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阴长霖E-mail:clyin@hqu.edu.cn第十三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营业收入的核算第三节费用核算第四节利润的计算与分配第一节概述一、收入的定义和确认(一)收入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2、收入的分类:•(1)从总体上看,收入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的收入是指企业的一切所得,包括经营所得和非经营所得。(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营业收入,即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营业收入具有经常性、稳定性的特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活动所形成的收益,通常称为利得。利得具有偶发性的特点。会计上作为营业外收入(利得)列入利润的组成部分。•(2)营业收入按收入占企业总收入比重的大小,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类。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是指企业按照营业执照上规定的主营业务内容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公司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在公司的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公司经济效益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其他业务收入占公司收入总额的比重较小,具有收入数额不稳定,服务对象也不固定的特点3.收入、收益和利得:收益=收入+利得(二)收入的确认(了解)1.收入确认的一般原则(1)收入的确认应贯彻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配比原则:一定的收入要相应的费用与之配比,配比的方法有因果配比,以及时间配比(对于难以进行时间配比的),见第四章。实现原则,包括三个条件:①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②收入可以可靠计量;③成本可以可靠计量。(2)确认收入的时点:实现原则规范了记录收入的时间和数额。收入确认的试点是收入的确认按时间划分有①销售法(商品交货时、劳务履行时)②生产法(完成生产时以及生产过程中某一时点等)③收现法(收到现金时)(二)收入的确认2.不同交易业务收入的确认(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商品销售的主要特点:先有商品,后有市场。•存在主要问题:可能退货;货款难以收回;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完全转移出去•确认收入的时点:一般可采用销售法确认标准: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指商品由于贬值、损坏、报废等造成的损失)和报酬(指包括商品升值等商品中所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转移给买方。例子:商品的委托代销业务不能确认为收入,存在退货风险的商品销售业务不能确认为收入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例:售后回购业务——本质上是融资协议,不能确认收入。③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例子:公司销售商品时知悉买方在另一项交易中发生了巨额亏损,资金周转相当困难,应推迟收入的确认,只有确定了能够收回商品价款时才对收入进行确认。④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例子:对于售价已定的销售业务,如果由于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购货方要求在购买价上予以一定比例的折让,在新的售价确定之前是不能确认收入的。⑤相关的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例子:企业销售需自己安装的商品,如果安装环境比较复杂,可能安装不成功,或者即使能成功安装但成本太大,安装成本难以可靠计量,存在退货的可能性,尽管产品已经销售,也不能确认收入。实务上的具体应用①委托银行收款和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下的销售,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②交款提货方式下的销售,只要发票、提货单均交给购货方,不管商品是否发出,均作为收入实现。③销售商品时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方式的,在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④采用预收款销售方式销售的,预收购货单位的货款不能确认收入,只有在企业发出的商品以后,才可以将构成发出商品的价款部分转为当期收入,货款差额属于结算问题。⑤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确认收入,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若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2)提供劳务收入确认原则提供劳务的例子:运输、广告、咨询、代理、培训、产品安装等。特点:先有市场,后有服务;交易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确认时点:一般可采用生产法(根据生产的进度确认相应的收入即完工百分比法、或者待完成生产合同后确认即完成合同法、只确认能够补偿劳务成本的部分)确认标准——准则中称为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选学内容):①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③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④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注释:完工进度的确认方法:①已完工作的测量;②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③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认方法:①不跨年度劳务,完成合同法确认劳务收入。某项劳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期间均在同一会计年度时,在交易合同完成时,根据合同或协议总金额确认收入——完成合同法确认收入。②跨年度劳务,如果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例如,某项劳务合同总收入=1000万,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至第1年末共完成劳务总额的40%,则在第1年末应确认当年的收入=1000×40%=400;至第2年末共完成劳务总额的85%,则在第2年末应确认当年的收入=1000×85%-400=450至第3年5月份共完成劳务总额的100%,则在第3年5月份应确认当年的收入=1000×100%-400-450=150③跨年度劳务,如果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成本。例如,A企业于2006年11月受托为B企业培训一批学员,培训期为6个月,11月1日开学。双方签订的协议注明,B企业应支付培训费总额为60000元,分三次支付,第一次在开学时预付;第二次在培训期中间,即2007年2月1日支付,第三次在培训结束时支付。每期支付20000元。B企业已在11月1日预付第一期款项。2006年12月31日,A企业得知B企业当年效益不好,经营发生困难,后两次的培训费是否能收回,没有把握。已经发生的培训成本20000元。A企业只将能够得到补偿的20000元培训成本确认为收入,并将发生的20000元成本确认为当年费用。④跨年度劳务,如果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劳务收入。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假设已经发生的培训成本30000元,后两次的培训费是否能收回,没有把握。A企业只将培训成本30000元中能够得到补偿的部分(即20000元)确认为收入,并将发生的30000元成本确认为当年费用。(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确认原则企业让度资产使用权包括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而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收取的资产使用费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必须同时满足一下条件,才能予以确认:①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二、费用的定义和确认(一)费用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的性质:(1)企业发生费用,表明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即费用的发生将最终减少企业的资源;(2)费用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3)费用的发生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的经营收入;(4)费用应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3、费用的分类:(1)从总体上看,费用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既包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费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耗费,也包括各种损失如固定资产的处置损失。狭义的费用是指与企业当期或以后各期的营业收入相配比的各种耗费,一般来讲,①与当期的营业收入相配比期的那部分耗费如产品销售成本形成当期的费用(收入费用的因果配比);②与以后各期相配比的那部分耗费(如生产产品的生产费用)形成期末的资产(相应地,产成品或在产品);③如果本期发生的耗费难以与以后的哪一期营业收入相配比的,则直接作为当期的费用(即收入费用的期间配比)我国会计准则所指的费用是狭义的费用。(2)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①外购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费用;②外购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费用;③外购动力(如电力、蒸汽等)费用;④职工薪酬(给予职工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费用;⑤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及其他资产的摊销费用;⑥税金费用;⑦利息支出;⑧其他费用,如邮电费、差旅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等。(3)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即根据受益对象/期间)分类费用产品成本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4)按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变动费用——随产品产量变动而发生相对变动的费用固定费用——与产品产量变动没有直接联系而相对固定的费用(三)费用确认的原则与标准1、费用确认的一般原则配比原则按应计制确认费用2、费用确认的标准企业本期所发生的费用可能确认为期末的资产而进入资产负债表(待摊费用),也可能作为当期损益而进入利润表。这里所阐述的标准是按照“配比原则”与“应计制”的要求针对“将本期所发生的费用作为当期损益”的确认标准。(1)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费用,应确认为本期的资产。待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时,将已销售的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2)企业所发生可直接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产生的收入相联系的费用,应作为该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如产品的销售成本。(3)企业发生的费用在哪一期产生经济利益不明确的或不产生经济利益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如企业支出的广告费,不能确认为一项资产,在支出时确认为一项费用。(4)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导致其承担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如企业因司法纠纷而发生的未决诉讼,因此而确认的一项预计负债,同时确认一项费用。三、利润的定义和构成(一)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二)利润的构成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四、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列示利润表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一、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二、营业利润(损失以“-”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三、利润总额(损失以“-”号填列)减:所得税费用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五、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一、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二、营业利润(损失以“-”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三、利润总额(损失以“-”号填列)减:所得税费用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五、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第二节营业收入的核算一、商品销售收入的核算基本分录:(1)确认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确认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3)如果销售业务还涉及税费的,则应该加以确认,分录为: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