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的规模与结构外汇储备的规模与结构摘要:一、外汇储备及其主要功能二、外汇储备规模的量化标准及实证分析三、主要国家外汇储备的基本状况四、外汇储备结构分析一、外汇储备及其主要功能•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定义外汇储备是“货币当局能够有效控制并随时动用的对外资产”。•全国之外汇储备(广义);•银行体系中之外汇储备;•央行之外汇储备(通常所指)。•“外汇储备是一国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主要功能:•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维护国际信誉,提升对外融资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抵御风险与防范危机。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外汇储备余额变化•1979年之前,外汇储备不足10亿美元•1996年,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2010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易顺差不断加剧•大量外资的进入•热钱的流入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弊端•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导致大量“套利性”外汇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境内;•基础货币投放和外汇占款增大,制约了货币政策的运用和效应;•高额外汇储备并不经济,降低了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内债与外债大幅增加;•增大了储备风险,使国家储备资产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失去了国际货币基会组织的优惠贷款或国外经援。应对巨额外汇储备的对策建议1、鼓励对外投资2、优化外汇资产配置(1)储备币种结构•(2)提高黄金资产比重(据统计,1971年以来美元相对于黄金的平均年贬值率为8.9%,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性损失就达6.7%。)黄金占外汇储备比例:77.4%(美);69.2%(德);70.6%(法);17.6%(英);4.3%(俄);2.3%(日);0.2%(韩);4%(印度);0.5%(巴西);1.9%(中)(3)建立战略发展基金,增加战略资源等方面的储备3、完善外汇储备管理法规及监管机制二、外汇储备规模的量化标准•1、应满足3个月进口为宜(罗伯特•特里芬,1947);•2、以短期外债规模为限;•3、占外债余额比例不低于30%,通常40%为宜•4、外债余额/GDP=8%(国际标准),即外汇储备规模为GDP的3.2%;•5、占广义货币的比例(约翰逊)11%(王国林,2003)•6、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比例10%(利润汇出)•7、外汇平准基金占外汇储备总额的5%~10%实证分析(以2008年数据计算,)1、我国3个月进口余额为1.13万亿美元/4=2800亿美元;2、短期外债规模:2800亿美元;3、占外债余额比例50%,4420×50%=2210亿美元4、GDP的3.2%,30万亿×3.2%÷6.833(汇率)=14005、占广义货币的比例11%,47万亿元×11%÷6.833=7400亿美元6、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比例10%,924×10%=92.4亿美元7、外汇平准基金设定为2000亿美元分析:3、4、5数据依据内涵外汇储备功能的总括;1、2、6、7反映不同的功能结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限应以其功能要求为依据,而不是上述数据的加总;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上限为3、4、5项的最大值----7400亿美元或1、2、6、7各项的加总(2800+2800+92.4+2000=7692.4亿美元三、主要国家或地区外汇储备的基本状况1、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2005年数据)新加坡:99.2%;台湾和香港分别为73.1%、70%;中国、韩国、日本分别是36.3%、26、7%、18.6%;美国和欧盟风别是0.4%、1.4%.2、外汇储备相当于当年月进口的倍数日本、台湾、中国分别为19.7、16.7、14.9个月;韩国、新加坡、香港分别是9.7、6.9、5.0个月;美国、欧盟分别是0.4和1.5个月。3、外汇储备占外债余额的比例新加坡、中国、台湾分别是463%、291%、292%;韩国、日本分别是111%、33.7%;美国和欧盟分别是0.4%、1.4%。四、外汇储备结构分析1、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原则(1)储备货币稳定性原则;(2)与对外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原则;(3)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的原则(4)储备货币盈利性原则2、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国际背景(1)美元危机导致固定汇率体系的崩溃(2)日元、马克及欧元的崛起(3)“一揽子货币”的货币的出现如“特别提款权”(1969)、“欧洲货币单位”(1979)(1999.1.1,1比1兑换欧元)(4)特里芬方案的提出(1982):建立集中的国际信用储备制度“特里芬难题”(1960):任何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信用保证都不可靠3、外汇储备结构的优化(1)储备货币币种的选择;(2)各储备货币权重的确定;(3)外汇储备资产具体形式的安排。(4)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战略方向满足贸易(交易)需求;满足抑制风险与危机需求;满足增值需求。(5)储备货币币种权重的确认国际储备资产管理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运用均值—方差手段来确定储备货币币种组合。(托宾,马柯维茨)海勒-奈特模型:储备货币分散化;储备货币币种与干预货币一致;储备货币币种与结算货币一致(1978)杜利模型:在海勒-奈特模型两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外债结构这一因素。(1989)思考题:我国美元、日元、欧元三大主要储备货币权重合理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