导农户使用低毒高效生物农药,鼓励农户采用既能提供作物营养、又能改良土地,分解和消除土壤中的农药,对土地起到修复作用的生物化肥施肥;积极引进物理防治虫害技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蔬菜基地安装30台杀虫灯,合理利用太阳能有效地扩大防治虫害范围,达到减少农药施用的目的。三是加强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在全区29个行政村督促指导农户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新建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点3个,完善8个蔬菜基地农残检测点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上市蔬菜监测覆盖面,全年对29个村蔬菜基地上市蔬菜进行检测共计230次,检测样品1382个,合格率为100%,基地蔬菜产品农残超标率为0,进一步健全了蔬菜质量监测检测体系,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四是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示范推广。结合我区种植生产苦瓜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改变本地苦瓜品种常规种植技术的弊端,引进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碧秀品种,采取棚架栽培技术,通过精耕细作、科学栽培、合理管理、设施技术合理应用将采收期延晚到10月中旬,错开本地品种8-10月采收高峰期,充分体现出延晚采收市场价位越好的优点,提高产量和产值。2009年实际完成生产面积302亩,平均亩产3800公斤,项目区5总产量1149吨,平均单价2.4元/kg,亩产值9120元,总产值231.78万元,生产投入1650元/亩,总生产投入49.9万元,每亩纯收入7470元,总纯收入225.9万元。永乐乡永乐村农户胡永平种植1.2亩,亩产7000公斤,亩产值16800元,创贵阳地区苦瓜生产产量历史纪录,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四、以建立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强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一是强化蔬菜种植服务。为有效提高农户种植蔬菜积极性,改变传统培训模式,将培训课堂延升到田间地头、将服务漫延到农户住宅和地块中,利用投影仪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等新颖培训方式,加大培训趣味性。2009年,举办蔬菜技术培训及技术咨询服务18期,培训农户1500人次,技术咨询服务5000人次,走进田间指导85次,现场指导农户1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有效提高农户栽培技术。投入资金111.5505万元,发放农药4.94吨、肥料66.4吨、种苗30600株,免费供农民栽种,大大提高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蔬菜种植产量和产值。积极组织开展蔬菜病虫害大面积联防,全年实际完成病虫害联防12000亩(次),充分发挥统一联防的作用,大大提高蔬菜产量及质量。二是强化蔬菜植保植检。开展玉米、水稻杂交种子等检疫证书检查,检查玉米种子0.144万公斤、水稻0.08万公斤、其它种子0.08万公斤,确保全部符合调运植物检疫规定;对红火蚁、紫茎泽兰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查4次。特别是对2008年发现紫茎泽兰的的观风山公园(省委)、东站旁(嘉润路)两处进行了全面普查,未发现存在有害性生物。投入资金在全区开展春秋两季统一灭鼠行动,投放鼠药270公斤,鼠夹440个,完成菜地示范灭鼠面积1000亩,防治效果达83.75%,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6较好地预防了鼠害。长期深入到云关、后巢、永乐、小碧四乡22个村田间地头进行病虫调查,掌握病虫发生情况,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促进我区蔬菜的正常生长。三是强化蔬菜种子备案管理及市场管理工作。组织专项整治活动12次,检查集贸市场6个、经营户207户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严格南明区25户种子备案登记经营户的管理。四是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和重要力量的作用,使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在引进新品种,帮助农户科学种植,生产无公害产品,销售农产品等方面发挥较好作用,提高农户种植效益。同时,实施集贸市场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检测检验,全面提高农产品卫生质量和安全水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五是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强化农机管理监理。推广了适宜我区发展的各类农业机具414台,有针对性培训农机安全以及微耕机等农机具的维修、操作等技术,让每位拥有农机具的农户正确地掌握操作技术,全年实现机械服务面积31000亩,完成机械、半机械脱粒4100吨,实现农机总动力68860千瓦、机械提灌面积18400亩。六是开展农机治理隐患排查年、“百日”监督专项整治、农机安全宣传月等活动。发放各种安全宣传资料4000余份,批评教育21人、查扣报废车辆1台,检测拖拉机46台,为减少或预防农机事故发挥积极作用,全年农机安全责任事故为0。七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成19个村共4389户、8527.59亩农作物良种补贴工作。八是定期组织农户、兽药饲料经营户培训,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全年开展针对性培训6期470人次,提高了养殖技能;派出技术7人员深入各养殖场(户),现场指导养殖户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规范生产行为,及时拨发能繁母猪中央补贴;规范水产养殖用药及水产饲料添加剂、药品使用,稳定推进渔业增值。2009年,全区肉类总产量达0.31万吨,年末生猪存栏30250头,出栏34350头,推广良种猪1.15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0.81万头。禽类年末存栏478712羽,出栏256860羽,工业饲料推广1.25万吨。2009年,投放鱼种22.5万尾,发展水产养殖面积230亩,实现产量53吨。九是加强农田灌溉排洪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请中央、省、市资金,投入482.5万元,按期地完成了小碧乡云盘村、二堡村以及永乐乡罗吏村等村12处人饮工程的维修改造工作,解决600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和7000亩田地灌溉。在我区汛期、旱期以及农忙期发挥了积极作用,直接促进了农业增收。我们通过实施“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富民家园为抓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手段、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以建立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强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活动,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在建设西部经济强区工作中作出了应有贡献。南明区农业水利局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