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汇率理论与学说问题:什么因素决定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过程2、明确国际借贷、汇兑心理理论的基本内容3、深入掌握购买力平价论、利率平价论、货币论(包括灵活价格论和粘性价格论)、资产组合论、新开放宏观经济汇率理论和微观汇率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供给和需求?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是什么?在进行研究时有可操作性?第一节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的决定基础一、金本位制度(一)金币本位制(GoldSpecieStandard)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金本位制,就狭义来说,即指该种货币制度。(二)、金块本位制(GoldBullionStandard)这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三)、金汇兑本位制(GoldExchangeStandard)这是一种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保持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如:外汇过多,本币要升值,则可用黄金买入外汇,以稳定本币汇率)二、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1、铸币平价: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称作铸币平价(mintpar),它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2、汇率的决定如:1英镑=7.3224克黄金1美元=1.504656克黄金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7.3224/1.504656=4.8665即:1英镑=4.8665美元这一铸币平价就是英镑与美元汇率的决定基础。3、汇率的波动铸币平价只是个理论概念,受外汇供求的影响,汇率会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这一波动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goldpoint)。黄金输送点成为汇率波动的界限是因为在金本位制下,各国间办理国际结算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1)利用汇票等支付手段进行非现金结算(参教材P95即通过分行或代理行结算)(2)如果汇率波动导致用方法(1)不利,则可直接运送黄金。因此,汇率的波动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黄金输出点:设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为:1英镑=4.8665美元,英国和美国之间运送1英镑黄金的各项费用为0.03美元。由于某种原因,英镑汇率上涨超过4.86965(4.8665+0.03)美元,则美国负有英镑债务的企业会选择直接用黄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引起美国黄金流出的汇率就是黄金输出点。黄金输入点: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英镑的汇率下跌超过4.8365(4.8665-0.03)美元,则美国拥有英镑债权的企业不会出售英镑外汇,而是直接用英镑在英国购买黄金再运回美国,1英镑可得到4.8365美元,引起黄金输入美国的汇率就是黄金输入点。总结汇率波动的上限不会超过黄金输出点(即铸币平价+运费)汇率波动的下限不会超过黄金输入点(即铸币平价-运费)黄金输入点汇率黄金输出点如下图:0102030405060708090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东部西部北部$/£4.89654.86654.83650T第二节国际借贷论和心理汇兑论国际借贷论是在金本位制下阐述汇率变动的重要学说,由英国经济学家葛逊(G.J.Goshen)于1861年提出。一、国际借贷理论(一)基本观点1、国际借贷关系的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原因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因此国际借贷关系的变化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在葛逊认为,国际借贷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商品的进出口、股票和公债的买卖、利润和捐赠的收付,以及资本交易等。如果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中对外收入增加,对外支出减少,对外债权超过对外债务,则形成国际借贷出超;反之,对外债务超过对外债权,则形成国际借贷入超。出超说明该国对外收入大于对外支出,资金流入,外币供给相对增加,于是外币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涨;反之,入超说明该国对外收入小于对外支出,资金流出,外币需求相对增加,于是外币汇率上涨,本币汇率下跌。2、流动借贷是影响汇变动的主要因素。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国际借贷可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前者是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是指已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戈森认为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是流动借贷。3、物价水平、黄金存量、利率水平和信用关系等是影响汇率的次要因素。(二)、评价葛逊的国际借贷说以金本位制为前提,把汇率变动的原因归结为国际借贷关系中债权与债务变动导致的外汇供求变化,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也有合理之处。但是,葛逊仅说明了国际借贷差额不平衡时,外汇供求关系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而未说明国际借贷平衡时汇率是否会变动,更没有说明汇率的变动是否围绕着一个中心,即汇率的本质是什么。因此,在金本位制转变为纸币本位制后,国际借贷学说的局限性就日益显现出来了。二、汇兑心理理论(一)、基本思想汇兑心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阿夫达里昂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是根据人们各自对外汇的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二)、主要内容1、汇率取决于外汇供需双方对其作出的主观评价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为了满足某种欲望,如用它来购买商品、支付债务、进行投资、炒卖外汇和抽逃资本等,欲望是使得外币具有价值的基础。因此,外币的价值取决于外汇供需双方对其作出的主观评价。2、汇率高低以人们主观评价中边际效用大小为转移,对于每个人来说,其使用外币有着不同的边际效用,因而各自的主观评价也不同。主观评价基于“质”与“量”两方面的考虑,前者指特定外币对商品的购买力,对债务的偿付能力、外汇投资的利益、政局稳定的程度和资本抽逃的状况等;后者指国际借贷数额的增减、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外汇供求的变化等。外汇供给增加,边际单位的效用就递减,各人所作主观评价也就降低;反之,边际单位的效用就递增,各人的主观评价也就提高。3、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不同的主观评价产生不同的外汇供求。供求双方通过市场达成均衡,其均衡点就是实际汇率,它是外汇供求双方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当旧的均衡被打破时,汇率又将随人们对外汇主观评价的改变而达到新的均衡。(三)、评价1、贡献汇兑心理论从人们心理上对外币作出的主观评价角度说明汇率的变动,其在方法论上是有新意的。同时,该理论是把主观评价的变化与客观事实的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的,而且主观的心理活动与客观的经济行为也是有联系的。因此,用人们对外币的主观评价解释汇率的变动,特别是外汇投资和资本抽逃等现象有其合理之处。实际上,在经济规则被破坏,经济生活处于混乱的时期,人们心理上的惶恐与不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汇市场的稳定,进而促使汇率变动,甚至是汇率反常规的变动。2、局限性汇兑心理论把主观唯心的心理预期看成是汇率变化的决定因素,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人们对经济运行的主观预期是客观经济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物质是第一性的,主观判断是第二性的。并且,主观评价的正确与否还取决于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能力,以及所能掌握的信息和资料。该理论的另一个问题是其实用性差。人们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千变万化,更不容易量化,如何把握他们对外汇的主观评价,并将其运用到汇率和其他经济政策之中,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第三节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基本思想瑞典学者卡塞尔(1992)认为,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这些货币在外国市场上具有购买力,可以买到外国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则是因为这些货币在本国市场上具有购买力,可以买到本国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因此,货币的价格取决于它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就由两国货币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比率决定。购买力比率即是购买力平价。进一步说,汇率变动的原因在于购买力的变动,而购买力变动的原因又在于物价的变动。这样,汇率的变动最终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比率的变动。二、主要内容(一)绝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由于货币的购买力可表示为一般物价水平(通常以物价指数表示)的倒数,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公式可写为:S代表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P为本国的物价水平(或1单位标准商品篮子的本币价格),P*为国外的物价水平例:只考虑一种商品,美国1斤苹果为1美元,而中国1年苹果为5元,则S=5讨论1.只考虑一种商品,两国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相同,美国1斤苹果为1美元,而中国1只苹果为5元,如果美元对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为6,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两国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不同?2.如果只考虑一种服务,在美国理发价格为10美元,而中国为10元,美元对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为6,将会发生什么?3.如果美国只生产苹果,而中国只生产大米,如何确定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国对苹果的需求曲线和美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二)相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如果用代表过去或基期的汇率,代表经过t时间调整后的汇率,代表A国基期物价指数,代表A国经过t时间变动后的物价指数,代表B国基期物价指数,代表B国经过t时间变动后的物价指数,由相对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公式则是:B(0)B(t)A(0)A(t)0tPPPP*EEtE0E)0(AP)(tAP)(tBP)0(BP如果设为A国物价在经过t时间后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即通胀率),为B国经过t时间后,物价上升的幅度,则有:这样,由相对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汇率公式可表示为:和)()0()(1tAAtAiPPB(t))B(B(t)iPP10)()(011*tBtAtiiEE)(tBi)(tAi如果A国(如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B国(美国)的,则A国货币相对于B国货币贬值?三、评价(一)贡献1.该理论通过物价与货币购买力的关系去论证汇率的决定及其基础,这在研究方向上是正确的。2.该理论直接把通货膨胀因素引入汇率决定的基础之中,这在物价剧烈波动、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有助于合理地反映两国货币的对外价值。3.在战争等原因造成两国间贸易关系中断后,重建或恢复这种关系时,购买力平价能够比较准确地提供一个均衡汇率的基础。4.该理论把物价水平与汇率相联系,这对讨论一国如何利用汇率政策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不无参考意义。(二)局限性1.该理论强调货币数量或货币购买力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而忽视了生产成本、投资储蓄、国民收入、资本流动、贸易条件以及政治形势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同时,该理论也忽视了汇率变动本身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2.该理论的运用有严格的限制和一定的困难。它要求两国的经济形态相似,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大体相同,价格体系相当接近。同时,在物价指标的选择上,是以参加国际交换的贸易商品的价格为指标,还是以国内全部商品的价格为指标,很难确定。3.该理论的推论“一价定律”没有现实基础。因为经济生活中的贸易关税、运输费用、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等都会引起国内价格的变化,使得一价定律无法实现,被称为“未经证明的经济假设”。一价定律:美国苹果的人民币价格与中国的苹果的价格必定是一样的。即:P=S×P*第四节利率平价论一、理论形成背景购买力平价理论比较适合于研究中长期的汇率决定,而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