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相对业绩、管理贡献与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姓名:高前善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政治经济学指导教师:张薰华20070415相对业绩、管理贡献与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作者:高前善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相似文献(3条)1.学位论文徐珊珊基于相对业绩评价的经理人薪酬机制研究2006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经理人激励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体制的转型使得原有的业绩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呈现出种种弊端,建立和完善经理人业绩和薪酬激励机制的理论和方法已成为一种必然。本文以相对业绩评价这一独特的理论视角为基础,对经理人薪酬激励机制进行了完善、创新。首先,分析企业业绩与经理人业绩差异,将经理人业绩与企业业绩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企业业绩的二次相对评价来反映经理人由于努力经营管理而产生的业绩,使基于相对业绩的经理人业绩评价具有可操作性,为现代公司治理中关于代理人业绩评价的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方法;其次,分析说明了以相对业绩评价理论来确定经理人薪酬水平,可以改善薪酬契约的激励效果;再次,把基于相对业绩评价的经理人业绩评价结果与经理人的风险收益相挂钩,同时,利用相对业绩评价理论将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设计为一种可变的行权价格,这种执行价格将根据未来时期特定的财务指标相对率及证券市场价格整体的变化而变化,以解决在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中市场价格出现的失真问题;最后,对基于相对业绩评价的经理人薪酬机制所产生的特有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简而言之,本文认为基于相对业绩评价的经理人薪酬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代理人所附加风险的根源,使经理的努力程度与评价结果更相关,从而使基于其上的报酬激励或约束更有效。2.学位论文李粟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效应研究2008从本金基金分流理论的角度来看,经济主体要求其所投入的本金能够实现保值和增值;如果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实体经济范畴,问题就转化为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企业是促进中国经济不断蓬勃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然而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具有卓越才能的企业家。特别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中国企业在整个世界的竞争格局中所处的实际水平,等诸多现实因素都愈加凸显了企业家的重要地位。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企业家的所谓的“经济人”特性。企业家作为现实当中的人的自利本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企业家才能(或精神)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对现实世界中的经营者实施有效的激励就成为一个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讨的话题。许多学者已经对契约理论中的薪酬设计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的结论是建立在数理模型推导的基础之上,因此需要通过实证检验对其进行验证。国外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国内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研究内容比较狭窄。目前国内关于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制度背景,来对企业薪酬设计的激励效果进行评价。但是,这类研究主要以经营者对所得薪酬的满意度为激励效果的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显然不适用国内企业中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这一现实情况。因此,本文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选择了三个相互联系的主题——中国企业是否建立了将薪酬与经营业绩相联系的薪酬机制;在薪酬设计中是否可以通过将经营者承担的过度风险过滤掉来提高薪酬合同的有效性;当前的薪酬设计是否对经营者的战略性决策产生影响——来对中国上上市公司的薪酬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研究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来对代理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有助于发现该理论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利用该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时所存在的缺陷。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探寻中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为制定更加有效的薪酬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另一方面,由于本文是从股东的视角来发现问题的,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所有者权益受到经营者侵犯的问题。这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章,首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薪酬制度以及薪酬实践的演变历程进行了一个回顾和评述。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薪酬制定的市场化趋势。这个趋势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市场化进程相吻合的。这个特征为我们借助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的薪酬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现实条件。同时我们从1999年至2006年的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变化情况来看,薪酬水平呈现出了持续的、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关于中国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政策是否有效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本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以代理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从两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关系;第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对于中外企业而言,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对中国而言更具现实意义。第二章,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股东财富。这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第一个主要问题。在本章中我们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薪酬政策是否支持代理理论中关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假设,即股东为了减少其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应该将管理者的薪酬与股东财富联系起来。本文从数据结构、估计方法以及模型设定等方面对这一问题的检验方法作了较大改进,增强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我们得到了一个薪酬与业绩之间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一方面支持了代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市公司以企业业绩作为支付经营者薪酬重要依据的具体表现。第三章,管理者薪酬中的相对业绩评价问题研究。这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第二个主要问题,也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延续。虽然将管理者的薪酬与股东财富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解决两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但这种做法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当企业的业绩受到技术条件变化、行业产品需求的变化或者其他对行业内所有企业产生共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时,企业的业绩与管理者的努力水平就很可能不相一致了。这时,如果在对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的时候忽略了这些外生因素的影响将会使风险厌恶型的管理者承担过多的风险,就会对薪酬的激励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按照代理理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管理者薪酬合同中使用相对业绩评价。因此,我们对上市公司的薪酬政策是否支持相对业绩评价理论进行了验证。相对业绩评价理论分为弱式相对业绩评价和强式相对业绩评价。两者的差别在于是否完全过滤掉了共同影响因素。我们只是对弱式相对业绩评价进行了检验。检验这一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参照业绩的选择。为此我们不仅分别按照不同行业分类的单因素参照业绩进行回归分析,而且分别按照不同行业分类加地区、不同行业分类加规模以及不同行业分类加省份的多因素参照业绩进行回归。我们的结果表明,在选择适当参照业绩以后,相对业绩评价理论可以得到实证检验结果的支持。通过本章的研究,为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业绩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章,薪酬结构与企业财务行为。企业在本质上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而且这个联结体中契约各方都将从中实现自己的利益所在。前面实际上只考察了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为此,我们在考察了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代理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对企业薪酬政策的影响。按照代理理论,在存在财务杠杆的企业中,管理者的薪酬结构是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问题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代理问题的相互作用下的一个均衡结果。在这一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将薪酬问题与企业的投资、资本结构的等财务行为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考虑了薪酬与投资之间的内生性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在对薪酬与投资行为的研究中,我们考虑了股东与经营者代理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经营者对于企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更加努力的工作,更能体现其企业家才能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战略层次的决策,即投资决策。我们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检验。但是从检验结果来看,没有证据表明薪酬结构与企业投资和财务杠杠之间存在相关性。也就是说,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薪酬政策对于企业的投资行为还没有起到引导作用。同时,股东在制定薪酬政策的时候并没有将债权人的因素考虑进去。因此,从代理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两个问题是中国企业薪酬政策存在的主要缺陷。本章的研究较之薪酬问题研究中仅考虑经营者对薪酬的满意度以及仅考虑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关系是一个进步。而且本章的研究也有利于薪酬政策制定者更全面的分析薪酬激励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采用了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并且样本的时间区间较长。从而在研究方法和设计思路上进行了创新。国内的同类研究大多采用横截面数据,虽然个别研究者采用了面板数据,但也只是平衡面板数据,样本的时间区间很小。这样不但样本量较小,而且也无法反映出薪酬变量变化的时间趋势。从本文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变化的时间趋势十分明显。因此,本文研究方法即可以克服采用横截面无法反映变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又可以提高参数估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第二,将企业的股票收益作为研究管理者薪酬问题的主要因变量,改变了国内关于管理者薪酬问题研究主要考虑或只考虑企业会计盈余的做法。本文指出,考虑选择股票收益变量还是会计盈利变量不是因为二者是否含有“噪音”或是否容易被操纵,而是因为股票收益变量反映的是存量价值,是企业长期业绩的体现,会计盈利变量反映的是流量价值,衡量的是企业短期业绩。对经营者薪酬合同中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第三,在分析相对业绩评价问题时,不仅将市场或行业业绩作为参照业绩,而且进二一步考虑了将行业与规模以及行业与地区双重因素作为计算参照业绩的标准。从而为相对业绩评价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实证检验,为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适当的参照企业组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不仅考虑了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而且考虑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通过将这两类代理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从而使管理者薪酬问题与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以及投资政策问题联系在了一起。拓展了代理理论的研究范围,从企业发展战略等深层次问题上检验了经营者薪酬激励是否有效。第五,将当前企业薪酬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第一,没有对经营者的投资行为产生有效的影响;第二,在设计薪酬时没有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考虑进来。本文指出,从代理理论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在于没有建立起薪酬与经营业绩相联系的机制。相反,从总体情况来看将薪酬与经营业绩相联系已经成为企业激励经营者的一个基本手段。这个结论为今后如何完善薪酬设计指明了方向。3.学位论文宁向东公司治理与国有资产管理2002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而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又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本文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研究为借鉴,着重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提出政策建议。中国国有企业之所以效率低下,关键问题在于国有资产固有的“产权缺欠”特性。本文强调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重建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要从经济的意义上建设真正对国有资产盈亏负责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恰当的激励与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在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层面体现出国有资产的价值。本文的研究工作基于对国外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解和把握。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关于国外公司治理机制进化过程的理解。本文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本文也对发达国家董事会特征与功能进行了综述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入讨论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手段是有启发性的。本文也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权力结构、治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事件分析法对董监事辞职后市场反应的程度进行了研究,对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验证,实证检验基本证实了定性分析的结论。另外,中国相当数量的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