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宏观经济学商学院金融系任建雄短号:662635办公室:62-409(88222028)电子邮箱:rjx@zwu.edu.cn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定1、社会中只有家户与企业两部门,不存在政府和对外贸易——两部门经济;2、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引起产量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的利润为零(狭义广义的国民收入相等)。二、均衡产出的概念1、均衡产出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产出水平。用公式表示则为:y=c+i两点说明:⑴y代表经济社会实际的产出,c和i代表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的消费和投资量(产出),而不是上章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产出)。⑵y=c+i中的每一个变量均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Ey收入=100支出=100直线上任意一点均为E=y045100100100100AEOOIU0IU0(a)支出等于收入的450线(b)支出决定收入图13-1450yE2、均衡产出图示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0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0三、均衡产出的条件下,投资=储蓄i=s。四、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在均衡产出下,经济社会的产量(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y=c+i。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均衡产出下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即y=c+i。则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就是分析总需求的各个部分(c+i)是如何决定的。消费c是如何决定的?不同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消费理论。首先介绍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绝对收入假说。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影响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的收入水平(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用公式表示就是:c=c(y)⑵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①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量与增加或减少的收入之比率。②平均消费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dydcycMPCyycycMPCy0lim,0.,时当或ycAPC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APC也有递减趋势。APCMPC收入消费MPCAPC1900091102100001000031100010850412000116005130001224061400012830715000133600.890.850.750.640.590.531.011.000.990.970.940.920.89从右图形中可以看出:⑴边际消费倾向⑵平均消费倾向;⑶随着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45度线c=c(y)BACDEFG450YOC⑷(线性)消费函数:c=+y。为自发消费,为边际消费倾向,y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⑸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更容易看清。yyyycAPCOYC45度线c=+yAPC>MPC二、储蓄函数1、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之下,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其公式是:s=s(y)。根据表13-2,可列出表并划出下图:OysBCDEFGA2、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⑴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上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⑵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ysAPSdydsysMPSyysMPSy0lim,0时当ss=-a+(1-β)y图13-5线性储蓄曲线0y如果储蓄与收入呈线性关系,则线性储蓄函数:s=y-c=y-(α+βy)=-α+(1-β)y∵c=α+βy;s=y-c3、储蓄曲线储蓄曲线包括线性的储蓄曲线与非线性的储蓄曲线。(1)(2)(3)(4)收入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平均储蓄倾向(APS)0.110.150.250.360.410.470.010.000.010.030.060.080.11110015040076011701640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ABCDEFG表某家庭储蓄表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β)。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ys=s(y)c=c(y)c,s-dd13-6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Ay0450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2、APC>MPC,APSMPS。3、MPC+MPS≡1;APC+APS≡11:11:1MPSMPCMPSMPCysycyyscyAPSAPCAPSAPCysycyyscy即即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1)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富人边际消费趋向较低。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掉。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第三节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J·杜森贝利提出:1、消费者的偏好是相互影响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而且取决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2、当期消费决定于当期收入、过去的消费水平(“棘轮效应”)、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示范效应”)。消费习惯形成后具有不可逆性,尤其是在短期中,暂时收入的减少并不会使消费减少。3、消费与所得在长时期维持一固定比例。长期消费函数系出自零点的直线C=βY;短期消费函数有正截距的曲线C=C0+βYCL=βyY2Y1Yt1Cs1Ct1C1C2Cs2YCO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认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的长短来安排其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为此,他做了几点假定:⑴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⑵消费者行为唯一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在此假定下,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写为:C=a·WR+c·YL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三、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1、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三年以上);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由他的永久收入(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决定。3、永久收入假说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点:⑴持久消费是持久收入的函数。⑵现期收入Y是持久收入Y与暂时收入Y之和。⑶现期消费是持久消费与暂时消费之和。⑷式说明,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之间,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之间,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之间都不存在相关关系。如果用最简单的函数形式来表述持久收入假说,就可以写为:C=c·YPC为消费,YP为持久收入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持久收入假说本身的意义:⑴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储蓄率的决定。过去的许多经济理论认为:储蓄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持久收入假说认为:高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而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无关。⑵持久收入假说从长期结构与短期波动两个方面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利率变动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利率引起的用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2、价格水平这里指的是整体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弱了物价的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现象称之为消费者的“货币幻觉”。3、收入分配一般来说,高收入集团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集团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扩大内需。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由y=c+i,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假定投资i已知且固定不变。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导由y=c+i,c=a+βy则:1iyiyy2、情况假设分析⑴实际的支出大于均衡的支出⑵实际的支出小于均衡的支出总需求(总支出)45o收=支供=求E80005000c+i160010000Y(亿美元)cc+i总供给图13-8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0线相交决定收入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若用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的方法求得均衡收入的决定。1、假定投资i已知且固定不变2、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导由i=y-c=s,且s=-α+(1-β)y,推出:2、情况假设分析⑴如果实际的支出大于均衡的支出,则投资大于储蓄⑵如果实际的支出小于均衡的支出,则投资小于储蓄1)1(iyiyy(亿美元)s,iisE80005000600亿美元-10000总供给总需求(总支出)图13-9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第五节乘数论例: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c=1000+0.8y,AD=c+i=1000+i+0.8y现企业增加投资100亿元,会使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0亿元,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消费者用这100亿元收入的80亿元用于购买消费品,这80亿元由于要素所有者收入形式流入其他部门要所有者手中,其他部门消费者又拿出80亿元中的64亿元用于消费……那么这样继续下去,增加投资100亿元,国民收入增加?三、乘数的含义与表达式:1、乘数: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因变量变动过程的度量,即变量的百分比。这里指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亿美元500100)8.011()8.08.08.01(1008.01008.08.01008.0100100121nnYiyk乘数2、乘数的代数表达式:MPSMPCkkMPCMPCk111,11,11:11因此则表示如果用或边际消费倾向乘数045c+ic+i´yic+i图14-10乘数效应yy´y总需求(总支出)总供给3、乘数的图形表达:从图形中可以看出:总需求增加(减少)Δi会引起总产出增加(减少)Δy。而两个增量之比为N倍4、乘数效应产生的原因:自发总需求(或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首先会使国民收入等量增加,这种国民收入的增加中又必然有一部分用于支出,从而使总需求又一次增加,这种总需求的增加又会使国民收入再增加。这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增加会无限循环下去,形成一种连锁反应,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数倍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反之,如果自发总需求的减少,也同样会有乘数效应,最终使国民收入数倍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乘数的性质:投资乘数取决于MPC,二者成正比变化投资乘数也取决于MPS的大小,不过二者是成反比变化。投资乘数使得投资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成K倍增加,投资乘数又使得投资的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成K倍减少。(双刃剑)产出水平越接近潜在产出,产出变化的乘数作用反而越小。只是在经济不景气或经济衰退时期有用。假设消费函数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