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住房交易相关税收政策汇编(XXXX)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内容:1、均衡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4、乘数论;5、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教学重点:1、消费理论;2、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3、乘数论教学难点: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重点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乘数论教学方法及安排:讲授、案例分析,4课时,习题宏观经济学3第一节宏观均衡的概念最简单的经济体系--凯恩斯区域假定(短期分析)假设一:两部门:企业、家庭(居民户)不存在政府,因而不存在税收与转移支付等因素;不存在对外贸易,因而也不存在进出口生产、投资在企业,消费、储蓄在家庭引言:国民收入:如何核算--如何决定(生产或收入水平)AE--总支出,总需求C+I+G+(X-M)NI(Y)--总收入,总供给C+S+T凯恩斯区域潜在社会产出假设二:价格不变短期内社会需求变动时先调整产量而非价格也就是说资源存在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现象潜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水平不变,也就是最高生产能力不变假设三: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GDP、NDP、NI、PI、DPI为同一概念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短期和长期西方经济学家们认为,短期与长期之间的关键差别就在于价格行为。在长期中,价格是有伸缩性的,能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但在短期中,许多价格在某个以前决定的水平上是“黏性”的。由于短期中的价格行为与长期不同,所以,经济政策在不同时间范围中有不同的影响。凯恩斯的NI-AE模型就是典型的短期分析模型宏观经济学5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产出(供给的产品与服务)=收入(NI,供给方,要素等提供者的收入)=支出(AE,购买方、需求方的支出)均衡产出(或收入)是指与总支出(计划需求)相等的产出(收入):供给=需求。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家庭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意愿消费意愿投资与总支出(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论是总需求(即总支出)决定论两部门模型中总需求由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均衡产出公式:Y=C+I国民收入核算: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国民收入决定:假设经济均衡,非计划存货投资=0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公式:y=c+i=E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产出水平=总支出(需求),厂商的生产稳定。产出支出(需求),厂商不愿意出现在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支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为了增加利润,增加生产。意愿(计划)支出经济均衡条件表达式◇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库存ADADAD=YE0IU>0AD0E0AD0IU<04504500Y0Y0Y0Y宏观经济学8另一角度: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储蓄-投资等式)均衡产出:AE=NI=Y(GDP)AE=C+I;Y=C+S因此有:I=S(均衡产出条件)计划投资计划储蓄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宏观经济学9AE(需求方)Y(供给方)O45ºAE=YAEY*Y1Y2IU0IU0Y*:均衡产出(AE=Y)Y1:AEYIU<0,非意愿存货↘=增加产出Y2:AEYIU>0,非意愿存货↗=减少产出均衡产出的分析工具:NI-AE45o度线(课本图形)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宏观经济学均衡国民收入表消费投资储蓄总需求总供给经济趋向32550-25375300繁荣400500450400繁荣5505050600600均衡6105070660680紧缩宏观经济学均衡国民收入图图解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C+Ioy45°线c+iy0IE=y均衡收入y1y2It’seasy!一个社会消费越多、投资越多国民收入就越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越高!宏观经济学12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均衡产出条件:Y=C+I,C的决定因素?宏观经济学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收入水平财富(wealth)与金融资产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消费信贷价格水平利率收入分配(以及社保体系)税收人口制度(未来与收入的预期)文化(东西方文化、地区文化)思考一下:影响你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再思考一下:这些因素中哪个因素最重要?宏观经济学14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三大件的演变:70s: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s:冰箱、电视机、洗衣机90s:空调、电脑、DVD新世纪:房、车、高档家具、家庭影院、休闲旅游近几年社会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单位:%近几年人均真实收入增速单位:%宏观经济学以你自己为例:当你每月有0元时,你消费多少?6001000150020004000800012000消费和收入之间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50060080010001500200030005000宏观经济学结论是:消费总是大于零,且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根据此关系,得出消费函数::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10()(yycc诱致性消费宏观经济学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Consumption,MPC)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其公式是:MPC=△c/△y或β=△c/△y若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为极小时,上述公式可写成:MPC=dc/dy或β=dc/dy宏观经济学MPC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1MPC0MPC有递减趋势,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总量占收入总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宏观经济学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ofConsumption,APC)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APC。根据定义有:APC=c/yAPC既可以小于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小于收入总量(产生储蓄);也可以等于1,意味着人们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还可以大于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宏观经济学消费曲线β不变,曲线斜率不变α宏观经济学β递减,曲线斜率逐渐变小宏观经济学22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家庭消费函数例题答:自发性消费量:200MPC:0.8APC:1年份GDP(亿元)最终消费(亿元)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199982637.149722.70.60200089340.954600.90.610.73200198592.958927.40.590.472002107897.662798.50.580.422003121511.467442.50.560.34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宏观经济学二、储蓄与储蓄函数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2、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宏观经济学假定储蓄及其储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宏观经济学3、储蓄函数公式s:储蓄,y:收入,一般公式为:s=s(y)又因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即s=y–c所以:s=y-c(y)=yyy)1()(凯恩斯储蓄函数宏观经济学: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Saving,MPS))1(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MPS。根据定义有MPS=Δs/Δy当储蓄增量Δs与收入增量Δy趋于无穷小时,有:MPS=ds/dy宏观经济学MPS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1MPS0MPS将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且有递增的趋势。宏观经济学储蓄倾向收入消费储蓄MPSAPS190009110-110-0.012100001000000.110311000108501500.150.01412000116004000.250.03513000122407600.360.066140001283011700.410.087150001336016400.470.11宏观经济学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APS。根据定义有:APS=s/y宏观经济学4、储蓄曲线MPS不变,斜率不变-α宏观经济学MPS递增,斜率逐渐增大宏观经济学3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互为补数:S=Y-CAPC、MPC随Y增加而递减,但APCMPCAPS、MPS随Y增加而递增,但APSMPSAPC+APS=1;MPC+MPS=1S=–a+(1–b)YCYOY0Y1-aC=a+bYa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33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非简单加总国民收入分配:分配越不均等,曲线越往下移收入分配公平的社会消费总量大于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注意假设条件与应用范围以及相互影响。政府税收政策:所得税率越高,曲线越往上移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方式将富人的财富向穷人转移,就会提高社会的总消费水平公司未分配利润:利润占比越大,曲线越往下移更多的利润分配和更少的未分配利润,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宏观经济学34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财富(wealth)与金融资产价格水平利率收入分配(以及社保体系)税收人口制度(未来与收入的预期)文化(东西方文化、地区文化)“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和“消费曲线的平移”的区别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是反映消费量和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国民收入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OCY450C1a1C2a2C3a3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宏观经济学35消费理论的发展(互补性理论)消费倾向递减([英]凯恩斯)以绝对收入为假设前提但美国70多年的统计资料证明消费倾向是稳定的相对收入假定([美]杜森贝利)消费还受别人消费和收入影响(示范效应)消费还受过去收入和消费影响(棘轮效应)消费不取决于收入绝对水平,而取决于收入相对水平,如果相对水平,即收入分配格局不发生大的变化,消费倾向是稳定的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宏观经济学库茨涅茨之谜消费支出主要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MP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APC平均消费倾向逐渐下降。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得到了短期经验消费数据的验证。库兹涅茨研究了1869年长达70年的资料,以10年为一个时期,其中每相邻两个时期是交叉的,并以一个时期的数据求出每个时期的平均消费倾向。计算结果表明,不论是否把最后两个时期包括在内,从长期看,随着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相当稳定。上述结论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不一致,这就是消费函数之谜。经济学家们正是在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中提出了各种消费函数理论。宏观经济学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的美国数据的实证研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库兹列(SimonKuznets),美国人(1901-1985),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Kuznets在1942年对美国经济长期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如果以消费对国民收入的比率(C/Y)来代表平均消费倾向,那么这个数值稳定地保持在0.9左右。Goldsmith在1955年利用个人收入的资料代替国民收入变量来计算平均消费倾斜,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宏观经济学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杜森贝利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