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教案(精编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原电池教案(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原电池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原电池的优秀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知识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应用。(2)能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并能解决原电池的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2)通过反应物之间电子的转移的回顾,理解原电池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拓展和运用。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并通过实验不断体现出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2)通过原电池的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教材分析:当今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知道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教材进一步加深对原电池装置认识,提出了具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可通过“科学探究”进一步挖掘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接着教材介绍根据此原电池原理可以制成的各种在现代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电池。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运用已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情分析通过高一对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对原电池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并不深入。在高二理科班的教学中,应适当的加大难度。同时还要考虑到在高一时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对高一的知识要进行一定量的复习,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掌握原电池的知识点。在复习知识的同时设计的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等。教学策略:围绕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组成组织学生开展发现性学习活动,在“实现化学能直接向电能转化”的一系列探究实验中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及化学知识技能。教师作为引导者参考资料,少熬夜!和参谋,在整个活动中帮助学生尽可能排除失败和无效学习。教学重难点:掌握原电池原理、组成及应用。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准备:电流计,铜片、铁片、锌片、碳棒、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无水乙醇、蒸馏水、导线(带鳄鱼嘴)、烧杯、塑料棒等等。教具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导入)如果我们生活在没有电的世界里,你觉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答案多样。(展示)一组图片,如今的电池各种各样,它们的原理是如何的呢?(转折)我们今天就来继续学习有关原电池装置的知识。(板书)第一节原电池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回顾)高一曾学过的锌铜原电池,它是如何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学生回答)简单的原电池原理(展示一个原电池的装置)请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个原电池装置,它与以前学的原电池装置是有区别的,看看指示灯会亮吗?(学生观察结果)有电流产生。(提问)构成这样的原电池有哪些条件呢?我们就来做做实验找找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学生实验)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做实验,组与组之间实验有的不相同。①Zn-Zn与硫酸铜进行实验。②Cu-Cu与硫酸铜进行实验。③Fe-Zn与硫酸铜进行实验。④Zn-石墨与硫酸铜进行实验。⑤Zn-Cu与盐酸溶液进行实验。⑥Cu-Zn与乙醇溶液进行实验。⑦Cu-Zn与电极插入装有不同溶液的两个烧杯。(由多媒体演示)⑧Zn-塑料棒与盐酸进行实验⑨Cu-石墨与硫酸铜进行实验。⑩Zn-石墨与硫酸铜进行实验。(学生回答)一般只要求答是否有电流通过,但在做实验时应鼓励积极思考。(具体分析)形成条件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参考资料,少熬夜!负极: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石墨等(发生还原反应);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用一句话可概括为“两极─液成回路”而且,原电池反应必须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板书)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原电池反应必须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3)电极需插在电解质溶液中;(4)必须形成闭合回路。(总结)实质上,原电池装置就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让反应中的电子经过导线进行转移,从而产生电流。(思考)与第⑦组类似的实验装置可否改进为原电池装置?(展示)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多媒体展示)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的原理。(讲述)该电池装置的原理,装置的优点,加入半电池的概念以及盐桥的作用。(板书)(原电池可以由两个半电池组成)2.盐桥的作用3.工作原理4.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学生设计实验),利用所给材料设计原电池,并用实验验证设计结果。电极材料:Cu、Zn、碳棒、Fe溶液:ZnSO4溶液、ZnCl2溶液、蔗糖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CuSO4溶液、氯化铁溶液、酒精溶液、盐桥(评价)也可能有错误,但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态度。(思考练习)1、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A.abcdB.acdbC.cabdD.bdca2、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电池是()。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B.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NO3)3溶液参考资料,少熬夜!C.正极为Cu,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CuSO4溶液3、将反应2Fe3++Cu=2Fe2++Cu2+设计成为原电池装置,要求:标明电极材料、电极名称和电子流通方向、电解质溶液,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由时间而定,习题的讲解)(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1.认识了一种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它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严格的分开,形成了两个半电池,用导线和盐桥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了效果更好的原电池。2.并且能够根据该原理设计简单的原电池装置。(作业)一、探究延伸:各小组自己设计原电池的装置,并从原理的角度分析自己的设计,上交所设计方案,安排课余时间用实验验证本组的'实验方案。二、家庭实验探究:1、请你在家中拆一节干电池,并观察其结构。2、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一大滴含酚酞的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试说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生的变化。(板书)第一节原电池一、原电池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二、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原电池可以由两个半电池组成)(1)原电池反应必须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3)电极需插在电解质溶液中;(4)必须形成闭合回路。2.盐桥的作用3.工作原理4.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原电池的优秀教学设计2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2、了解学情参考资料,少熬夜!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3、明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国家作出贡献,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板书(便于学生直观记忆、理解掌握):1.概念2.电极名称3.构成条件4.原电池工作原理(课件展示微观过程)(3)设计原电池:(板书)活动一、依Pb+CuSO4=PbS04+Cu反应,自主设计原电池。纸上谈兵重温原电池原理。活动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此原电池反应。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三、成果展示:学生写出有关电极反应方程式,进行练习。活动四、学生总结单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形成整体思维模式。活动五、学生评价原电池:电流不稳,引出新发明。(4)改良原电池:(板书)启发分析电流不稳定的原因,引导双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学习课本知识,按实验小组发放盐桥,重新实验。探讨盐桥的作用。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参考资料,少熬夜!(5)盐桥的作用:(板书)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1.补充电荷。2.使装置形成闭合回路。3.提高了能量转化率。(6)结尾的设计:学生谈谈学习本节的感受,情感表达及分享。总体设计思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亲手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疑问,自主解答,自主设计,合作评价。在自主提问的过程中推动课的进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意识,学会实验,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学会设计、学会合作、学会评价。高二必修一化学原电池教案3一、说教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该节内容为高中电化学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作用: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再回归理论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依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及本着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有效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2)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及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的高级技能2、过程与方法(1)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三)、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依据:1、依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2、电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四)、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依据:该内容特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电子在原电池正负两极转移的微观模式。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1、情境激学法2、探究实验促学法3、cAI辅助教学法4、归纳、演绎法学法:1、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