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外汇管理实务10.1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理10.2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理10.3外汇储备管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理、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理和外汇储备管理的概念、内容和管理目标及原则;掌握外汇储备管理的功能及外汇储备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技能目标:掌握货物贸易项目外汇管理的出口外汇核销管理、进口付汇核销管理和贸易外汇账户管理的内容和办法;掌握个人外汇账户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和收支监督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外债风险管理(包括承受能力指标和偿还能力指标)的评估方法;掌握直接投资管理和股票投资外汇管理的办法;了解外汇储备管理的内容。能力目标:在熟练掌握经常项目的外汇管理、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理和外汇储备管理的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对我国外汇管理的历史沿革、管理的必要性、原则进行深入探讨。最后达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外汇管理改革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案例的能力。第一节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理一、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理的概念和内涵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理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贸易、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三项。1、贸易收支贸易收支又称货物贸易收支,是一国出口货物所得外汇收入和进口货物的外汇支出的总称。2、服务收支服务收支又称服务贸易收支,是一国对外提供各类服务所得外汇收入和接受服务发生的外汇支出的总称,包括国际运输、旅游等项下外汇收支。3、收入收支收入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其中职工报酬主要为工资、薪金和其他福利,投资收益主要是利息、红利等。4、经常转移收支经常转移也称单方面转移,是资金或货物在国际间的单向转移,不产生归还或偿还问题。具体包括个人转移和政府转移,前者指个人之间的无偿赠与或赔偿等,后者是指政府之间的军事、经济援助、赔款、赠与等。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体制的沿革我国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经历了严格管制、逐步放松和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二)是1978年至1994年。(三)是1994年至1996年。(四)是1997年至今。2)进口付汇核销管理2001年,外汇局和海关按照是否有相应付汇,将进口报关单的海关监管方式分为可付汇、有条件付汇、不可付汇三大类:属于“不可对外付汇”的,进口报关单不可用于付汇和核销;属于“可对外付汇”的,进口报关单可直接用于进口付汇和核销;属于“有条件对外付汇”的,进口报关单需在企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后方可用于办理付汇和核销。三、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理的内容1.货物贸易项目的外汇管理我国的贸易外汇管理制度以银行结售付汇制为核心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1)出口收汇核销管理企业办理出口收汇核销业务的基本要求包括:第一、企业应于货物出口后不迟于预计收汇日期30天向外汇局进行出口收汇核销报告;第二、企业出口项下的资金流与货物流应当基本对应,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出口报关总价之和与出口收汇总额之和基本一致;二是出口报关总价之和与出口收汇总额及进口报关总价之和基本一致;三是来料加工项下按加工合同工缴费收汇核销。第三、出口企业与收汇企业应当一致。企业办理进口付汇核销业务的基本要求包括:第一、对于采用汇款结算方式到货后付款的,银行在核验报关单电子数据无误、为企业办理付汇后,进口付汇核销过程同时自动完成;第二、对于采用信用证、托收、预付货款及其他结算方式付汇的;第三、对于资金流与货物流之间出现较大偏差的,企业需持相关材料向外汇局证明偏差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完成差额核销。2)贸易外汇账户管理一方面贸易外汇账户管理是重点针对贸易资金滞留境内的行为而设立的。另一方面,延期付款本身具有到期无可推卸的清偿责任。2.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服务贸易的四种形式:1)过境支付,即一国向另一国提供的服务,没有人员、物资和资金的流通,而是通过计算机联网实现的,例如金融服务;2)境外消费,即一国消费者到另一国消费服务,例如本国人到外国旅游、学习;3)商业存在,即允许外国企业和经济实体到本国开业,提供服务。包括设立合资、合作和独资企业;4)自然人流动,即允许外国自然人来本国提供服务,或本国自然人去国外为外国人提供服务,如本国医生、教授、艺术家到外国从事个体服务。3、个人外汇管理1)外汇账户管理居民个人由境外汇入的外汇或携入的外汇票据,均可以开立现汇账户存储;居民个人从境外携入或者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外币现钞,均可以开立现钞账户存储。居民个人将外汇收入存入外汇账户,按照下列规定办理:(1)一次性存入等值1万美元以下的,直接到银行办理;(2)一次性存入等值1万美元(含1万美元)以上的,须向银行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银行登记备案后予以办理。居民个人从现汇账户中提取外币现钞或将外汇账户中的外汇收入兑换成人民币;居民个人从现钞账户中提取外币现钞,按照下列规定办理:(1)一次性提钞等值1万美元以下的,直接到银行办理;(2)一次性提钞等值1万美元(含1万美元)以上的,须向银行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银行登记备案后予以办理。居民个人外汇账户不得用于办理境内账户间的划转及结算。2)外汇收入管理居民个人从境外汇入或携入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解付外币现钞或者兑换成人民币;并按照下列规定办理:(1)一次性解付外币现钞或兑换人民币等值1万美元以下的,直接到银行办理;(2)一次性解付外币现钞或兑换人民币等值1万美元(含1万美元)以上、5万美元以下的,银行须审核《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汇发[1998]l1号)第十条规定的证明材料后登记备案,予以办理;(3)一次性解付外币现钞或兑换人民币等值5万美元(含5万美元)以上、20万美元以下的,应当持《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汇发[1998]11号)第十条规定的证明材料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经外汇局审去真实性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4)一次性解付外币现钞或兑换人民币等值20万美元(含20万美元)以上的,应当持《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汇发[1998]ll号)第十条规定的证明材料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由所在地外汇局转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其真实性后,凭所在地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居民个人从境外调回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经外汇局批准,可以解付外币现钞或者兑换成人民币。并按照下列规定办理:(1)一次性解付外币现钞或兑换人民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下的,应当持《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汇发[1998]l1号)第十二条规定的证明材料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经外汇局审批同意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2)一次性解付外币现钞或兑换人民币等值20万美元(含20万美元)以上的,应当持《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汇发[1998]11号)第十二条规定的证明材料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由所在地外汇局转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同意后,凭所在地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3)外汇支出管理(1)境内居民个人经常项目下因私购汇指导性限额(2)境内居民个人经常项目下因私购汇凭证4)外汇收支监督管理4.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1)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开立2)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变更3)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关闭和撤销4)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监管四、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理的现状和改革1.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现状和改革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实现贸易外汇管理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由现场核销向非现场核查、由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的转变。2.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现状和改革外汇局确定了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思路:一是从以单证审核为重点的事前管理,转向以监测预警为主的事后监管;二是从对逐笔交易的具体监管转向对境内机构的主体监管;三是从重流出管理转向流出流入均衡管理。3.个人外汇管理的现状和改革个人外汇管理的改进思路是依托“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对个人结售汇业务的非现场监管水平,并继续贯彻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进一步满足个人外汇需求。4.外汇账户管理的现状和改革第二节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理一、资本项目管理的概念内涵、管理手段和原则1.资本项目管理的概念和内涵资本项目是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简称,分为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1)资本账户包括涉及资本转移的收取和支付、非生产及非金融资产收买或放弃的所有交易。资本转移是指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及债权债务的减免等导致交易一方或双方资产存量发生变化的转移项目,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转移、债务减免、移民转移和投资捐赠等。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是指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产)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的收买与放弃。(2)金融账户包括涉及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交易,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境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对外债权债务和资本流动等。所谓资本项目管理,是指国家通过法规和有关政策及相应的方法,对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下外汇资金的流出入、兑付及资本交易等行为和行为人实行管制。从广义上说,资本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管理。资本流出管理,一般指对购买外汇、对外投资、贷款、存放国外,以及有价证券和基金的购买等方面的管理。资本流入管理是指对外债和非居民购买本国有价证券以及引进直接投资的管理。具体地说,一国对资本项目管理主要是对外债、外币证券投资、直接投资以及对外贷款活动的管理。2.资本项目管理的手段和原则1)国际上资本项目实施管理的方法:(1)官方制定法律,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控制;(2)制定相关条令,制约资本的输出入,如美国的“利息平衡税”的施行;(3)干预市场,调节利率和汇率,引导资本的流出入;(4)实行事后监控。我国目前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以市场化手段。2)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原则(1)均衡管理原则(2)稳步开放原则(3)便利化原则(4)国民待遇原则二、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历史沿革1978年开始,根据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着重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放松管制,事实上启动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1996年,我国宣布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开始着重资本项目的开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加强了资本管制,尤其是资本流出的管制,如禁止购汇提前还贷等,直至危机结束后才逐步取消。这一阶段的资本项目管理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在管理领域上,以直接投资为主,其次为外债,证券投资被严格限制;二是在管理思路上,以鼓励流入、限制流出为导向;三是在管理实践中,曾经历放开-管制-再放开的反复过程。2001年以来,顺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根据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并逐步深入。与上一阶段相比,2001年以来资本项目管理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放重点有所变化。二是从宽进严出向均衡管理转变。三、我国资本项目的管理内容1.外债管理外债主要是指中国境内居民对境外机构(包括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银行企业等)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外债管理从对外借款的计划审批、登记和借用外债的规模、结构、效益以及偿还等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即对外债的借、用、还三个环节进行管理。我国现行的外债管理是根据不同的债务人实施不同的管理政策,通过额度审批和登记管理实现管理目标。1)外债的分类管理我国根据外债类型、偿还责任和债务人性质,对举借外债实行分类管理。(1)国外贷款管理国外贷款包括国际商业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几类。(2)对外发行外币债券发行外币债券是指由政府、金融机构及境内其他企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以外币表示的构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3)对外担保对外担保是指我境内机构向境外机构或境内外资金融机构承诺,一旦债务人不能按约偿还债务时,将代为履行偿还义务。2)外债的风险管理国际上通行的衡量外债规模的指标包括如下几条:(1)外债承受能力指标总量指标。主要包括负债率和债务率。负债率是指一个国家的外债余额与同期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公式为:该指标用于反映一国经济实力对外债的承受能力,警戒线为20%。国民生产总值外债余额负债率债务率是指一个国家的外债余额与该国外汇收入的比率,计算公式为:该指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