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1章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acro-Economics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导言一、经济学的科学性二、宏观经济学及其特点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一、经济学的科学性1.科学的本质特点:实证性,即解释“是怎样的”问题。(1)可证伪性:提出科学理论时,必须同时包含放弃这一理论的条件。理论陈述必须在逻辑上有可能被经验证明是不真实的。爱因斯坦在有人宣布拥有反对狭义相对论的实验证据时,他立刻申明,如果这些证据被证明确实存在,他将放弃相对论。——这些证据就是证伪条件。(2)假设与简化:必须把一切科学定律和理论看作假说或猜想。科学上,没有绝对正确的。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4(4)经验一致性:科学理论需要接受经验的检验:与理论假设对照,然后决定对理论取舍。科学有可能通过实验方式提供经验证据。“可控实验”就是提供“其它条件不变,只有关注的某个因素改变”的特定状态或条件。然而,天文学等也不具有实验性,而是自然过程提供的观察现象。(3)内部一致性:同一理论体系内部逻辑必须一致,不能有逻辑互相矛盾的假设和命题。需要一个统一假设系统,能够同时解释两个现象。一个喝酒和没喝酒的同时驾车,没喝酒的人出事,喝酒人反而没事。不能用“由于喝酒所以没出事”来解释。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52.经济学的科学性第一,符合科学的可证伪原则。1999年贸易额3600亿美元,GDP为81911亿元等事实陈述,无疑具备可证伪性。第二,采用假设手段构造理论,用简化模型表达理论。1/1地图就是取消地图。所以,开学研究必须大量运用简化模型。第三,坚持内部逻辑一致性原则。严谨的经济学家,在不同场合,对不同问题,分析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轻率的经济学家,他写的不同文章,潜在分析逻辑互相打架,甚至一篇文章前后部分也会打架。第四,不断把理论假设与经验事实相对照,以检验理论真伪。经验观察,包括直观性事实,整理性事实,标准性事实。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63.经济学——作为科学的“软肋”经济学在其科学性方面至少存在三根软肋:(1)实证检验不确定性。经济现象特别复杂,度量成本很高,或数据质量存在问题。受心理和预期的影响,比一般自然科学更为复杂。经济过程不具备完全可重复性,难以采用可控实验研究。(2)需要大量发表规范性意见。规范性意见,涉及价值判断,不具有纯粹科学性。(3)经济学家难以摆脱利益因素影响。配置资源,必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经济学家发表规范性意见,本身也有利益涉及其中。经济学领域存在争议,10个经济学家有一打观点和意见。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叫屈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7二、宏观经济学及其范围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宏观(Macro-)”希腊文表示“大”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1933年提出。而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称为宏观经济之父。宏观与部门或某个地区的局部性整体不是一个概念。经常提到部门性或地区性的所谓“宏观调控”问题。不仅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经常以宏观调控的名义进行经济干预,地方政府把它们的管理和干预活动看作宏观调控,甚至有的基层干部也要“搞一点宏观调控”。增加了对市场干预的随意性,带来不必要的效率损失。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8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国民收入帐户二、国内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四、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五、总产出核算的校正六、国民收入公式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9一、国民收入帐户——GDP1.国民收入帐户的重要性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长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02.国民收入帐户的产生背景国民经济帐户——GDP的度量是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本身是历史需要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随后,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在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下,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统计员——经济学家——政府幕僚——政府官员——公众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1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1)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MPS)。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建立在“生产性劳动”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3)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s(SNA)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低估了经济活动规模。二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高估了经济活动规模。(2)改革后,服务业迅速发展。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2二、国内生产总值1.国民生产总值GNP:即国民总收入GNI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grossnationalproduct(income)2.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指一国国境内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家统计局的定义)GNP是个收入概念,GDP是个生产概念。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33.GNP与GDP的比较封闭条件下,GNP=GDP。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GDP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4(1)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劳务。(2)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3)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是流量而非存量。(4)是最终产品,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以免重复计算。4.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基本总量。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55.最终产品最终产品finalproductgoods: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通常包括:①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库存增加);③净出口(进出口差)。不重复出售、转卖或进一步加工作投资用的产品,看似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间产品,但由于不再出售,故属于最终产品。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作是企业自己最终卖给自己的最终产品。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66.中间产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经过加工后,还要在以后生产中作为投入的产品。例如,一般来说,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计算在不同生产阶段增加的产值(valueadded)=产品和劳务的销售收益—中间产品费用。实际区分最终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炼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原料、能源等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77.GDP的缺陷修改:绿色GDP——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DIY活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2)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不可行。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GDP虽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指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8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GDP先生的讲述GDP指一定时期内新生产而不是新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9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1.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C】消费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GDP=C+I+G+X-M收入法部门法(生产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0【I】投资investment投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投资固定投资fixed居民住房投资企业固定投资固定: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存货投资inventory=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即产量超过销量的存货。是净存货(即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的差额。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1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A.个人购买小汽车B.个人购买游艇C.个人购买住房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中,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2净投资宏观经济学,严格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都是当年的投资支出,都构成对当年资本品市场的社会需求。为使问题简单化,除非特别说明,都假定折旧为零,投资和净投资是同一个量。投资重置投资replacement=对磨损的补偿=折旧净投资=每年新增资本=投资–折旧(重置投资)=期末的资本存量-期初的资本存量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3【G】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以避免重复计算。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4【X-M】净出口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net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X=出口M=进口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一方面,顺差过大不利于改善国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