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外汇储备的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的外汇储备的问题金融0601李文君谭笑谢汶佑姜文斌一、外汇储备现状•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保持高增长。我国的现状是“藏汇于国”,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占全国外汇资产的比重高达68%,“1万亿美元”实际上代表了我国绝大部分的国际清偿能力。而发达国家多“藏汇于民”,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占全国外汇资产的比重,加拿大为3.8%,意大利为3.5%,德国为2.1%,美国为1.7%,法国为1.5%,英国为0.5%。以英国为例,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虽然只有430亿美元,但由于其99.5%的外汇资产为民间持有,加上这一大块后,其外汇资产高达8.28万亿美元,远远高于我国。从客观的来看,外汇储备激增是我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依靠外部经济联系来促进国内经济平衡是比较危险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并非最优选择虽然外汇储备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要坚持适度原则,过多的外汇储备实际上蕴含风险。不仅增加了对这些资金的配置难度,还增加了中央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微观个体对其的管理难度。二、外汇储备过度增长存在的问题(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本外汇储备激增是我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依靠1.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排他性,做一种选择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可替代的选择可能带来的收益(即机会成本),持有外汇储备表示暂时放弃一定量实际资源的使用,从而也就丧失将这些资源投入所引起的国内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意味着我国物质资源的净输出,这种状况并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如果长时期处于这种状况,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由于外汇储备过于庞大,当然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资源使用效率、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2.支付高额的成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根据经济学的边际理论,持有外汇储备越多,其持有的边际成本上升,边际收益递减,当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时,经济上就得不偿失。其二,蒙受巨大的利息损失。我国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特别是大量购买了美国国债。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与人民币国债的增长同时进行的,这相当于一个资本由中国流向美国的过程:政府以发行国债的形式在中国国内筹资;将人民币形式的资金以贸易或金融兑换方式转换为外汇储备(特别是美元);以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这一过程的实际效果就是中国人在省吃俭用的同时,给美国人贷款。但是,把外汇储备投向流动性高的“安全资产”美国国债,获得的收益率简直微不足道。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投资收益率或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在美国国债平均收益率处于2%~3%左右的低水平时,我国外汇储备必然丧失获取更高收益的机会,而近年来我国的GDP增速保持在9%以上,显然外汇储备收益率低于在国内的资本投资收益率。而且,在发行人民币国债购买美元债券的这一借贷过程中,潜在的利率损失不容忽视,最终的实际收益可能是负数。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评论值得我们注意,他认为:中国的做法在经济学上是有悖常理的,即按照西方的标准仍属于资本稀缺的穷国中国正在以低息成本向富国美国进行巨额放贷。因此,我国拥有的超额外汇储备构成了高额机会成本,其成本太高了。3.影响金融调控能力近年来由于我国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快速增长,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继续呈供大于求的趋势。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增加是以增加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为代价,近年来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2005年我国外汇占款为71211.12亿元,而2008年外汇占款已经增加到131662.55亿元,增长了848.9%基础货币投放速度加快,将影响和制约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首先,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将对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的上升;其次,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使货币政策目标受到严重干扰,而且也将逐步削弱中央银行进行冲销干预货币市场的能力,使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不仅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且也形成了机会成本,即过度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占款的机会成本。我们可以通过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占款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这一机会成本的高低和变化趋势。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4.74%和38.73%,此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07年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85%和46.04%,分别增加了11.11%和7.31%。从理论上来估计,机会成本占我国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这些储备如果用来进口物资所产生的国民经济增长和投资收益率将远远高于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资产的利息收益率。4.加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以及高额外汇储备规模,意味着国内的外汇供大于求,形成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而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不断增加又刺激短期资本流入,套利资本千方百计流入境内结汇成人民币,从而进一步加剧国内外汇供求失衡的压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外汇储备快速大幅增加——加剧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国内——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一些西方国家也正是以中国拥有高额的外汇储备为由而不断对我国施加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境外一些投资机构也在推波助澜炒作人民币汇率升值为牟取更大的投机收益,从而又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增加了强烈的市场压力。这两种压力交织在一起,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和操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5.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利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根据IMF的有关规定。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于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款,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还可以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60%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也较优惠。相反,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1.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我国拥有的庞大外汇储备,持有高额美国债券不可避免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美国的反华势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攻击中国在安全和经济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近年来,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的言论甚嚣尘上,声称中国同日本一样,已拥有影响美国债券市场的金融力量,如果中国在短期内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将造成美国金融市场的大混乱。某些海外势力以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为借口指责中国操纵外汇,鼓噪人民币币值重估,威胁要对我国进行贸易制裁,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2.币值变动对外汇储备的风险币值变动,或是外币贬值、或是本币升值,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都会对外汇储备造成损失。首先,美元贬值对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和风险。长期以来,美国双赤字即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2004年底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升至创纪录的60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财政赤字近45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赤字之和已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力图通过美元贬值来缓解双赤字的压力,近年来美元汇率不断走低。美元对欧元汇率已从高点贬值达40%以上,仅2004年一年间就贬值20%,美元兑日元汇率也已从最近的高位贬值了约20%。虽然美国的双赤字连创新高,美元大幅贬值,但是美国经济却“安然无恙”,原因就在于全球其它国家对美国资产的需求,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巨额外汇储备的强力支撑。据统计,2004年底东亚国家外汇储备接近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50%,而东亚国家从2000年到2004年新增的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就相当于同期美国累积的贸易赤字的2/3。东亚国家以大量的外汇储备来购买美国国债,才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美国双赤字的亏空。尽管如此,只要美国的双赤字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美元贬值的过程就会持续下去。美元日益看跌,对于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中国外汇储备来说,将承受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研究报告估计,我国外汇储备和个人外汇存款中,80%左右是美元;我国把大部分剩余的外汇用来购买美国债券,其中绝大部分购买的是美国国债、政府下属机构或者政府担保的债务。较为流行的数据是中国外汇储备中有大约70%是美元资产,按照10663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计算美元资产约为7464亿美元,如果美元贬值10%,则外汇储备损失约746.4亿美元;如果美元贬值20%,则外汇储备损失约1492.8亿美元。这里只是粗略估算的美元资产账面价值的损失,尽管损失只有在用美元兑换成欧元或其他货币才真正实现,但是由于美元贬值而使其购买力下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已经缩水了。其次,人民币升值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同时也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国内企业的承受能力和对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的调整。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甚至幅度已超4.9%,按我国外汇储备中持有美元资产70%来算,我国外汇储备损失了365.7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发表的文章中提出,考虑创造美元之外的“超主权”新储备货币。对于中国的建议,俄罗斯、巴西等一些新兴国家经济体表示赞同,而美国和欧洲等一些西方国家则表示反对更换世界储备货币。对此,有专家分析,由于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不满,世界弥漫着“货币战争”的气息。相关视频Thanks!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