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模式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模式设计课程模式决定了教材的内容设计与组织逻辑,课程的职业化改造是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首要前提。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依据上述新型活页式教材时代内涵的分析,为了提升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效率和质量,课题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统一平台支持—多元协作开发—高度共建共享—体制机制保障—持续改进提升”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新模式。一、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教材协作开发信息平台立足制造强国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以构建真正意义上多元跨时空分工协作开发的新型活页式教材为目的,以提高教材开发效率和质量、在全社会实现教材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学校共建共享、共同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教材为统领,立足长远、放眼世界,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协作开发信息平台(简称“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应主要包括团队建设模块、课程改造模块、多元分工协作的教材开发和资源建设模块、电子教材自动生成模块、电子教材发布模块、纸质教材出版模块及教材评价模块等。为了保证教材开发工作高效运行,还应建立教材开发人员、审核人员资格认定标准及程序、教材修订更新机制、教材准入标准及程序、电子教材及其相关资源版权保护和共享机制、电子教材发行办法等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为教材开发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二、基于信息平台的团队组建为了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便于组建高质量的教材建设团队,建立基于信息平台的教材开发人员数据库,教材开发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或由教材建设单位推荐。由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性质,从专家库中根据工作经验、职业资格、领域背景等遴选相关行业专家、龙头企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及学校教师、教育技术相关人员等组成教材建设团队,并签订有关协议确保各方权益不受损失,进而保证教材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平台自动为团队成员分配工作空间,供团队跨时空协作开发教材。课程负责人应为职业教育的行家里手,熟悉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改革创新潜力,能够积极推进课堂革命,并能带领项目团队进行系统学习,掌握先进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及必要的信息技术,科学把握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特征、功能定位及价值取向,各成员之间要充分交流与沟通,并尽快适应跨时空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基于信息平台的分工协作教材开发模式,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人员、行业专家、学校教师、出版社人员等在各自工作终端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完成各自的编写任务。三、基于信息平台的课程职业化改造课程模式决定了教材的内容设计与组织逻辑,课程的职业化改造是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首要前提。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中,课程改革声势浩大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缺乏理论支撑和理念创新,导致课程改革很少触及根本性变革。职教20条等重要文件、法规提出的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战略定位,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质性的理念转变和丰富的理论支持。类型教育视域下,要求教材建设团队必须跳出普通高等教育原有的学科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思维惯性,突破原有的课程边界,基于行动逻辑课程范式,创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围绕龙头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在对生产现场实地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实际生产过程,按生产流程形成典型工作环节序列,紧紧围绕每个典型工作环节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工艺、标准、情感态度、职业素养等,科学把握技术工艺的发展前沿,合理控制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重构课程体系,融合职业精神、思政育人元素等隐性知识重建课程标准,以典型工作环节为单位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包括理论、实践、职业素养等),确保一门课程至少能支撑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使生产过程教学化。确保学习者在学习技术技能等显性知识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隐性知识的培养。同时,制定课程资源建设规划,以课程为单位具体设计教师分工协作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分工,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倒逼教师自我变革。另外,在横向上,构建职业预备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课程架构,以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的学习需要;在纵向上,要推动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各学段之间的对接与贯通;同时,职业教育课程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未来,所以需要建立课程动态跟踪更新机制,确保课程能紧随技术工艺的进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需要,使其永葆生命力。依此实现彻底的课程改造,在课程层面凸显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特征。课程改造结束后,信息平台中自动分类保存课程改造所生成的所有材料,包括课程所对应的实际生产过程名称、梳理形成的典型工作环节、课程标准、模块化的知识体系等,这些信息会自动映射到教材开发和资源建设功能模块,作为教材开发和资源建设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外开放,供其他相关教材开发团队共享。四、基于信息平台的教材开发和资源建设在信息平台中创建多元分工协作的教材开发空间,主要功能包括新型活页式教材体例设计、任务分工、协作与共享、模块开发、自动“组装”教材等。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将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四个阶段,依据这一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以行动逻辑课程范式为指导,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围绕课程所承载的实际生产过程及其所包含的典型工作环节序列,构建了“认知分解—分项突破—组合提升”新型活页式教材整体逻辑架构。在“认知分解”环节,按照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原则和技术技能培养规律,引导学生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典型工作环节,让学生形成关于实际生产过程的初步认识和总体印象,初步建立能起到定向作用的心理映像。“分项突破”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按照实际生产过程的逻辑关系,以典型工作环节为单位,以课程标准、技术、工艺、规范、职业素养等为主要内容组织程序化教学内容,以阶段性或最终产品为学习成果,以工艺标准、产品规格与质量、职业素养、生产效率等为主要内容构建学生技术技能评价指标。用二维码、超链接等方式组织有关概念、原理、规则等陈述性知识的详细讲解,提供知识与技能交叉学习机会,将抽象难懂的理论具体化为直观操作,将具体的操作抽象为普遍原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互促进,滚动提升。与此同时开展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图形图像、动画演示、生产过程录像、仿真模拟实训、线上VR虚拟工厂、微课视频,创造便捷的真实学习场所,提供体验式学习机会等。在“组合提升”环节,按照实际生产过程,将各个典型工作环节组装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通过综合强化训练,深化对概念、原理理解,强化肌肉记忆和大脑记忆,提高动作技能的连贯性、规范性和自动化程度,提升相应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教材开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规模较大的生产过程,这时可以针对同一门课程分册编写教材(上、中、下册)。在统一信息平台下,也大大促进了资源共享,教材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平台搜索引擎,参考同类教材及有关资源并实现教学模块级的资源共享,极大降低了教材开发成本。也可以边开发、边试用,及时发现教材开发中的重大失误,改进不足、调整思路,提高教材开发效率和质量。五、电子教材发布和纸质教材出版信息平台能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教材架构逻辑将分工开发的各个模块有机“组装”为既相对完整又相对独立的、符合出版发行要求的纸质教材和适宜在电脑或移动设备上使用的电子教材。教材开发人员和出版社人员可以联合对教材进行校稿、完善和修订。教材试用是教材开发的重要环节,教材准入审查是保证教材质量的第一关口,教材发行之前,开展基于信息平台的教材试用和分类分专业教材准入审查工作,确保教材建设质量。教材准入审查通过后,按有关程序发布电子教材或出版纸质教材。“活页式”教材数字化后,出版社不必对纸质教材进行活页装订,在物理形态上仍然沿用传统的胶装工艺,因为纸质教材没必要及时更新,学习者根据信息平台自动推送的教材更新通知,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获取线上最新版电子教材中的更新部分,及时获得与企业技术、工艺、规范等同步的最新知识及职业技能。纸质教材按一定时间间隔批量更新和出版即可,除了在校学生过渡性使用纸质教材外,其他教材使用者不一定使用纸质教材,要不断养成使用电子教材及资源的习惯和能力,以适应“推动数字教育成为教育低碳转型的催化剂和加速器”的时代要求。另外,信息平台应自动保留各批次教材,并标注版本号和更新日期,方便后期梳理教材更新脉络,总结教材开发经验。六、教材使用与评价反馈在校学生混合使用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是信息时代新型活页式教材内涵特征、功能价值的重要体现。纸质教材可以满足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教材使用习惯,但存在更新不方便,共享度不高等问题,而电子教材可以及时吸收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及时发布最新教学内容,所有使用教材的社会群体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及时获得最新版本,实现了教材的高度共享。这里的高度共享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同类产业、同类行业、同类企业、类似生产过程的所有有需求的群体和学校学生均可通过该平台方便地获得相应的最新版电子教材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信息平台汇聚了全国最优质的教材资源,允许所有教材开发人员及时获取教材中的某个教学模块,集成到自己的教材中去,在教学模块级实现资源共享,大大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开发效率。以质量为中心的新形态教材评价是提升教材质量、打造职业教育精品教材的重要举措。建立基于信息平台的新型活页式教材质量跟踪评价和意见反馈机制,建立包括思想性、适应性、实用性、实效性、先进性、便捷性、价格成本、应用效果、用户体验、育人作用、配套数字资源等在内的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接受在校师生、在岗职工以及行业协会、学校等教材使用者、社会群体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全面开放的评价与意见反馈,帮助教材开发人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编写思路、优化教材内容组织逻辑、更新优化教学资源等,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不断优化升级,锤炼精品,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资源共享优势,及时在职业教育领域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以点带面、分类分批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教材体系,更好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七、基于信息平台多渠道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教材在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中发挥着重要引导和示范效应,其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的特定文化及价值理念是决定学生核心价值取向的关键要素。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这种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在系统科学的知识学习和技能生成过程中经潜移默化、逐步熏陶而成的。因此,在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要将职业习惯、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教材全过程,同时通过拓展阅读或立体化资源以文本、图形图像、视频等形式呈现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工匠精神等典型案例,在“润物无声”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制度自信、职业自信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教育目标。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教材与立体化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建设高度共享、丰富多彩、生动具体、教育效果更加显著的思政资源和德育资源,也有利于以更加多样的形式开展育人工作。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