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宋新刚副教授•1、为何进行国际投资?(动机)•2、如何进行国际投资?(条件和方式)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概述•第三节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本章教学重点内容•一、国际直接投资主要理论•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四、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概况案例:必和必拓掀钾肥大战欲改变国际钾肥供求关系•视频:中国海外钾矿成为必和必拓收购新目标_腾讯财经_腾讯网•必和必拓掀钾肥大战欲改变国际钾肥供求关系_财经_腾讯网•三大中资身影闪现钾肥并购案_财经_腾讯网•视频:必和必拓收购加钾可能威胁所有产粮国_腾讯财经_腾讯网•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此案例中,必和必拓向第一大钾肥企业PotashCorp(加拿大钾肥公司)发出恶意收购,是何种类型的国际投资?此类国际投资有何特点?•2、请结合本案例分析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后果?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市场内部化理论四、国际生产折衷论五、比较优势理论六、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投资周期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背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以说是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跨国公司随着和平时期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也大量涌现,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增长。这种新景观的出现,打破了建立在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直接流动的假定前提下的西方古典贸易理论的权威,引起了西方经济学者的极大兴趣。他们在对这一领域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极具创造性的理论流派。一、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AdvantageTheory)又称所有权优势理论或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StephanHymer)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这标志着独立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开始形成和国际投资理论的兴起。之后的代表人物还有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和凯夫斯(RichardE.Caves)等人。理论主要内容海默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而这种垄断优势则是来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导致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情况包括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政府经济贸易政策形成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的实现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有利地位等)是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的具备则是跨国公司实施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理论的发展之后的金德尔伯格在《美国企业在海外》一书中进一步分析了跨国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认为这种优势主要来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内外经济规模差异、政府对生产或进入的限制等。尼克博克则认为垄断优势理论不足以全面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因而提出了寡占行为理论加以补充,详尽说明了寡占反应行为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关系及影响寡占行为的种种因素。在他看来,战后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寡占行业几家寡头公司进行的。理论评价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来者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不具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也日益增多地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周期论(ProductLifeCycleTheory)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教授维农(RaymondVernon)。其核心的观点是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美国企业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该理论强调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形成过程,认为发达国家市场中的企业往往相对来说更有取得技术优势的长期条件。根据该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包括:新工艺、新产品初始阶段;产品生产成熟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替代出口过渡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返销国内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数量时间进口消费曲线生产曲线满足国内市场出口理论评价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它不仅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找到一种独特的视角,而且也是战后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一种总结。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这一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有人认为,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公司初始的对外投资行为,但对于解释已经成为国际生产与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却是无能为力的。三、市场内部化理论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形成。以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JBuck-ley)、卡森(Mark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lanM.Rugman)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不满足于海默、维农的特殊投资模型。他们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交换机制的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市场“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AdvantageTheory)。理论的产生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首先于1978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的出发点是解释跨国公司为什么不利用既存的世界市场实现国际分工,而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企业内部市场,通过企业内贸易来协调公司的国际分工。并进而回答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投资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理论基础及渊源这一理论的基础是科斯(R.H.Coase)教授的产权经济学理论。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由于市场失灵等市场属性不完善,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通过组织形式,组织内部交易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内容内部化理论试图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其核心是市场的不完全性及企业的性质。该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将厂商所拥有的科技和行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于是将这种“中间产品”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下,由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组织交易。理论评价与其他仅从产品或生产要素等某个侧面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原因的理论不同,内部化理论关注的是市场组织成本所引起的不完全竞争形态,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的缺陷,当这种缺陷使交易成本不断上升或市场难以组织时,企业就要开辟内部市场作为替代,当这种行为跨出国界时,就出现了跨国公司。因此,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它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其他一些理论。但是,这一理论仅仅是从技术经济角度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却未能考虑到世界经济现存结构中制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尤其是非生产要素或非经济要素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和发展的影响。四、国际生产折衷论国际生产折衷论(TheEclecticTheory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合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H.Dunning)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试图评价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起因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方面影响重大的一系列因素,主要回答了企业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的方式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会有所不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指企业因有某种独有的、国外企业无法获得的资产,使该企业在生产技术、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这是进行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国际生产折衷论主要内容及其应用2.内部化优势势(internalizationadvantage):由于市场交易存在竞争壁垒、定价困难、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不完全竞争,为确保企业所有权的优势,通过内部化转移所获得的利益要大于交易市场所得,所以企业宁可选择对外投资。这种外部化是指通过与其他独立企业进行市场交易。3.区位优势(locationadvantage):投资地点选择要受到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优势皆有,那么,对该企业而言,把这些优势与当地要素,即区位因素结合必然使企业有利可图。而这些因素是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及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或限制政策等。•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国际生产折衷论主要内容及其应用上述三要素的核心在于说明: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所有权优势是基础,内部化是实现这种优势的载体,区位优势是实现前两个优势的充分条件,三个优势的充分发挥与互相作用,可以使企业的跨国投资产生最大的整体效益。理论评价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克服了传统的对外投资理论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研究的不足,他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等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国际投资研究向比较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国际生产折衷论是在吸收过去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肯定了绝对优势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也强调了诱发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的不足。然而,尽管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集西方直接投资理论之大成,但它毕竟仍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理论,面对快速变化的国际投资形式,其理论的解释力也就大打折扣了。五、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论(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KiyoshiKojima)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分析不是对一种商品、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具体分析,而是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的宏观考察。1.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内容是投资国特定产品部门的特定企业将其一揽子经营资源转移到东道国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其实质是先进生产函数的跨国转移。2.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该按照比较成本劣势强弱的顺序依次进行,即先输出该国逐渐丧失比较成本优势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在各类产业中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同发展中国家相比趋于比较劣势,故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作为率先对外投资的边际产业。主要观点3.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边际产业的国际移植,具有增强东道国潜在比较优势的作用。4.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部门开始对外进行投资,将有助于东道国弥补其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之类的经营资源不足,加速移植更先进的生产函数,不断增强正在形成或尚未充分展现的潜在比较优势。5.由于东道国和投资国都集中发展其比较优势的产业,两国的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理论特点与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比较优势论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①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容易在海外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②由于中小企业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中小企业能够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因此中小企业投资于制造业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③该理论强调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理论评价小岛清的理论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他第一次提出了产业概念,相对于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垄断优势理论而言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