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代表性偏差与投资心理代表性偏差与投资心理•引言•代表性偏差的心理与行为分析•投资决策中的代表性偏差•案例分析与探索实践——代表性偏差的主要形式及启示引言请在阅读本章内容之前,先考虑一下下面几道测试题:1、小王今年30岁,是一名职业女性。她在大学里担任过很多学生会职务,人很聪明,说话很直率,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根据这番描述,有人对小王的工作和业余爱好做出了一些推断,你猜猜哪个推断更可能是对的,请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给他们排个序:(1)小王是医生,平时爱玩扑克(2)小王是建筑师(3)小王是银行职员(4)小王是记者(5)小王是参与女权运动的银行职员(6)小王是会计,平时喜欢演奏爵士乐参考解释2、阿文先生是中国某大学MBA班上的一名学生。他对中东的历史很感兴趣,而且很喜欢读经典的埃及小说。他对逻辑和数学都不感兴趣。你觉得阿文先生在大学时读以下专业的可能性各是多少?(1)统计学(2)阿拉伯历史(3)工程(4)日语(参考解释)3、小张有一个25岁的妹妹,平常一直很健康。有一次小张陪妹妹一起去医院体检。这家医院目前正使用一种新型的验血检验方法来诊断白血病,对于白血病有90%的概率可以准确地检验出来。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真的有白血病,经过这个验血检验,有90%的可能性被检查出来,但还有10%的可能性这个检验会出现误诊,也就是说没有得白血病可能会有10%的可能性被检查出有白血病。妹妹做完其他检查后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经过这种验血检查后却发现她可能患有白血病。小张一听到这个,脑子就一片空白,他只有这么一个妹妹,从小就特别疼爱她,现在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手足无措了。小张知道,此时妹妹还不知道验血的结果,他要不要把这个结果告诉妹妹呢?他又该怎么告诉妹妹呢?小张完全没有了主意。他着急的问医生,他妹妹真的得白血病的可能性到底是多少?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样告诉小张呢?根据以上信息,你觉得小张的妹妹真的得白血病的可能性是多少呢?解释4、如果连续5次扔一枚均匀的硬币,你觉得在以下三种结果中,出现哪种结果的可能性最大?请做出你的选择:(1)正-反-正-反-正(2)正-正-反-正-正(3)正-正-反-反-反参考解释5、如果某个城市历年1月份中午12点的平均温度是10度。今天是1月10日,今天的天气特别冷,中午12点的气温只有0度,那么请你预测一下1月15日这天中午12点气温是多少度呢?解释6、你是某百货连锁店的销售预测师,该店共有5家分店,所有分店的大小和销售的产品都是一样的。假设现在是12月。今年的销售情况如下(百万元):你预测认为明年5家店的销售总额与今年的总额相同。现在你的任务是预测明年第四家店和第五家店的销售额。参考解释分店今年明年1102931148?512?7、现在再请你猜一下美国每年的自杀/谋杀的比例是多少?参考解释8、请猜猜以下哪三种是在美国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吸烟、肥胖、酗酒、癌症、心脏病、车祸。参考解释第一节代表性偏差的心理与行为分析一、代表性启发法的基本内涵代表性是最常见最广泛的直觉之一,由心理学家Kahneman和Tversky(1982)提出,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观察到的某种事物的模式与其经验中该种事物的典型模式的相似程度而进行判断。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类别之间的关系。如果某一事物与其类别高度相似,其代表性就高;反之,代表性就低。代表性启发法包含这样一种观点,即人们在判断样品的时候,依据标准量与某些特征描述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判断。这些描述通常是与某个群体的传统特征相对应的。•Kahneman和Tversky给出了如下定义:代表性启发法是一个关于样品与群体、特征与类别、行为与行为者、结果与模型之间一致性的估计。这个模型可以指一个人、一枚硬币或者是世界经济,而相应的结果是婚姻状况、一系列的正面反面或者当前的黄金价格。可以通过经验调研的方法来研究典型法的问题,可以问问人们,在两列不同的正面反面的组合中,哪一列结果更加普通,或者在两个职业中,哪一个职业更适合那个给定的人。二、代表性偏差的理论分析(一)人的认知过程: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如下图所示环境接收器效应器加工器记忆图8-1信息加工系统(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IPS)•记忆装置是信息加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记忆装置中,存储着大量的符号结构,它们由各种各样的符号,按照一定的内在关系联结在一起而组成认知结构,信息加工就是对符号和符号结构的操作与处理的过程。•加工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执行操作工作,它按照特定的指令程序对信息进行控制或处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系列基本的信息加工过程;短时记忆,即对输入和输出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一套解释程序,即确定信息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先后顺序,以及需要执行加工处理的基本信息。•接收器和效应器具有输入和输出的功能。输入是指把信息输入进信息加工系统的过程,也就是在记忆系统中建立代表外部事物的内部符号结构。输出则是与输入相反的操作过程,是指接受指令程序做出反映活动的过程,涉及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功能,并通过信息加工系统中的输入和效应器这两个部分来实现的。•认知心理学将人们的认知过程视为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包括了四个主要环节,即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信息反馈信息获取信息加工行动后果信息输出人的知识结构工作环境(二)理性认知的分类与基本模型1、实质理性和贝叶斯规则新古典经济学家把“理性经济人”假设归纳为数学上的约束条件下寻求极值的问题,借助数学中的导数、偏导数和拉格朗日乘数等工具,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使经济学走向形式化与严密化。而经济分析的精密化又反过来赋予“理性经济人”更明确的含义。具有完全理性的理性人具有以下特点:(1)他对各种决策的结果具有完全而准确的了解,从而始终追求最优目标,做出最优决策,因而具有与决策相关的所有信息。(2)理性人具有完全意志能力,能够保证其效用函数具有有序性和单调性。有序性保证理性人在不同行动方案下得到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单调性则保证理性人能够在不同的效用之间判断出偏好程度的差异,并对其进行排列。(3)理性人具有充分计算能力,即使存在不确定性,理性人也可以通过概率判断各种可能行动方案的预期效用,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4)理性人具有完全记忆能力,对影响决策的一切因素具有完全的信息。(5)理性人的决策不需要任何时间,所有的理性人的决策都是瞬间完成。(6)理性人使用边际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大小进行决策。(7)理性人是自私地单方面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8)理性人是没有喜怒哀乐的没有感情的人。(9)理性人的决策不受道德影响,理性人是与道德观念绝缘的人。(10)理性人作为决策主体不仅是指单个的消费者或者劳动者这样的主体,也包括家庭、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等主体。设P(H)为个体关于某一特定假设为真的主观率,E是一个事件,被称为H为真的证据,那么一个理性的代理人如何根据证据E调整其相信H为真的概率呢?也就是说,什么是在观测证据E条件下的H为真的概率呢?•根据条件概率的性质,将观测中E与H为真的联合概率写成:•p(H,E)=p(H|E)p(E)=p(E|H)p(H)•整理方程,则可以得到贝叶斯规则:p(E)H)p(H)|p(EE)|p(H=其中,p(H)为先验概率,即在观测证据前假设为真的概率,p(H|E)为后验概率,即在观测到证据E后假设为真的概率,贝叶斯规则把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联系在了一起。案例•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出租汽车公司,一个是蓝色出租车公司,一个是绿色出租车公司。前者车身上涂蓝色,后者车身上涂绿色。绿色出租车在该镇出租车市场上占有份额为85%;蓝色出租车在该镇出租车市场上占有份额为15%。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大雾蒙蒙,一辆出租车擦边撞击了另一出租车而肇事车驾驶员驾车逃逸。一位目击者说它是一辆蓝色出租车。执法人员在类似出事那天晚上环境的条件下对目击者进行测验。5次测验中她有4次能正确地说出车的颜色。也就是说,不管她在大雾的晚上看到的是蓝车还是绿车,她有80%的时候能正确地辨别颜色。以下是运用贝叶斯规则的推理过程:令G=随机挑选的一辆绿色出租车,即先验概率,于是有:p(G)=0.85令B=随机挑选的一辆蓝色出租车,这也为先验概率,于是有:p(B)=0.15令Wb=目击者说出租车是蓝色的,于是有:p(Wb|B)=0.8又有:p(Wb|G)=0.2,因为目击者有20%的可能做出错误的回答,所以,当出租车为绿色她说是“蓝色”的概率为20%。我们计算一下p(B|Wb)和p(G|Wb)为多少,即证人提供证词的情况下,肇事车为蓝车或肇事车为绿车的概率。414.085.02.015.08.015.08.0G)p(G)|p(WbB)p(B)|p(WbB)p(B)|p(Wbp(Wb)B)p(B)|p(WbWb)|p(B=586.085.02.015.08.085.02.0G)p(G)|p(WbB)p(B)|p(WbG)p(G)|p(Wbp(Wb)G)p(G)|p(WbWb)|p(G=结论:肇事车是绿色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尽管在提供了证据证明此车是蓝车,但先验概率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贝叶斯规则在利用新的证据对主观概率估测中具有以下意义:第一、贝叶斯规则突出了背景信息在推理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贝叶斯规则正确地描述了新信息或新证据在知识更新中的重要作用。•2、过程理性心理测试的结果显示,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并非像经济学家们所假设的,能够以完全理性进行认知,以贝叶斯规则进行概率判断。事实上,人们的认知过程常常受到环境、情绪、价值观等等因素的影响。西蒙(H.A.Simon)较早地注意到心理学关于人类认知行为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学说。有限理性学说强调人类的决策过程更多的是过程理性,而不一定是实质理性。(三)“认知吝啬”及认知偏差1、信息获取阶段的认知偏差(1)记忆方面出现的偏差人们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往往对容易记起来的事情更加关注,主观认为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例如具体的事情比抽象概念容易识记,因此给人的印象更深刻。(2)工作环境方面产生的偏差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常常会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正是次序效应的存在,可能产生认知偏差从而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2、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1)简化信息处理过程所导致的认知偏差(启发式偏差)(2)情绪和情感的影响①心情。心情(Mood)是指人的情绪对人的判断的影响。②自我控制。所谓自我控制(Self-control)指的是控制情绪。(3)对信息描述方式的反应(4)对新信息的态度①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其描述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由此产生对信息权衡偏离正常水平,从而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于长期均值不一致的现象。②隔离效应。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表现为人们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再做出决策的倾向,即使该信息对于决策并不重要,或者他们在不考虑所披露的信息时也能做出同样的决策。3、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4、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第二节投资决策中的代表性偏差在金融市场投资者也会犯代表性思维的错误。例如,有的投资者误认为好公司就是好股票。好公司的特点是盈利能力强、销售收入增长快、管理水平高,而好股票是指价格上涨幅度比其他股票大的股票。好公司一定是好股票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认为好股票就是过去业绩一直高速增长的公司忽略了以下事实,即很少有公司能够保持过去的高速增长。公众对这类业绩高速增长的公司的追捧抬高了其股票价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投资者对这些股票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过于乐观之后,其股票价格就开始下跌,这种现象叫做过度反应。好公司不一定是好股票,投资者经常错误的认为公司过去的业绩能够代表未来的业绩,他们忽略了不支持这种观点的信息,好公司未来的市场表现不会一直好下去,坏公司未来的市场表现也不会一直差。在根据股票过去的市场表现推断未来的市场表现时投资者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例如,过去3年到5年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