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中秋节随笔【推荐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中秋节随笔【推荐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中秋节的随笔【第一篇】近年中秋的月儿,似乎比小时显大些,不知是轨道运行原因,还是个人的主观感觉。某一年特意看看,白且大,直楞楞现于东方天际,如唐代仕女满敷米粉的大饼脸,呆呆的,全无平素的灵性。不见淡淡云霞袅袅相依,唯有璀璨烟花,暗夜中腾空而起,妆点出盛世的一派繁荣。国人说到节日,总离不开吃。屈原行吟江畔,“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感国忧民,想不开投了江,于是有了端午节,大家吃起粽子,赛起龙舟。中秋的圆圆月饼,不知为谁而设,为哄董永与七仙女的孩子么?为岳家军做的军民同心饼么?“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苏轼是多情的,吃着月饼,想起兄弟子由,又写出“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词句。中秋还早,月饼已大量上市。近年提倡简包装,反腐倡廉,月饼似乎已转回只用于吃的功能。我最爱的,是街头小铺现烤的栗子饼,其次为五仁,觉得美味且放心,不会用陈年旧馅。某年中秋傍晚,看着单位发的那些月饼,不知怎么,忽然不喜欢。街上去寻栗子饼,人家早已收工过节,遗憾了好几天。中秋一过,月饼们的使命完成,没卖完的,有返厂变身为其他点心的,也有直接拿去粉碎做猪饲料的,据说,猪还不爱吃那玩艺儿。曾帮忙做过月饼,先用白砂糖熬糖稀,用葡萄干、花生、芝麻、白糖、红绿山楂条和蒸过的面粉调馅,将油、面粉和糖稀按份量称好,和好,包入馅料,模具定型,表面抹上糖水,入烤箱里烤。做出的私房月饼,全无半点添加剂,吃着放心。千里月明,桂花香里,思念的不仅是那种味道,更多是,是附着其上的思念与回忆。那一年,借助母亲的力量,从家庭主妇的角色里解放,回归为流浪的职场小白领。女儿当时刚会走路,每每打电话问起,总说,“孩子听话着类,家里有八月十五做月饼没用完的葡萄干,山楂条,自己抓一把就出去玩了。”月移花影,秋风送爽,又是一年中秋。思乡情切,写着写着,忍不住掉下泪来,该回家看看母亲了,也不知她在做什么。中秋节随笔【第二篇】关于中秋节起源说法较多,一种是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参考资料,少熬夜!就是祭拜月亮,这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古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一种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地里的农作物和各类果实恰逢这个季节成熟,又恰逢秋天的一半,农民为了表达这种喜悦的心情就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作为“秋报”来予以庆祝,并将这一活动方式一直延续下来。还有的一种说法是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这天,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发明了现在咱们所吃的食物“月饼”,以此作为军饷解决了大量反隋义军的粮饷问题,为了纪念这一天一直延续到现在。不管是哪种说法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古人们在这天的活动各式各样,有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各民族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庆祝方式也不尽相同,蒙古族,他们喜欢做追月的游戏,热情奔放的蒙古族人们跨上骏马,在月色皎洁的星空下奔驰在草原上,圆圆的月亮自东而升,自西而下,骑手们就这样执着的追逐着。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之夜各寨的人们相继而出,手执芦笙与各寨寨民赛哥赛舞,彻夜长欢。朝鲜族到了这一天也有他们的方式,中秋节对朝鲜族来说也叫“秋夕节”,在这天他们会祭拜祖先、给祖坟除草扫墓,还会进行其他一些活动,穿上漂亮的朝鲜族服装,戴着象帽,挎着长鼓,尽情的展示本民族的歌舞。吃月饼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到了如今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形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着天上的明月,品着一壶香茗,吃着手里圆圆的月饼,它象征着一家人的美满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后就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杨光辅写到“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如此看来当时的月饼已和现代的十分相近了。中秋佳节云稀雾少,月明星稀,可对于远在他乡的朋友们来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又到佳节时,在此借助苏大词人的一首千古佳作来表达一下远在他乡他国的朋友们的一种思念。中秋节随笔【第三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这个时候,远离故乡的游子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微风习习,秋意凉人。空气中散发出的寒意使路上的行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而我们家里却是热浪漫天。大人们围在一起聊着身边的趣事,而孩子们则打打闹闹,唱说着彼此的快乐。这时妈妈和奶奶”闪亮登场”,拿着手里的工具开始做月饼。边做边操心着家里的孩子。而我们则不管,看到做好了的月饼,偷偷拿出去与小伙伴分享。而妈妈还在郁闷:”哎!我刚做好的月饼怎么少了一个呢?”我们看到了便在屋里偷笑。晚饭开始了,晚饭虽然没有过年时那么丰盛,却胜在有热参考资料,少熬夜!闹的氛围。在饭桌上,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互相谦让。”给你,多吃点才能长身体。”谢谢了,您也多吃点,忙了一天了。””多吃点,这个菜好吃。”谢谢,谢谢!”。这样的氛围,这样的问候,使我沉浸在幸福之中,让我倍加珍惜这团聚时刻。晚饭过后大家移到窗边赏月。此时圆圆的明月夹在耀眼的星星之中,镶嵌在黑蓝的夜幕上。这一场景竟显得极其和谐,颇有几分水墨画的韵味,姿色动人。一天中最美好的夜晚即将过去,而中秋节也将随之而去。不过家人团圆的幸福,却是我怎么也忘记不了了。中秋节的随笔【第四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许只有真正在外漂泊的人,才会对这句诗有更深刻的体会。这是一个特殊的中秋节:我不是在学校,也不是在家,一个人在外;今天我去了扬州,在这佳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我想今夜扬州的月是最明最圆最亮的吧。曾经我在想为什么要去扬州,难道是为那二十四桥的明月夜,抑或那瘦西湖中月光下倒影着的白塔,或只为那逝去的梦想。不论为了什么,这中秋的月我是不会在扬州看到;我不属于那里,也不属于这里,我属于我的家乡。可我只能在这独自欣赏这圆月,想着我的扬州行。我们打算去扬州的瘦西湖,早上起的早点,一路晕晕沉沉的到了扬州。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它在现在的楼房中透着一股稳重,带着历史的厚重。瘦西湖我们是没进去,只是在那扬州大学和没有被收费的水边转了一圈。也许是它的票价太高,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范围,抑或是我们从外面看到的景色不值得。在瘦西湖门外,一位大爷说:“杭州的西湖不要钱,南京的西湖也不要钱,就我们扬州的西湖要钱”。我不知他在传达一种什么意思,是不满还是骄傲;我不敢任意的揣摩。与我一起的说:“这地方只是给有钱人来享受的,把门票抬那么高就是为阻挡我们这贫穷的人;或者也是为方便管理”。我们也许都会有点埋怨或羡恨,对这事。在瘦西湖我觉得最让我感到惬意的是,累了在椅子上休息时,从树枝叶间曲曲折折传来的二胡声;低沉幽怨的鼓动着耳膜,丝丝飘荡着扣入心田。它带着的也许不止这音律,还带着心境,带着千年的历史。我们还在东关街转了一圈,看着那古朴的盐商府邸,狭长的条条小巷,我真怕在这氛围里走失;穿越百年千年的历史长河,看看这座城的故事。在这繁华的都市里,也许这些古老的建筑会感到孤独寂寞,是否适应这物欲横流的凡尘。古旧的东关城墙在这阳光下也显得破败,留着满目疮痍吧;只是它的底蕴还在,支撑着它经受雨打风吹日晒,默默等待着什么。也许琼花观上空不时飞过的鸽子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兴衰荣辱,只参考资料,少熬夜!是谁知道呢?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不能在扬州停留;回来时有点恋恋不舍,就像不忍离开新交的女朋友一样。可我还是要走,我只是个过客,不论扬州还是这里。回来的车上还在想着扬州的见闻,和这空气里没有节日气味的中秋。回忆是很长的事,就像中秋的故事。没有团圆,多少人在外打拼,因为生活。我家这个节日,只有母亲和妹妹,父亲在泰州,弟弟在上海,我在这里;分了多少个地方啊。今夜的月真的很亮,很圆,看着周围还有一圈彩色的光环;星星们都黯然失色了。月光从窗隙溜进来,照的满地如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睡的人在静静的放飞思念和祝福。期盼着人儿长久,千里也可共婵娟。这个中秋是扬州,是我,是你,是所有人的。明月天涯共此时,带去轻轻的愿望和美好,在这有点瑕疵的佳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