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局国税发(2008)第20号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超额累进税,即超过一定的额度后按不同的税率计算。税率表如下:级数含税级距下限上限税率速算扣除数上下限差1不超过500元的05005%050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500200010%25150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2000500015%1253000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50002000020%37515000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00004000025%137520000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400006000030%337520000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600008000035%637520000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8000010000040%1037520000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1000001E+30845%153751.E+3089.99999999999999E+307=D16-C16假设税前收入为4400(为简化说明不考虑社保公积金等),那么应纳税额为4400-2000=2400元,本文件中定义名称X=K24为了便于理解超额累进税的课税原理,我们用坐标轴形象直观的说明:以下各图中,坐标轴上方的值为临界值(此处只标注到20000),坐标轴下方的值为相临临界值的间隔。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我们可以采取最少13种方法计算个人所得税,这里只举5种代表13种方法因为以下讲解中的第四种,按9个税率计算的话,就是13种方法。第一种:超额累进法浅谈个人所得税原理及如何利用EXCEL计算个人所得税0500200050005001500300015000X5%10%15%20%4001E+3081.E+308根据上述示意图,2400=500+1500+400那么所得税应当为:=500*5%+1500*10%+400*15%235运用此原理的相应的Excel公式比较少,我此处给出一例=SUM((X=D9:D17)*(E9:E17)*(G9:G17))+MIN(X-((X=C9:C17)*(C9:C17)))*MAX((X=C9:C17)*(E9:E17))235此公式较长,实用性不大,只在公式栏按F9,即可转为常量数组公式第二种:速算扣除数法可能有人会问,速算扣除数是怎么计算得出的?在些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速算扣除数的由来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故称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第1级速算扣除数等于0,因为此处的全额累进税等于超额累进税第2级速算扣除数,2000按全额累计计算,2000*10%,但500部分已经交纳5%的税,因此多交纳的税为500*(10%-5%)第3级速算扣除数,5000按全额累进计算,5000*15%,但500已按5%计算,1500已经按10%交税,多交的税为500*(15%-5%)+1500*(15%-10%)=2000*15%-500*5%-1500*10%=2000*(15%-10%)+500*(10%-5%)依此类推,但出速算扣除数公式如下: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那么理解了上述原理后,公式=2400*15%-125235运用速算扣除数计算税的公式特别多,如IF函数法,Vlookup+辅助列方法等,对应EXCEL公式,此类公式直观,易理解,所以不做解释此处仅解释比较难理解的一个公式,Max函数法★=MAX(X*0.05*{1,2,3,4,5,6,7,8,9}-25*{0,1,5,15,55,135,255,415,615},0)235我们知道个税的起征点为2000,因此X少于等于2000时,不需交税,故要用得出的数值与0进行比较。为什么根据各级税率减速算扣除数的最大值为应交税呢?分解公式的结构第一部分即X*0.05*{1,2,3,4,5,6,7,8,9}为全额累进计算的税第二部分25*{0,1,5,15,55,135,255,415,615}为速算扣除数,即全额累计计算所得税-超额累计应纳税0500200050005001500300015000X5%10%15%20%400那么为什么最大值就是正确的税呢?原因就在于减去重复计算值得时候,公式直接按照重复的区间计算减去值,减去的比正常减去的多。所以高税率计算出的值是一个错误值。所以,该公式计算得到的数组中最大值只有一个,等于合适税率下计算的答案。而比这个值小的数显然都不是正确答案。以上述X为例子说明:=MAX(2400*0.05*{1,2,3,4,5,6,7,8,9}-25*{0,1,5,15,55,135,255,415,615},0)=MAX({120,215,235,105,-775,-2655,-5535,-9415,-14295},0)按课税的原理根据上图示意,2400按高税率20%计算时,多计算的税应当是=400*5%+1500*10%+500*15%=245而运用速算扣除数时,是按高一区间的速算扣除数(多计算的税)计算的,上述公式中25*15计算的所以按高税率计算时,减去多计算的税时(速算扣除数),比正常减去的要多所以,公式中的最大值才是正确结果。不知道理解了没有?有点绕啊!呵呵。第三种方法:全额累进减多算的税这实际上是根据计算速算扣除数的原理来计算税根据上述示意图,如果2400按15%计算,那么对应的500由于已经按500*5%计算过一次税,所以500部分多计的税是500*(15%-5%)相应的1500部分,由于1500部分已经按10%计算过税,所以1500部分多计的税是1500*(15%-10%)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2400*15%-1500*5%-500*10%235EXCEL中应用此原理的也不多=X*MAX((X=C9:C17)*(E9:E17))-SUM((X=D9:D17)*(G9:G17)*(MAX((X=C9:C17)*(E9:E17))-E9:E17))235第四种方法:按最低档的5%计算0500200050005001500300015000X5%10%15%20%15%050020005000X0500200050005001500300015000X5%10%15%20%400从右往左看假如都按5%来计税,怎么算?其实根据上述示意图,2400都按5%计税时,其中的可以看到500部分已经交纳其应交的税1900也按5%计算了税,而1500本应按10%计算税,400按15%交税,而2400部分的1900已经按5%交了一部分税所以说1500部分只应再交5%的税,如果此时400再交5%的税,那么最后400只要再交5%的税就是全部应该交纳的全部税那么计算公式:=400*5%+1900*5%+2400*5%235为了进一步理解,对上述公式分解后就是:2400*5%=500*5%+1500*5%+400*5%1500少交10%,400少交10%,那么再交变化1900*5%=1500*5%+400*5%那么最后400再交5%就是全部应交的税即400*5%对应的Excel公式★=SUM(TEXT(X-D9:D16,0;!0)*5%)+X*5%235上述公式只要把D9:D16在公式编辑栏中用F9变为常量数组,即可移植到您需要的地方。此公式在Excel中应用比较广泛,只是较难理解,但结合上述讲解和示意图,我想理解起来应该不成问题了吧?呵呵。假如按20%计算呢?假如按25%计算呢?上述两个问题请参照坐标轴,并写出公式第五种方法全额累计按5%加少算的税从左向右看0500200050005001500300015000X5%10%15%20%24005%19005%5%0500200050005001500300015000X5%10%15%20%5%2400400=2400*5%+1500*5%+400*10%235对应的Excel公式=X*5%+SUM((X=D10:D17)*(G10:G17)*(E9:E16))+(X-MAX((X=D9:D17)*(D9:D17)))*MAX((X=D9:D17)*(E9:E17))235由于论坛上计税公式非常多,但对计税的原理并没有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大部分会员只是知其然而不知道其所以然。本示例中详细说明了个人所得税的原理,并给出了五种计算方法,其中第二种和第四种最为常见,也最难理解。希望各位会员看到此贴能加深对个人所得税原理的理解。谢谢!制作人:一支烟QQ:3492098635%2400应纳税额假设税前收入为4400(为简化说明不考虑社保公积金等),那么应纳税额为4400-2000=2400元,本文件中定义名称X=K242400验证TRUE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浅谈个人所得税原理及如何利用EXCEL计算个人所得税200001500020%速算扣除数0251253751375337563751037515375=SUM((X=D9:D17)*(E9:E17)*(G9:G17))+MIN(X-((X=C9:C17)*(C9:C17)))*MAX((X=C9:C17)*(E9:E17))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故称速算扣除数。第2级速算扣除数,2000按全额累计计算,2000*10%,但500部分已经交纳5%的税,因此多交纳的税为500*(10%-5%)第3级速算扣除数,5000按全额累进计算,5000*15%,但500已按5%计算,1500已经按10%交税,多交的税为500*(15%-5%)+1500*(15%-10%)=2000*15%-500*5%-1500*10%=2000*(15%-10%)+500*(10%-5%)运用速算扣除数计算税的公式特别多,如IF函数法,Vlookup+辅助列方法等,对应EXCEL公式,此类公式直观,易理解,所以不做解释我们知道个税的起征点为2000,因此X少于等于2000时,不需交税,故要用得出的数值与0进行比较。第二部分25*{0,1,5,15,55,135,255,415,615}为速算扣除数,即全额累计计算所得税-超额累计应纳税200001500020%那么为什么最大值就是正确的税呢?原因就在于减去重复计算值得时候,公式直接按照重复的区间计算减去值,减去的比正常减去的多。所以高税率计算出的值是一个错误值。所以,该公式计算得到的数组中最大值只有一个,等于合适税率下计算的答案。而比这个值小的数显然都不是正确答案。按课税的原理根据上图示意,2400按高税率20%计算时,多计算的税应当是=400*5%+1500*10%+500*15%=245而运用速算扣除数时,是按高一区间的速算扣除数(多计算的税)计算的,上述公式中25*15计算的根据上述示意图,如果2400按15%计算,那么对应的500由于已经按500*5%计算过一次税,所以500部分多计的税是500*(15%-5%)相应的1500部分,由于1500部分已经按10%计算过税,所以1500部分多计的税是1500*(15%-10%)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X*MAX((X=C9:C17)*(E9:E17))-SUM((X=D9:D17)*(G9:G17)*(MAX((X=C9:C17)*(E9:E17))-E9:E17))200001500020%20000200001500020%假如都按5%来计税,怎么算?其实根据上述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