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信息(第八期总第二十期)上海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2007年11月25日)1收入跟不上生产率发展美出现“读书无用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近几十年来,拥有本科学历的美国普通员工的收入增长,未能跟上生产率发展的步伐。这一研究结果对有关收入不平等正在加剧的传统解释构成了挑战。无论是绝对意义上,还是相对于首席执行官、对冲基金经理和其他金融家等超高收入人群,中产阶层收入增长都十分缓慢,市场对此存在普遍的不安情绪。在这份报告之前,佩尤公众与媒体研究中心和布鲁金斯学会就曾在上周共同提出,在核算通胀因素之后,30多岁的男性在2004年的平均收入,比其父辈在1974年的平均收入低12%。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弗兰克·利维和彼得·特明发现,尽管近几十年,大学毕业生的确比未受高等教育的人表现得更好,一旦生产率增长按照劳动力构成进行调整,普通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增长还是未能跟上这一速度。这使人对传统观点产生了怀疑:即解决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的方法,是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教育水平,并鼓励更多的人读大学。作者总结道:“普通的学士学位足够抓住这种增长趋势吗?至少从男性的例子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指出,收入不平等加剧或许仍然是由存在“技能偏差”的科技变革导致的,但大部分好处被拥有高级技能的人获得,而不是仅仅受过教育的人。(美国《国际金融报》2007年6月7日)英国高校:申请者总人数有所增加,但低收入家庭学生仍偏少英国大学与院校入学委员会4月2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在最近两个月申请就读英国大学的人数有所减少,但总的来讲,在过去的一年中,申请就读英国大学的总人数在一直上升。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之间,英国大学的申请者总人数上升了5.2%。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中低收入社会背景家庭的学生申请者人数变化很小,只是从2006年的32.5%上升到了2007年的32.8%。申请总人数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和去年相比也相差无几,仍然是占申请者总人数的56.1%。(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李茂林编译自英国《卫报》)举措:国外大学生就业面面观埃及:鼓励自主创业进入政府机关工作是埃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愿望,50年间公职人员膨胀了十多倍。为了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埃及政府做出了种种努力,包括资助私营和中小型企业、鼓励外国和本国商人投资、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优惠和创建自由贸易区等。巴西:先就业后择业巴西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迅猛,大学生普遍认为,毕业后只能先就业后择业,不管对工作是否满意,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自己所喜爱的工作。虽然小企业和服务行业收入低,工作流动性大,但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应聘者却只增不减。俄罗斯:平静面对毕业改行俄罗斯是一个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极高的国家,大学入学率很高,跨入大学校门只是被看作成年生活的起步。在俄罗斯,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的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他们往往在毕业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再进行相关专业的再学习和再培训。瑞典:不对薪水提过高要求高高教教信信息息22000077年年1111月月2255日日((月月报报))第第八八期期((总总第第二二十十期期))上上海海海海事事大大学学高高等等教教育育研研究究所所主主办办主主编编::真真虹虹责责任任编编辑辑::包包玛玛瑙瑙EE--mmaaiill::mmnnbbaaoo@@aaddmm..sshhmmttuu..eedduu..ccnn电电话话::5588885555220000————44116677高教信息(第八期总第二十期)上海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2007年11月25日)2面对劳动力“买方市场”,瑞典大学毕业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找工作的态度由被动变主动,过去,一些著名企业会上门求才,大学毕业生则待价而沽。现在一个招聘岗位往往引起二三百人前来应聘,竞争异常激烈。瑞典大学毕业生也不再对薪水提出过高要求。印度:高才低就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只有10%的人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他们当中除了部分人决定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调整心理预期,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专长去做一些根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工作,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售货员、大学生司机。(《人民日报》2007年5月11日)印度拟造廉价电脑惠及教育帮助消除数字鸿沟据报道,印度准备用两年时间造出10美元一台的个人电脑,以普及信息教育并消除贫困青少年的数字鸿沟。一位印度高级官员说,他们已设计出一种造价47美元的电脑,如果生产100万台以上,目标就能实现。印度的廉价电脑计划一旦成功,将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每个孩子一部手提电脑”计划形成竞争。美国计划向发展中国家出售100美元一台的手提电脑。但印度媒体称,加上相关的使用费,美国推出的电脑实际每台需要近200美元。(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6月4日)数字: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各级教育规模持续增长,入学机会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有所提高,非义务民办教育发展尤为迅速。义务教育到2006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973个(含其它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6%,,“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小学招生数略有增加,校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减少。2006年全国共有小学34.16万所,比上年减少2.46万所;招生l729.36万人,比上年增加57.6l万人,增量主要在农村;在校生10711.53万人,比上年减少152.5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27%,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25%和99.29%。小学毕业生数l928.48万人,比上年减少90。99万人。小学教职工和专任教师略有减少,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继续提高。全国小学教职工612万人,比上年减少1.2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58.76万人,比上年减少0.49万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87%,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小学生师比19.17:l,比上年的19.43:1有所降低。初中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略有减少。全国共有初中学校60885所(其中职业初中335所),比上年减少l601所。招生1929.56万人,比上年减少58.02万人在校生5957.95万人,比上年减少257万人;毕业生2071.58万人,比上年减少51.8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5.7%,比上年提高6%。全国初中专任教师347.5万人,比上年减少1.71万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6.34%,比上年增长1.12个百分点。生师比17.15:1,比上年的17.8:1有所降低。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3310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620.6万平方米。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数的比例为53.49,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47.44%,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42.43%·、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40.74%、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校数的比例为52.75%。普通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数的比例为67.76%、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64.74%,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56.99%·、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55.59%、理科实验仪器达标校数的比例为72.23%。各项指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幼儿园数、在园幼高教信息(第八期总第二十期)上海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2007年11月25日)3儿数及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数均有增加。2006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05万所,比上年增加6093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263.85万人,比上年增加84.82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89.82万人,比上年增加6.2l万人。2006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605所,比上年增加12所,招收残疾儿童4.98万人,比上年增加0.06万人;在校残疾儿童36.29万人,比上年减少O.15万人。其中在盲人学校就读的学生4.15万人,在聋人学校就读的学生11.58万人,在弱智学校及辅读班就读学学生20.56万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9.38%和61.12%。残疾儿童毕业人数4.52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较快。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31685所,比上年增加153所;招生l619.03万人.比上年增加85.64.万人;在校学生4341.86万人.比上年增加310.9l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9.8%,比上年提高7.1%。其中:全国普通高中16153所,比上年增加61所;招生871.2l万人,比上年减少6.52万人,下降0.74%:在校生2514.50万人,比上年增加105.41万人,增长4.38%;毕业生727.07万人,比上年增加65.50万人,增长9.9%。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38.72万人。比上年增加8.77万人,生师比18.13:1,比上年的18.54:1有所降低,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86.4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数的比例为77.43%;体育器材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77.64%;音乐器材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71.39%;美术器材配备达标校数的比例为71.83%;理科实验仪器达标校数的比例为81.96%;建立校园网的学校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比例为63.86%。各项办学条件均比上年有所改善。全国成人高中839所,比上年减少135所:在校生17.47万人,比上年减少4.34万人;毕业生12.4l万人,比上年略有增加。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693所,比上年增加227所。招生747.82万人,比上年增加92.16万人;在校生l809.89万人,比上年增加209.85万人。其中:全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698所,比上年增加49l所;招生278.89万人,比上年增加37.75万人;在校生7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96.08万人;毕业生182.37万人,比上年增加25.66万人。教职工36.68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专任教师22.92万人,比上年增加2.62万人。全国职业高中5765所,比上年减少57所:招生288.02万人,比上年增加39.81万人;在校生655.64万人,比上年增加73.21万人;毕业生l70.3l万人,比上年增加17.22万人。职业高中教职工40.37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专任教师29.59万人,比上年增加1.34万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71.89%,比上年提高4.15%。全国技工学校2880所,比上年增加25所;招生数134.76万人,比上年增加16.39万人;在校生320.82万人,比上年增加45.52万人;毕业生86.43万人,比上年增加17.43万人。技工学校教职工21.5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7.72万人。全国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350所。比上年减少232所;招生46.16万人,比上年减少1.79万人:在校生107.59万人,比上年减少4.96万人;毕业生39.94万人,比上年增加0.55万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稳步发展。200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1l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l867所,比上年增加75所,成人高等学校444所,比上年减少37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720所,高职(专科)院校1147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67个,其中高等学校450个,科研机构317个。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全高教信息(第八期总第二十期)上海海事大学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