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试论全面收益会计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全面收益会计问题姓名:汤宇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于显国20071201试论全面收益会计问题作者:汤宇东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陶帮岭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2006本文对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会计环境、会计目标和财务会计报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会计环境和会计目标的变化推出财务会计报告也应作出相应的变化;第二部分介绍了全面收益的定义、特点,着重分析了全面收益的组成内容,这一部分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选取英美两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历程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两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背景和历史演进,从英美两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实践中得出我国应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指出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要明显优于其所面临的困难和疑惑,同时针对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提出了几点建议。2.学位论文曹红霞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研究2003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收益表的局限性和全面收益报告的理论基础.首先指出传统收益表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日益呈现出的一系列局限性.第二部分是中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必要性.在介绍英国ASB、美国FASB、IASC和G4+1集团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是会计目标由报告受托责任转向经济决策有用性、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提供高质量财务报告、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解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难题和会计国际协调的需要.第三部分是该文的重点,阐述了全面收益报告的内容和格式.除了现行收益表的项目,全面收益报告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原绕过收益表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项目、对前期损益的调整、资产重估增值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等.3.学位论文周令杰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2007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事物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计理论与方法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会计信息系统最终产物的会计报告,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不能置身世外。其中,构成会计报告核心报表之一的收益表,对其改革的呼声尤为高涨。其原因除了收益表自身的缺陷急需修正外,外部环境变化,新兴事物被引入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导致现行收益表信息提供不足,这也成为收益表变革的缘由。全面收益表作为对收益表的补充和修正手段,已被西方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引入。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可看到现行收益报告向全面收益报告转变的迹象。但是全面收益报告属于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其能否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要考虑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还应当考虑应用的可行性。论文试图从现行收益表的缺陷引入全面收益报告,借鉴国外全面收益报告的形式,在对我国实施全面收益报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全面收益报告实施的具体步骤与形式。一、主要内容及观点全文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现行收益表所面临的问题。此部分从分析现行收益确定的原则入手,指出以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为确定基础的现行收益模式,不可避免地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难题。会计目标从反映受托责任循行情况向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方面倾斜,要求收益表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物价变动,包括通货膨胀和特定物价变动,对现行收益提出了挑战;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也促使现行收益确定模式和报告方式必须做出改进;过度强调稳健原则和报表勾稽关系混乱,也是现行收益报告的弊病。全面收益报告的引入,可较好地解决如上问题。第二章阐述全面收益报告的理论基础。全面收益的定义最早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FASB认为全面收益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由于其它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净资产的变动。全面收益报告以“决策有用观”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采用“资产/负债观”的角度确认收益(损失):认为报告项目应包括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分配利润外的所有业主权益的总变动;全面收益报告符合报表勾稽理论,为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之间架起了桥梁。第三章分析全面收益报告在国外的应用状况,并指出对我国的借鉴之处。此部分首先介绍了西方主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或组织所制定、建议的全面收益报告形式,包括: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所要求编报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推行的全面收益的报告模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提倡的全面收益报告形式,以及G4+1建议的财务业绩报告模式。随后,对各种收益报告模式进行评价,分析其相同和不同之处,获悉目前国外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了解不同之处的形成原因,从而为我国收益报告的改进提供借鉴并指明方向。第四章从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首先,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应用有其必然要求。报告全面收益有利于抑制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从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报告全面收益可以将财务业绩指标同企业资产的实体保全相结合,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报告全面收益可以解决我国目前不少利得和损失绕过收益表直接进行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的情况,能够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财务业绩信息,而且也可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等现有和将来可能出现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其价值变动的列示与披露问题;报告全面收益也是会计国际趋同的需要,有助于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和国内企业境外融资。其次,在我国报告全面收益已具备一定可行性:全面收益报告在国外实施的经验可为在我国的应用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提高在我国成功推广全面收益报告的概率;我国已具备一定的经济环境,可以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如多数商品的公允价值较易取得和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新准则中提出利得和损失要素的定义,大量运用公允价值,和在部分具体准则规范了其他全面收益来源的方法,这些为全面收益报告的实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相分离,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使财务会计可以确认已发生但未实现的持产损益;我国现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看作是全面收益报告的雏形,为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最后,对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全面收益除净利润外,还包括其他全面收益;其确认标准也突破“实现原则,采用“已实现”和“可实现”两种标准;计量属性也采用历史成本和现行价值的混合计量属性。全面收益报告的具体形式为渐进模式,从通过利润表附表形式披露,过渡到编制企业收益和全面收益表(扩展利润表),之后再对全面收益重新分类,编制统一的全面收益报表。第五章分析全面收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新事物的应用和推广,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和推广也不例外。我国尚未制定《全面收益准则》,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较难取得,会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以及全面收益可能出现剧烈波动,业绩报告理解难度加大等问题将增加全面收益报告推行的难度。但不能因为推行有难度,就放弃报告全面收益。针对问题必须思索相应的对策。增加“全面收益”会计要素,制定较为完善的《全面收益准则》可从制度上解决报告全面收益报告无依据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优化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环境,可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容易。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全面收益报告应用的需要,也是发展我国会计事业的需要。另外,对重要项目分别列示和在附注中说明可以增加报告的可理解性。二、主要贡献1、在新准则背景下,对全面收益报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我国以往对收益报告的研究,多限于2002年或更早以前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下的收益报告。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注意结合新准则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探讨。首先,在对现行收益确定原则的分析中,探讨了新准则规范下的收益确定模式,和收益报告所面临的挑战。其次,在阐述全面收益报告应用的可行性即前提条件时,以新准则为背景,提出新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定义利得和损失要素和在一些具体准则中规范了全面收益的来源等,这些为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考虑到新准则对收益报告的要求有所变化,在提出全面收益报告的具体形式时,注意了与新准则要求的衔接。2、本文主张采用渐进模式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对于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形式,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主要的观点有:将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并入一张表的“一表法”;将其他全面收益单独列表的“两表法”;分若干步骤逐步实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多步骤法。本文在全面收益报告具体应用形式上,摒弃不少学者所提出的直接实行“一表法”和“两表法”的观点,采用渐进模式,提出分为“附表——扩展收益表——重分类后的财务业绩报告”三个阶段的观点,循序渐进,力求降低编报成本和对实务的冲击,比较符合我国现实情况。4.学位论文石颖全面收益报告问题探讨2004众所周知,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财务业绩怎样,一直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企业会计一直是以净收益来计量财务业绩的,这种以历史成本原则、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配比原则为基础的传统会计收益计量方法,近年来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财务业绩信息的有用性.为了保证实现财务业绩报告的根本目标,增强财务业绩信息的有用性,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纷纷行动起来,着手改进传统收益报告,由此提出了全面收益及全面收益报告的新观念.该文就是对全面收益报告问题的探讨.文章内容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收益问题的引出.作者从会计目标出发,分析了传统会计收益的特点及其局限性,以国际上现行会计实务对传统会计收益的突破为基础,归纳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改革传统会计收益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明确支持引入全面收益及全面收益报告的新观念.第二部分,全面收益的基本理论.这里,作者首先介绍了全面收益的基本概念,并将其与传统会计收益等相关概念加以比较,指出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认为:全面收益是传统会计收益的经济学改造;全面收益有助于企业价值的计量和评估;全面收益是实现损益满计观的要求;全面收益是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发展的要求;全面收益符合财务资本保持理论;全面收益是促进会计报表之间相互衔接的需要.第三部分,全面收益报告.笔者认为,收益报告是对收益确认、计量结果的报告,是现代财务会计的核心环节.这里首先详尽介绍了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制定和颁布的收益报告准则,并对其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对比.对未来的全面收益报告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等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中国企业收益报告的改进.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企业现行收益报告的特点和作用,提出了中国改进收益报告、推行全面收益表的重要意义.明确主张通过实行全面收益报告,来保证收益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作者提出了中国企业收益报告也应向全面收益报告方向改进的观点,并对中国如何实行企业全面收益报告应考虑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5.期刊论文张慧英.席鹏全面收益报告:财务报告发展新趋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7(1)从会计目标的转变、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缺陷及面临的挑战、全面收益报告的理论基础以及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论证全面收益报告的先进性以及将其作为财务报告改革方向的可行性.6.学位论文韩凌宇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2009收益指标是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会计数据。传统的收益确定模式以历史成本、收入的实现—配比以及稳健原则为基础来报告经营业绩,适应了工业时代的经济环境和报告受托责任的会计目标。然而,由于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企业经营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企业不断产生新的、非传统的收益来源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