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主要内容•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贫困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战略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以前各章都是从国家整体角度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本章研究分配问题•有两个因素促使我们研究分配问题:“人人生而平等”的哲学和道德原则、隧道效应*•库兹涅茨和阿马蒂亚森•森先后获得1971年和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收入分配的类型•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原则•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1.1收入分配的类型•短期分配与长期分配•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1.1.1短期分配与长期分配•按不同的时间跨度区分•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应取长期分配,最好是累积的终身分配•举例:A社会:$2000/月与$3000/月,但人们只能选一种收入水平终身不变•B社会:$1000/月与$4000/月,但人们可以在两种工作之间变换•短期A更平等,但长期B更平等1.1.2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什么是功能分配•什么是规模分配•为什么要区分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什么是功能分配•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土地——租金•劳动——工资•资本——利润什么是规模分配•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分配•规模分配取决于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数量和价格(第43页图)为什么要区分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个人或家庭的收入由功能分配和生产要素的分布情况共同决定•对收入来源的理解会影响人们对收入的评价*•这种区分便于我们认识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2收入分配不平等量度的原则•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平等很难*•原则一:匿名原则•原则二:人口原则•原则三:相对收入原则•原则四:累退原则1.2.1匿名原则•不关心具体某个人的收入•收入的互换对不平等程度的判别没有影响•收入分配总能排列成从最少到最多的序列1.2.2人口原则•人口总数与不平等程度无关•人口规模扩大或缩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变1.2.3相对收入原则•一个国家所有人收入同时增加相同的倍数,或以不同的货币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没有变化•重要的是收入的相对份额1.2.4累退原则(达尔顿原则)•达尔顿(Dalton)1920年提出•A的收入不多于B,A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B,累退式收入分配•如果一个收入分配是由另一个分配经过一系列的累退式转移得到的,前者一定比后者更不平等1.3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收入范围系数•库兹涅茨比率•平均绝对差•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1.3.1收入范围系数•收入范围系数反映的是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相对差距•缺点是没有考虑介于中间的人的分配状况,无法体现达尔顿原则)(11yyRm)(11yyRm1.3.2库兹涅茨比率•全社会最富的x%人口的收入与最穷的y%人口的收入的比率•与收入范围系数一样,也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指标1.3.3平均绝对差•反映了社会每个人的收入与平均收入的差距的总水平•缺陷也是不能很好的反映达尔顿原则*jmjjynnM111.3.4变异系数•由于一个数字的平凡比本身增加更快,该方法赋予了距平均值较大的离差更大的权重•满足达尔顿原则,能体现不平等的变化mjijynnC12)(11.3.5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第45页图,洛伦兹曲线•极端的洛伦兹曲线•满足达尔顿原则的累退式转移使洛伦兹曲线向下弯曲•同时涉及累退式和累进式的转移将出现洛伦兹曲线的交叉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所夹面积与等边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比值•数学计算公式是•越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现实中的基尼系数在0.25-0.6之间,警戒线是0.4kjmkkjmjyynnnG11221二、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库兹涅茨倒U假说•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2.1库兹涅茨倒U假说•什么是库兹涅茨倒U假说•库兹涅茨的推导•库兹涅茨的解释•纵向时间序列的检验•横截面数据的检验2.1.1什么是库兹涅茨倒U假说•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经济增长初期恶化,在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水平到达顶峰,然后随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下降,变动轨迹呈倒U型2.1.2库兹涅茨的推导•来自有限的统计数据•经济发展早期是普鲁士的数据*•经济发展后期是美、英、德(萨克森地区)的数据*•发展中期对比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2.1.3库兹涅茨的解释•不平等加剧因素:储蓄、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平等抑制因素:法律和政策力量、人口变动、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发展前期主要是加剧因素起作用,而后期主要是抑制因素起作用2.1.4纵向时间序列的检验•受数据限制,难度较大•林德特和威廉姆森(1985)的研究*•但有的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2.1.5横截面数据的检验•弥补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的缺陷•基本假设*•阿德尔曼、泡克特、阿鲁瓦利亚等的研究证实了倒U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假设前提是否合理?国家和地区间的结构性差异是否会使人们产生错觉(拉丁效应)?*2.2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收入分配、储蓄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2.2.1收入分配、储蓄与经济增长•如果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就不应该干预,反之则反之•边际储蓄率呈倒U型*•政策含义:在极度贫穷的国家,不能采取再分配政策,而在中等收入国家应采取再分配政策*•但高度的不平等会加大再分配的政治压力,导致政府可能重新分配现有财富(虽然难度较大),或对财富增量实施再分配,结果都可能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2.2.2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扩散效应(Spillovereffect)*•现实中的一些情况支持以上的观点:•技术进步开始只对少数工业部门有利•技术进步只对部分技术工人有利•工业化有利于掌握金融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人•二元结构中只有部分人先进入现代部门•但随着更多的人进入现代部门,劳动力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主导产业发生变化,需求提高,扩散效应最终将产生2.2.3收入分配、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滴流效应(Trickle-downeffect)*•但滴流效应能否出现取决于需求结构能否发生变化•英国的情况*•美国的情况1*•美国的情况2*2.2.4收入分配、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如果穷人能方便的获得资金,办企业、受教育、投资等就可以改善收入•但资本生产信息不对称,贷款要求抵押,这成为穷人进入资本生产的障碍•这种不平等会进一步加剧不平等:穷人只能留在劳动力市场,造成供大于求,工资下降,而富人因劳动力成本下降利润提高•不平等会自我强化,无法自我纠正2.2.5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穷人一方面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受教育有限,这都使人力资本无法提高,强化分配不平等三、贫困问题•贫困的概念•贫困的衡量指标•贫困产生的原因•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贫困的功能性影响3.1贫困的概念•贫困线•确定贫困线需要考虑的问题3.1.1贫困线•在特定的社会、特定时间的最低的、“可接受”的经济享受水平•在贫困线以下的就是贫困人口3.1.2确定贫困线需要考虑的问题•总支出还是分项支出*•绝对值还是相对值*•短期还是长期*•家庭还是个人*•直接需要还是收入*3.2贫困的衡量指标•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比率•贫困差距比率•收入差距比率•森的指标3.2.1贫困人口数•Headcount,HC•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3.2.2贫困人口比率•Head-countratio,HCR•HCR=HC/n•缺陷:反映范围,但不能反映程度3.2.3贫困差距比率•Povertygapratio,PGR•反映贫困差距与社会总水平间的比率•缺陷:社会分配高度不平等的情况下,PGR可能会较小,不能反映真实情况mnypPGRpyii)(3.2.4收入差距比率•Incomegapratio,IGR••可以精确的度量贫困的程度,但不能反映范围HCpypIGRpyii)(3.2.5森的指标•P=H[I+(1-I)G]•I是收入差距比率,H是贫困人数,G是贫困人口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3.3贫困产生的原因•政策因素*•环境/自然因素*•文化/制度因素*•政治因素*•国际因素*3.4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的一些特征3.4.1贫困人口数•世界银行2001年贫困线是人均375美元/年,赤贫线是人均275美元/年•1985年和1990年HC、HCR和PGR见下表•1990年全世界有10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从趋势上看,除了经济增长较快的东亚以外,其他发展中国家贫困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851990赤贫贫困贫困HC(m)HCRPGRHCHCRPGRHCHCR撒哈拉以南非洲120304.01844811.012648东亚12090.4182131.016911南亚300293.05325210.056249东欧340.2570.55.07中东部/北部非洲40211.060312.07333拉丁美洲/加勒比海50121.087221.010826全部6331811051313.01133303.4.2贫困人口的一些特征•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往往规模较大*•农村的贫困明显显著于城市,见下表•贫困与生产性资产的缺乏密切相关*•贫困人口营养不良情况很普遍*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农村贫困人口占贫困总人口比重农村婴儿死亡率城市婴儿死亡率农村可获得安全饮用水人口比重城市可获得安全饮用水人口比重肯尼亚809659572161加纳658087673993印度7779105575076印尼737974573643危地马拉596685652689巴拿马50592822631003.5贫困的功能性影响•影响穷人进入信贷市场的能力•影响穷人进入保险市场的能力•影响穷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导致贫困家庭内部的不平等分配(救生艇伦理、寡妇的死亡率)*四、收入分配战略•先增长后分配战略•先分配后增长战略•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4.1先增长后分配战略•主要思想•理论依据•制约因素4.1.1主要思想•是早期1950s、1960s时期的分配战略•先发展经济,收入分配上政府不干预;等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政府再干预收入分配4.1.2理论依据•在假定储蓄为收入的增函数的情况下,资本集中于富人手中有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最终会带来收入分配的改善(滴流效应与扩散效应)•只有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政府干预收入分配才有物质基础•发达国家的经验4.1.3制约因素•不一定储蓄与收入正相关*•储蓄也不一定带来生产性投资*•如果缺乏互补性的生产要素,投资也难以拉动经济增长*•巨大的收入差距和大范围贫困本身就不利于经济增长*4.2先分配后增长战略•案例•理论研究•制约因素4.2.1案例•韩国、台湾、前计划经济国家•土地改革•企业国有化•普及义务教育4.2.2理论依据•收入均等比收入高度不平等更有利于储蓄•低收入阶层收入提高有利于市场需求扩大,经济增长•收入平等有利于为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基础(起点公平)*4.2.3制约因素•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是非和平时期)才会发生*4.3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主要思想•政策含义•制约因素4.3.1主要思想•钱纳里等人首先提出•必须将分配目标有机的结合到增长目标之中•修正增长目标*•赋予低收入的收入增长更高的权重•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促进低收入阶层收入更快的增长4.3.2政策含义•经济增长增量中更多的份额分配给低收入阶层•干预要素价格•信贷担保•累进税与转移支付•教育与培训4.3.3制约因素•财政能力制约本章的重要概念(1)•隧道效应•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匿名原则、人口原则、相对收入原则、累退原则(达尔顿原则)•收入范围系数、库兹涅茨比率、平均绝对差、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库兹涅茨倒U假说本章的重要概念(2)•贫困线•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比率、贫困差距比率、收入差距比率、森的贫困指标•扩散效应•滴流效应本章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区分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收入分配不平等量度有哪些原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