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通用4篇)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精选精选多篇)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前言: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越来越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相对合理;工资福利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最重要因素。针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是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调查背景: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大变革,社会生活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的这种急剧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师范院校,有一般高校的特点,又有师范院校的特点,学科设置较为齐全。华中师范大学地处中国的中部武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汇聚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为本研究提供齐全的样本,因此对华师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地全面地体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我们的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前提下立足于武汉市就业生态环境,针对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期待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期望,另一方面,也对公众观念中一般理解的大学生就业观偏差进行研究,还原事实真相。一、调查的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2011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5分,回收问卷474分,问卷回收率%,有效问卷有效率%。其中男生占%,女生占%。(二)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被试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被试基本的就业期望:最低接受就业起薪、期望的就业单位和择业考虑。本次调查获取的数据采用(中文版)进行统计处理。二、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对就业起薪的最低期望。根据调查结果统计,%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为2000—3000元,%最低能接受的起薪为3000—4000元,%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4000—6000元之间,另有%的学生选择2000元以下,%选择6000元以上。据调查,2014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2500—3000元,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2000—4000元,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起薪的期望处于合理的水平。(二)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参考资料,少熬夜!在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上学校占最大比例%,其次为国企、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国企、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所占比例相差较小,分别占%,%和%。但仍能看出大学生更愿意到具有国家性质的单位工作。由于本次研究中免费师范生占%,免费师范生被要求本科毕业后必须到学校工作,另外也会有非师范的学生期望到学校工作,所以本研究的结果中会出现学校占绝大比例,这也体现出师范大学的特色。(三)大学生的择业考虑。大学生在择业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工资福利、发展前景和就业城市是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三大因素,%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是工资福利,%的大学生将发展前景作为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是就业城市。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择业时首要考虑专业是否对口,另有%和%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工作压力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三、讨论(一)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相对合理。2014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2500—3000元,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2000—4000元,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起薪的期望处于合理的水平。尽管数据样本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略高于这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月起薪,但由于本次研究被试是大三的学生,非毕业生。被试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略高于现在毕业生的实际起薪也是正常的,这表明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展下,高校毕业生持续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包括期望工资)越来越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调查结果中得知,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最受大学生择业时的青睐,大学生选择到国有部门就业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说明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舒适稳定的工作。这也反映出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或其他福利待遇间的差距仍然明显。也侧面反映了“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等传统观念仍然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二)工资福利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时最为关注的事工资福利,反映了大学生希望在毕业后尽快获得较大的经济回报。从教育投入这方面分析,本科毕业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读书到大学本科毕业,期间读书时间长达18年,在这18年的时间里,家庭的教育经济投入非常巨大的,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在这段读书的时间里都是没有经济收入的,所以学生自身和学生的家庭都希望学生能够尽快的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收回教育投入。四、对策与建议鉴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择业的认识仍不够深刻,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首先,从学生入学开始,要纳入就业形势与人才素质结构相关的知识与教育,促使大学生一开始就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大学生培养的中期阶段,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合于专业知识和参考资料,少熬夜!专业技能的学习中,融合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在获得丰富科学知识的同时又丰满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在大学生毕业阶段,就业指导则应侧重于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正确定位。同时,广泛开展择业心理辅导、求职技巧(如何设计简历、如何面试、如何寻找工作信息)和订立合同等就业训练和就业服务,注重诚信教育,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第二篇】前言: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发展状况将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教学院学生的发展状况,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解,有助于掌握学生能力发展的现实状况,了解他们在学习、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研究背景当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学生是否学有所成。是否能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实际上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效果是否得到彰显。以及是否将“以人为本”落到了实处。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我院对大学生进行了调研。调查了学生的现实能力发展状况。分析了他们在学习、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二、研究过程笔者对我院职业教育学院2006~2008三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面向在校学生发放了88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7份),对34名毕业班学生进行了访谈。召开了四场不同层次学生的座谈会(学生干部、骨干、党员、普通学生)。走访了五家用人单位和四名校友。三、现状分析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从2000年的107万人激增到2007年的495万人。增长速度极快。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却始终维持在70%左右。大学生毕业后未能就业的人数逐年递增。在2005年后突破百万。达到169万人。近年来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仍然维持在百万人以上这不但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学生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显示了及时了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何种问题。并据此提出好的解决对策的重要性。我院职业教育学院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从生源上看。职教学院学生男生占%。属于农业户口的占%。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全部是高中生源从学业情况上看。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毕业班的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在60%以上。六级通过率达30%。考研率在20%左右。同时,在校生中有88人、共计384门次课程成绩不及格。毕业班学生毕业前补参考资料,少熬夜!考的达16人、36门次。全院学生3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达31人三年内。我院的两个专业年底就业签约率均达到77%以上。整体就业状况比较乐观。但近两年来考研和在教育部门就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人数的30%。因此。我院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四、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对职业教育了解不深。对专业技能掌握不全调查发现。大约有46—3%的学生没有从事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注重学习成绩。而相当多的企业非常重视应聘者的实践经历。在访谈过程中。学生认为所学知识过于理论化。缺乏对职业学校的具体了解。在与教师交流时。教师也普遍感到对职业学校缺乏了解另外。学院尚未对心理学专业、职教专业制定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目前两个专业的学生只能考取办公自动化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要求对接不够在调查学生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问题时。有38。8%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容易适应:有%的学生认为这会给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可以克服:有%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专业对今后的求职没有帮助与此同时。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主要应体现在改革课程体系上。这对改善学生就业状况有较大帮助多数学生希望学院通过课程调整使学生得到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表示希望提高师资水平,为学生增加信心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对就业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放弃专业知识。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我院的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就业选择过于理想化。考虑因素过多地区、规模、薪酬问题是困扰学生就业的重要方面许多学生找不到工作或一直没有签约。就是因为薪酬达不到他们理想的水平。调查发现。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有%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薪酬水平会较目前的水平高。有%的学生认为不会没有变化。还有%的学生在有意向的单位不能提供自己期望的工资水平时拒绝签约。继续等待观望。求职途径过于狭窄,“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报纸、网络、中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寻找工作。这种方式导致大量求职机会的流失。学生忽略了其他的求职方式,使得就业比较困难学生对各种就业政策不够了解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项就业政策和鼓励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政策很不了解。这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顺利就业。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及政府对促进学生就业的政策和鼓励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五、归因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造成就业困难当今用人单位多把能参考资料,少熬夜!力强弱作为人员聘用的主要考虑因素。对人才能力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对管理层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使得实践能力不强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课程设置的结构缺陷。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我院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职教专业已经出现了一些不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职业教育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职教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脱离了职业教育“重实践”的基本要求。无法真正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学习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导致就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我院学生高考生源文理科各占一半。而两个专业所学的课程更倾向于社会科学。缺乏工科专业考虑问题的逻辑性。对职业教育中的技术问题不能透彻理解。(2)学习过程脱离操作环节。不能对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招聘会上。许多职业学校提出这类问题。学生却无从作答同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的实际应用能力。(3)职教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对教育内容的对象理解不深刻。接触不到课改前沿的尖端知识。跟不上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缺乏职业规划能力。自我定位不明确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忽视现实。仅考虑自己向往的职业。对现实生活的期待、对经济利益的渴求。成为大学生对工人、农民等低收入职业群体产生强烈排斥态度的主要原因,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将经济利益放在所有考虑因素中最重要的位置。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使学生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自我定位的不明确及职业目标的缺失。针对上述状况。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符合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