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收入超增长的因素分析09财政高旭歆409030512011年7月20日摘要: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增长速度均创下历史新高,占GDP的比重也达近20年的最高值。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关于财政收入高增长的疑虑。本文从多方面分析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政府职能合理化及完善财政调控的要求,说明财政收入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客观必然性。当财政增收部分主要用于民生等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时,可产生消解矛盾、促进和谐、支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效应。为消除和防范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三方面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财政收入;GDP;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增长势头,社会上对其是否会有不良影响的担忧时有所闻。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和增长率又创历史新高,质疑声音再度高涨。所以,很有必要对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作出客观、理性的分析,弄清表象下面的根源,从而为经济决策提供客观的、科学的依据。一、我国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的对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是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指标,它反映政府分配的集中程度和财政能力,又反映国家宏观税负水平。这一指标过高,企业和社会成员的负担较重,经济发展缺乏动力;这一指标过低,则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公共品保障。因此,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应保持合理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从增长率看,虽然在不同年份存在波动,但近五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并且都超过了当年的GDP增长率,从增长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方面看,近五年年财政收入既延续了自1995年以来的强劲上升势头,又带有一定的超常规增长特征,财政收入增长率基本上每年都大大超过了当年的GDP增长率。如图:图一:中国1995至2009年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以上数据来自于雅虎财经,图二:中国1978—2008年GDP增长率保持财政收入的一定增速,有利民生建设任务。在民生建设逐年加重,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很多领域的财政支出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一定增速,无疑有利于弥补多年来在民生领域的欠账。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居民收入,并非好事,这表明国家财政收入和百姓收入出现争利问题。在整个收入大蛋糕中,国家和企业、居民分别持有一部分,如果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必然会减少企业、居民手中持有的财富。而财富的取得,主要依靠企业和劳动者,而财政收入暴增,就是税收和收费的大幅增长,尤其会挫伤劳动者。如果财政收入的增速一直远远高于居民收入,就会容易抑制劳动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抑制经济增长的动力,最终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二、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存在高度相关性,但财政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之间则相关性不强。从经济学角度看,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状况,因此需首先考虑税率变化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税率降低或取消的政策主要有取消农业税、增值税转型、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税率提高或新增的政策主要有开征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收入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降低出口退税税率等。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财税政策中减税政策多于增税政策,即减收因素多于增收因素,因此,我国宏观税负逐年提高并非是导致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原因。相反,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是出现我国宏观税负逐年提高的原因。所以,在对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时,可不考虑税率变化的影响。(一)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经济性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和深化,产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产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流转税收入的增长。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规模的壮大和发展,使国民经济得以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此外,“七五”和“八五”时期各项投入,在“九五”时期得到了收益和回报,第三产业的财政贡献率逐步提高。由于流转税的征收具有“刚性”,只要生产经营者实现了销售(或经营)收入就要依法申报纳税,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GDP的增长,同时也保障了流转税收入的稳定增长。2.企业效益的提高保障了所得税收的增长。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自负盈亏理念的转变,以及经济核算的强化,企业亏损面和额度在减少,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表现在:一是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后,其经营业绩明显好转,乃至大幅度提高;二是企业加快了技术改造与创新的步伐,增添了发展的后劲;三是企业办社会、办福利功能减少,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四是债转股政策的实行,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成本负担;五是破产法律制度的实施,一些企业甩掉了债务“包袱”;六是贴息无息贷款和贷款利率的下降,降低了企业的利息成本等。诸如此类,使企业的生产成本费用或经营成本费用大幅度降低,利润增加,而利润的增长又保证了所得税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二)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政策性因素1.部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使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一些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也是导致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强化对各项非税收入的管理,如清理和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等,这些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征收部门的收费行为,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因为行政性收费收入等非税收入无论是否纳入预算管理,对GDP都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却是直接的,即导致财政收入增加。2.累进税率制度使财政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在我国目前的税制中,税率有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两种。在比例税率下,不管税率高于还是低于按现价计算的相关产业增长速度,税收增速都会与相关产业增长速度保持一致,但在累进税率情况下,二者的增速则不一致。以个人所得税为例,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如某人薪金所得为5000元/月,扣除各种应扣项(如公积金等)后剩余4000元,则其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为235元。当此人月薪金所得增至10000元,扣除应扣项后剩余8000元,则其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为905元,即在GDP衡量指标增长一倍的情况下,税收增长了3.85倍。因此,当计税依据增长1%时,实际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大于1%。3.财税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财政收入虚增税收制度上的缺陷或不完善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财政收入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型增值税制度形成了收入上的“水分性”。世界各国实行的增值税可以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对生产经营者的销售(或经营)收入,减去以购进的各类材料和其他费用支出后的为法定的增值额进行课征,对固定资产折旧费不予减除。因此我国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被计为增值额予以征税,这种折旧费计征的增值税收入,在各年度财政收入的增长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所形成的财政收入显然是不合理的,是有“水分性”的。2.“先征后退”税收制度形成了收入上的“虚假性”。现行税制中规定了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等优惠办法。如增值税中规定:福利企业和学校办企业,在规定纳税期限内应如实申报应纳的增值税,填开税票解交税款入库,同时由税务机关填开收入退还书将已征税款返还给纳税企业。其他如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也有类似先征后退的优惠规定。然而,在财政统计上,只要税款缴入国库后,无论退还与否,均计为财政收入,显然已退还的税款所形成的财政收入存在“虚假性”。3.地方税收征管制度所形成收入上的“预收性”。全国各地一般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税收征管办法,大部分是科学的、合理合法的,但也有实行“包税”等不合法的一些规定,加之有些地方政府“以权代法”,搞“政绩工程”,在税收征管上不是依法办事、依率计征,而是下任务、定指标,造成了借税、贷款缴税等税收的“预收性”。分析“包税”的办法,实质上是违背了“以法治税”的根本宗旨,不管该收与否、有能力与否,均按任务或包税额度照收不误。这种税收的“预收性”,有“过头税”之嫌,所形成的财政收入也是不真实、不合法的。(三)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其它因素1.财政收入与GDP指标不对应财政收入与GDP二者核算指标依据不相对应也是导致二者增速不一致的原因之一。以财政收入中的营业税、契税为例,这二个税种是按总额计征,而不按增加值计征(在计算GDP增速时,行业增加值是其计算依据)。以营业税为例,其计税依据是营业额,不是增加值。目前我国营业税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服务业、房地产等服务行业。2.部分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不存在直接关系财政收入中部分税种总量的变化与GDP总量的变化只是间接关系,因而会导致二者增速不一致。如财政收入中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的征收对象是土地、房产、车船等财产的占有和使用量以及占用耕地、签定合同、开采资源等某些特定经济行为发生的数量,与当期GDP增长无直接关系。以车船税为例,其计税依据是车船的数量,随着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船税收入随之增加,从而导致财政收入的增长。但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汽车生产和经销商的增加值同步增长,也就不代表GDP的增长。3.征管水平提高使财政收入增加,但与GDP不直接相关经济增长为财政收入提供了来源,但其产生的财政收入则需要征管的有力保障,因此加强税收征管也是确保财政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财税、海关等部门在加强征管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金税工程”、“金关工程”以及强化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管理等。征管方式的改进有效地打击了各种偷逃税行为,为财政收入的健康、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证,查补的各种收入也成为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4.任务考核制度导致财政收入非常规增长我国各级政府每年的预算草案中,都会制定相应的财政收支计划,并将其与任务考核挂钩。同时,目前的收支计划多是以“基数乘增长率”的方法计算出来的(通常其增长率都高于GDP增长率),而没有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和财税部门会采取各种办法(均衡入库、拨款缴税、贷款缴税等)以完成任务,这是人为造成的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与实际经济发展状况无关。三、结语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始终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从我国财政职能来看,虽然目前的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是良性的,但已经显现出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从长期的财政收入的超常增长必然会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偏差过大或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又可能会造成人民生活负担过重、不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且会影响到政府投资的效率和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因此必须使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参考文献:1.王春雪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期刊论文]-海南金融2010(4)2.崔治文.张亮亮我国财政风险的认知与管理[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