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国民收入账户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二、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四、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其他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英国经济学家斯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国民收入核算问题。库兹涅茨在1941年发表了《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一书,斯通在1944年发表了《国民收入和支出》一书,这些研究为现代国民收入核算奠定了基础。库兹涅茨和斯通曾被誉为美英两国的GNP之父,并分别获得1971年和198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国民收入账户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国内生产总值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二)国内生产总值理解要点1、GDP测度的只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是不被计入GDP。–最终产品(finalproducts)–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注意: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本品包括存货是最终产品图表举例: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增值法计算GDP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价值增值1种棉15152纺纱2053织布30104制衣45155销售505总计16050•某人请教酿酒的方法,师傅说:“一斗米、一两曲、两斗水混合在一起,七天便酿成酒了。”某人回家后,用两斗水、一两曲混合在一起,恰恰忘了放米。七天之后取来一尝,和水没有什么区别。某人前去责备酿酒师傅,说他过于保守,没有传授真决。师傅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某人说:“我按照你说的方法,用了足量的水和曲。”师傅说:“你放了米吗?”某人低下头沉思半晌,说:“我忘了放米。”•故事《酿酒》也告诉了我们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密切关系。中间产品虽不计入GDP,但在经济活动中却非常重要,因为最终产品是在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由于没有放米,酒便无法酿出。故事《酿酒》2、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GDP的变化反映的是最终产品的数量变化及价格变化的共同结果。名义GDP和真实GDP3、GDP是“流量”而非“存量”,是一定时期(如2007年)内所发生或取值的经济变量,非当期生产商品的市场价值要排除在外。4、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非该期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5、GDP为一国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GDP与GNP6、GDP一般仅能反映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我服务、非法的地下经济活动排除在GDP以外。GDP与GNP的区别与联系•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公民(指常住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本国的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其所有者是否为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GDP)=该国公民在国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该国公民在国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该国公民在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在封闭经济条件下,GNP=GDP。•在开放经济中,GNP-GDP=净要素收入NFP=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的缺陷•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资源的消耗等。二、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是进一步把握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的必要前提。•通过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重点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事后会计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总产出=总支出研究国民收入的法宝(一)两部门经济模型(家庭、企业)家庭部门企业部门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中间产品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最终产品国民总收入NI1000总支出AE1000(消费支出C)国内总产出Y1000实线代表货币流,虚线代表实物流家庭提供生产要素获得的全部报酬: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企业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可理解为GDP整个经济社会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支出单位:亿元•1、简单经济•2、漏出与注入要素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储蓄S200消费C800国民总收入NI1000国内总产出Y1000投资Id200/100/300Note:资本品、存货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漏出量注入量单位:亿元非意愿的存货投资200•从国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从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支出角度,Y≡AE=C+I•C+S≡C+I或S≡INote:恒等式中的投资=意愿(desired)投资+非意愿的存货投资(二)三部门经济模型(家庭、企业、政府)要素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政府企业家庭总收入NI1000储蓄S150消费C800纳税(净)T50单位:亿元政府购买G50投资I150漏出量注入量国内总产出Y1000•从国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从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支出角度,Y≡AE=C+I+G•C+S+TN≡C+I+G•I≡S+(TN-G)(三)四部门经济模型(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国内产品市场政府企业家庭总收入NI储蓄S消费C纳税(净)T单位:亿元政府购买G(国货和洋货)投资I国际产品市场企业进口M(投资I)企业出口X(国外的需求)家庭进口M(消费C)国外国外的需求总产出Y•从国民收入使用的角度,NI=C+S+TN•从对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购买支出角度,Y≡AE=C+I+G+X-M•C+S+TN≡C+I+G+X-M•I≡S+(TN-G)+(M-X)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测算GDP的两种方法从总支出的角度出发从总收入的角度出发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一)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支出法/最终产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用支出法核算GDP包括四项支出:家庭的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GDP≡AE=C+I+G+(X-M)2、投资支出I•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投资又分为净投资和重置投资–投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每年新增的资本应该是净投资,即投资减去磨损后的余额。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对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也称重置投资。–净投资=本期的资本存量-上期的资本存量–净投资=总投资-折旧(重置投资)3、政府购买G•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是指各级政府购买最终产品支出(也包括国外产品),包括政府在提供国防、设立法院、警察、修路建桥、开办学校、支付政府雇员薪金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只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如政府的转移支付TR(TransferPayments)、公债利息等不计入GDP。因为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进行重新分配,并没有相应的物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4、净出口X-M•对于开放经济,从总支出角度核算GDP,不仅应核算国内家庭、企业、政府购买本国最终产品的支出,还应包括国外购买本国最终产品的支出,即出口X。•开放经济中的C、I、G包括进口M,应从总支出中减掉。•支出法核算GDP≡AE=C+I+G+(X-M)支出法国内年份生产总值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亿元)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总额固定资本存货增加净出口199018319.511365.29113.22252.06444.04732.01712.0510.3199121280.413145.910315.92830.07517.05940.01577.0617.5199225863.715952.112459.83492.39636.08317.01319.0275.6199334500.720182.115682.44499.714998.012980.02018.0-679.4199446690.726796.020809.85986.219260.616856.32404.3634.1199558510.533635.026944.56690.523877.020300.53576.5998.5199668330.440003.932152.37851.626867.223336.13531.11459.3199774894.243579.434854.68724.828457.625154.23303.42857.2199879003.346405.936921.19484.829545.927630.81915.13051.5199982673.149722.739334.410388.330701.629475.51226.12248.8200089340.954600.942895.611705.332499.832623.8-124.02240.2200198592.958927.445898.113029.337460.836813.3647.52204.72002107897.662798.548881.613916.942304.941918.3386.62794.22003121511.467442.552678.514764.051382.751248.3134.42686.2最终消费中国支出法计算的GDP(二)收入法(incomeapproach)•收入法就是根据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的恒等关系式,从国民收入(生产要素的报酬)的角度出发,通过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工资、土地所得租金、资本所得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利润加总来计算GDP。•严格地讲,收入法核算GDP除了包括生产要素收入NI以外,还应包括企业的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Note:•收入法实际上是根据要素收入NI与GDP的关系,从要素收入NI反推GDP。1、生产要素的收入NI(狭义国民收入)•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交纳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人们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收入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但不包括政府公债和消费信贷的利息。•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类似于中国个体户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公司税前利润:股东红利、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及公司未分配利润。2、企业间接税等(indirectbusinesstaxes)•企业的间接税是指企业交给政府的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企业的转移支付包括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等。•它们虽不构成在生产要素的收入NI,但却作为产品的成本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上,是消费者支付的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的收入NI之间的差额。•因此收入法计算总产出(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时,除了生产要素的收入NI之外,还应考虑企业的间接税和转移支付。•国民收入NI+企业的间接税和转移支付=净国民产出NNP3、折旧(depreciation)•折旧是核算期内一国对资本损耗的补偿,也应以成本的形式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上。因此收入法核算总产出时还应考虑折旧。•净国民产出NNP+折旧=国民生产总值GNP4、其它•净要素收入NFP•±误差项•国民生产总值GNP-净要素收入NFP=国内生产总GDP•Note:收入法核算GDP=工资+利息+租金+非公司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折旧+其它(三)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生产法或增值法是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各行各业在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计算GDP。增值法计算GDP基本原理:一件最终产品的价值等于该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成千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