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收入支出模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第一节宏观经济的均衡产出概念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一些假设:1.假设经济中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2.假设不论需求量如何变动,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此外,还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这样,GDP、NDP、NI、PI、DPI就都相等。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第一节宏观经济的均衡产出概念二、均衡产出:(一)均衡产出概念:和总需求相一致(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假设价格指数P=1,y—实际产出或收入;c—实际意愿的消费i—实际意愿的投资此时,y=c+i………(1)由于企业要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第一节宏观经济的均衡产出概念二、均衡产出:(二)对均衡产出概念的理解1.均衡产出乃指和计划的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所以,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正好相等,此时,非计划(意愿)存货投资为零。2.假定总支出(即总需求)为AE,总产出(即总收入)为y,则经济均衡的条件亦是AE=y。收入——支出模型3.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因为:总支出AE=c+i总产出(亦即总收入)y=c+s根据均衡产出的条件:AE=y,则有:i=s。这里的i=s,是指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恒等式,则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对均衡产出的理解:在均衡产出水平上,均衡产出(收入)=计划产出非计划(意愿)存货投资为零。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发生的产出Y=均衡时:均衡产出y=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支出i’计划消费支出C=实际消费C计划投资支出i计划资产投资计划存货投资实际投资IY=C+I计划消费支出C计划投资支出i计划资产投资计划存货投资y=c+i在均衡产出水平上:均衡产出(收入)=计划(意愿)支出非计划(意愿)存货投资为零。计划的存货投资不一定不为零收入——支出模型假定总支出(即总需求)AE=100亿,若产出y100亿(E),则非自愿存货投资IU0(图(b)中的IU),企业就要削减生产;若产出y100亿(E),则非自愿存货投资IU0,企业会扩大生产。AEIU‹010010045045000100(收入)y100收入)yAEIU›0直线上任一点均为AE=y总支出曲线AE=c+i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假说)一、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凯恩斯认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在收入和消费量之间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倾向或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是:C=C(Y)消费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而且有了消费量的大小,就能确定储蓄量的大小,从I=S便可知道经济均衡的条件。那么,消费由什么决定呢?表12-1收入和消费关系数据(1)收入(2)消费(3)(MPC)(4)(APC)ABCDEFG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0.890.850.750.640.590.531.011.000.990.970.940.920.89消费函数(一)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C和增加的收入⊿Y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公式为:MPC=⊿C/⊿Y,或b=⊿C/⊿Y当收入增量极小时,上述公式可写为:MPC=dC/dY。(二)平均消费倾向在任一收入水平Y上消费C在收入中的比例。公式为:APC=C/Y消费曲线1.450线表示C=Y,即收入全部用于消费,S=02.B点左方表示CY,(收入很小时,人们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存款消费)B点右方表示CY。S03.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MPC。且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4.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是与该点相对应的APC。5.0≤MPC≤1,但APC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且APCMPCCYB45OC=a+bYC(四)消费函数假设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b,这时消费函数:C=a+bY式中,a—自发性消费,即收入为0时即使举债或动用过去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b—边际消费倾向;bY—收入引致消费。C=a+bY的含义:消费=自发消费+引致消费消费曲线如图二、储蓄函数(1)收入(2)消费(3)储蓄(4)(MPS)(5)(APS)ABCDEFG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1100150400760117016400.110.150.250.360.410.47-0.0100.010.030.060.080.11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形成储蓄函数S=S(Y)(一)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公式:MPS=⊿S/⊿Y如果收入与储蓄增量极小,则:MPS=dS/dY。——即为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边际储蓄倾向(MPS)递增。(二)平均储蓄倾向:一定收入水平上储蓄占收入的比率。公式:APS=S/Y其大小为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连成的射线的斜率。SY0BS储蓄函数和储蓄曲线推导(三)储蓄函数如果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则储蓄曲线为一直线。由于:S=Y-C且C=a+bY因此S=Y-(a+bY)S=-a+(1-b)Y直线的储蓄曲线推导OYC450aC=a+bYAOSYB-aS=-a+(1-b)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因为,C=a+bYS=-a+(1-b)Y所以,C+S=a+bY+[-a+(1-b)Y]=Y(二)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三)APS+APC≡1,MPC+MPS≡1。根据上述性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便随之确立。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一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会消费曲线就越向下移动;反之则向上移动;二是政府税收政策。如政府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则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三是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越大,消费就越少,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动;反之则向上移动。尽管如此,在考虑了种种限制条件后,社会消费曲线的基本形状仍和家庭消费曲线相似。社会消费是家庭消费的总和。但绝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从家庭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影响因素。五、其它消费理论及相关思考三、银行发放住房信贷的重要理论依据——生命周期假说一、个税起征点调整与否的纷争——持久收入假说二、穷国的富人爱打高尔夫球——相对收入假说人分为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消费者总是要估算一生总收入并考虑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最佳分配自己的收入,以获得一生中最大的消费满足。弗里德曼认为,人们计划自己的消费水平时,不是依据短期的实际收入,而是把消费与持久的、长期收入联系在一起。他把人们的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决定人们的消费,暂时性收入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影响人们的消费。杜森贝利证明了消费不是取决于消费者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收入的相对水平,一方面是相对于他人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是相对于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高收入者的消费方式对其他人的消费具有示范作用,这将形成示范效应;示范效应使穷国的富人模仿富国的富人打高尔夫球;消费习惯引起的消费减少慢于收入减少的现象为“棘轮效应”。棘轮效应使人们收入下降时为维持已有过的生活水平,而改变消费倾向,提高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示范效应是双刃剑。当消费水平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超前消费时,就会制约经济发展。有学者认为,超前消费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温床。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原理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Y=C+IC=a+bYI=I0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Y=(a+I0)/(1-b)例假定消费函数C=1000+0.8Y,自发的计划投资始终为600亿,求均衡产出(均衡国民收入)YY=(1000+600)/(1-0.8)=8000(亿)此时,消费C=1000+0.8*8000=7400亿(7400+600=8000)如果,产出(收入)=60008000亿,存货出现意外减少,企业增加生产;如果产出(收入)=100008000亿,存货出现意外增加,企业减少生产。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消费函数)450OYAEaC=a+bYa+I0AE=(a+I0)+bYYE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原理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S=-a+(1-b)YI=I0解方程组得:Ye=(a+I0)/(1-b)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储蓄函数)OYS/I-aS=-a+(1-b)YI=I0YE当增加的一笔支出是投资,即⊿I,则国民收入的增加量⊿Y=K*⊿I,其中,K为“投资乘数(investmentmultiplier)”。K=⊿Y/⊿I三、乘数原理假如一个国家则当国民经济重新达于新的均衡状态时,由此所引起的并不限于原来增加的这笔支出,而是原来这笔新增支出的若干倍,即K之值通常是大于1的正数,也称倍数原理。增加一笔支出⊿X国民收入的增加量⊿Y⊿Y=K*⊿X,K为乘数。4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乘数的发生过程与乘数的大小⊿I=100亿,即增加投资100亿元,购买了机器设备生产机器设备的厂商要将出售这些机器设备所获得的收入(100亿元)用来支付各种要素的报酬这些要素的报酬便成为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100亿元。因为作为投资用的最终产品,即这些机器设备的价值是由相应的生产要素创造出来的。这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即,第一轮:⊿I=100亿,⊿Y=100亿乘数的发生过程与乘数的大小若边际消费倾向b=0.8,则增加的100亿元收入中,将会有80亿元用于购买消费品消费品生产者将出售这些消费品的收入(80亿)支付为生产这些消费品而提供的各种要素的报酬这些要素的报酬便成为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80亿元。这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即,第二轮:⊿Y=80亿=0.8*100=b*⊿I乘数的发生过程与乘数的大小同理,在增加的80亿元收入中,又会有0.8*80=64亿元用于购买消费品,这64亿元又以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形式流到生产这些消费品的要素提供者手中,形成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这些要素的报酬便成为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64亿元。这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即,第三轮:⊿Y=64亿=0.8*80=0.8*100*0.8=0.82*100=b2*⊿I乘数的发生过程与乘数的大小以此类推,第四轮:⊿Y=0.8*64=0.83*100=b3*⊿I…………这个过程不断进行下去,最后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总量⊿Y=100+0.8*100+0.82*100+0.83*100+…+0.8(n-1)*100=100(1+0.8+0.82+0.83+…+0.8(n-1))=[1/(1-0.8)]*100=500亿⊿Y==[1/(1-b)]*⊿I,其大小与b反向理解乘数理论需注意的问题第一,乘数是一把双刃剑,投资扩大可以引起收入倍增;投资减少也可以引起收入的倍减;第二,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供给无约束,即社会必须存在闲置资源。第三,理论上讲,乘数发挥作用是瞬间完成的,但在实际上因传导过程不同,乘数作用效果也不同。蜜蜂的寓言—节俭悖论梁小民/文18世纪初,一个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