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暨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讲话稿重点项目是稳增长促发展的“顶梁柱”、调结构转方式的“助推器”、扩就业惠民生的“压舱石”。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同志们:三天来,我们对全市近期新开工的44个市重点项目和16个城建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并通报了观摩评比结果;xx新区、xx市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希望排在前列的县(市、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加压鼓劲、迎头赶上。下面,我就重点项目建设和当前经济运行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关于重点项目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组织、协调、推进力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今天的重点项目建设成果是市、县两级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级领导干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结果。希望大家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以更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充分认识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家都知道,重点项目是稳增长促发展的“顶梁柱”、调结构转方式的“助推器”、扩就业惠民生的“压舱石”。我认为,除了以上,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概括总结为四句话:第一,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其作为区域和地方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第二,项目建设是一个区域、一个系统工作状态的“集体写照”,能够客观、直接地反映出干部队伍的整体精神面貌;第三,项目建设是领导水平的“衡量标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诠释各级驾驭经济工作能力、推动改革发展能力和破解疑难问题能力的最好注脚;第四,项目建设还是发展成效的“体检报告”,能够最鲜活、最直接的印证一个地方、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潜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x”的关键阶段,要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加强项目建设、提高投资拉动能力是最有效的举措、最直接的手段。为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全局、抓经济、抓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务求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二)要理性看待我市项目建设实际。近几年,x的重点项目建设一直保持着非常不错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通过坚持不断地实施观摩考评机制和领导分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全市上下抓项目、上项目、跑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建设热潮持续升温、亮点不断涌现。其中,像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xx现代x工厂、xx生物医药产业园、中核核燃料产业园等一批块头大、质量好、支撑和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纷纷落地,填补了产业的空白、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从这次观摩情况看,也有不少令人欣喜的地方:一是看到了一批好项目。比如,泊头的瑞恒核电及航天配件系列产品生产项目、运河区的朗瑞智能技术包装生产线、黄骅的x化工四期、xx新区的海水淡化、中捷的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生产基地,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很高,发展前景广阔。二是看到了一批好干部。在这次观摩中,能够切实感受到各县(市、区)你追我赶上项目、全力以赴保增长的工作热情和浓厚氛围。其中,有些干部的工作状态非常好,热情高、干劲足、能力强、业务熟,谈起项目如数家珍、了如指掌,让人很感动,工作成效也非常明显。三是看到了潜力和希望。有的县(市、区)抓项目的思路非常清晰、上项目的势头非常强劲、摆项目的布局也非常合理,可以预见,未来发展的潜力、空间和后劲都很大。在前天的项目观摩中,同志们实地查看了市动物园。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希望市建投尽快完成扫尾工作,各级各部门积极要做好相关手续的审批审核工作,确保“六一”前具备开园条件,合法合规的投入运营。在这次项目观摩中,我们看到了“喜”,但也应看到“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项目储备不足。一些县(市、区)谋划储备项目明显偏少,没有形成“抓一批、干一批、看一批”的项目梯队,后劲不足、支撑乏力。二是单体规模不大。这次观摩的44个产业项目,平均单体投资为8.4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5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项目仅有14个。三是开工率不高。按照年初计划,全年计划开工市重点项目101个,经过摸底,预计6月底前,新开工项目不足50个,存在断档风险。四是形象进度不快。有些项目落地早,但跟进慢、迟迟开不了工;有的虽已开工、但推进不力,形象进度不明显。五是项目结构不优。各县(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不高的问题比较普遍,今年市重点项目中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仅占27%、现代服务业不足10%。总而言之,过来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愈发突显、不容忽视。希望同志们既要认清形势、看到优势,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又要正视差距、居安思危,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综合分析,具体到各县(市、区),情况会有所不同,大家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分析,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三)要深刻体会开展项目观摩活动的目的和作用。自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已连续开展了14次观摩评比活动。特别是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组成后,坚持继续开展这项活动,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通过观摩,促进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眼界宽,才能看得远、想得深;眼界宽,才能思路宽、胸襟宽。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组织项目观摩,就是为让大家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看看别人是什么水平,通过切身感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进而在思想认识上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有所提升。二是通过观摩,促进大家进一步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一切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思路打不开、方法找不准,发展将寸步难行,跨越赶超更无从谈起。我们组织集体观摩,给大家创造这样一个面对面的机会,就是要让大家充分沟通交流、相互激发灵感,更好、更直接地探讨研究推进改革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新途径、新方法。三是通过观摩,促进大家进一步奋发进取。在上周召开的政府全会上我讲过,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两种不太好的心态:一种是盲目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习惯挑别人的毛病,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另一种是放任自弃,有的工作随大流、进取意识不强,长期处于“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在中游”的状态。坚持进行季度评比、年度排名,就是要激励大家振奋精神、担当使命,拼搏进取、奋勇争先。四是通过观摩,促进大家进一步乘势而上。今后五年是x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是各种优势和潜力表现最充分、最能得到有效释放的时期。但是机会不等人,开展观摩活动,就是要让大家时时刻刻把发展挂在心上、把项目抓在手上。(四)要精准把握新常态下项目建设工作的理念、生成路径、推进方法和成长环境。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项目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适应这种变化,用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推动项目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在这里,我想谈四个方面问题:第一,关于项目选择方向的问题。衡量项目建设有两把标尺,一把是总量、一把是结构,前者代表的是速度和规模,后者反映的是质量和效率。现如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绿色循环、高质高端、集约节约”才是我们未来项目选择的主攻方向。下一步,要重点围绕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抓一批传统产业改造项目,运用先进技术使之生出新工艺、新产品、新的竞争力;抓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激光研发应用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积点成面、聚单为群,形成新优势、新亮点;抓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裂变式增长;抓一批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项目,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信息等产业,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发展。第二,关于项目从哪里来的问题。一些县(市、区)抓项目年年很被动、年年很费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科学谋划、缺少大项目储备,平时抓项目一靠“等”、二靠“碰”,总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破解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在于搞好发展规划,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要突出抓好以下五条生成路径。一是企业内生。企业内生是项目产生的不竭源泉,企业内部的每一次技术改造和滚动发展都将产生新的项目,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作为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技术改造,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产业转移。一方面,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京津产业项目将集中加速向外转移。比如这次观摩中,黄骅市与x市招商中心以委托招商模式合作建设的xx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园项目,现已经与20余家企业成功签约。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强与京津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的沟通对接,盯紧最新产业转移动向,力争更多京津项目落户x。另一方面,大家都感受到在此次观摩的项目中,来自本地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的内生新项目占了绝大多数,真正的外来项目并不多。希望各县(市、区)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三是科技孵化。xx是个巨大的宝库,有全国1/4的国家重点院校、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2的两院院士。据统计,xx的技术成果50%以上到xx、珠三角区域转化,只有1%左右到xx转化。这不仅是xx的差距,也是x的差距。我们要瞄准这块“蛋糕”,一方面,全方位对接中关村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类创新资源,加快“京津孵化、x转化”;另一方面,要发挥利用好x自己的科技孵化平台,助推本土企业转型创新发展。四是合资合作。企业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通过合资合作能够让企业优势互补,迅速成长。在这方面,各县(市、区)要大胆尝试、勇于突破,通过靠大联强、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积极推进民企与国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以及军民融合发展。五是创新创业。“双创”是一个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作。我们要把“双创”和“互联网+”融入到各领域各环节,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让x成为催生、哺育、成就优质项目、优秀企业和成功企业家的沃土。此外,对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方面的项目,各县(市、区)也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谋划。市政府计划从今年开始,在县级层面,推动实施“五十百行动计划”,即:每县每年至少实施5个10-30亿元的重大支撑项目,10个1-10亿元的成长性高新技术项目,10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实施这项计划,旨在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在x大地上矗立起一批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好项目,培育出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上千亿的企业,让x的“强市梦”早日成为现实。第三,关于项目怎么抓的问题。项目建设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从意向、签约到落地,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每项工作、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具体推进方法上,要坚持做到“五个抓”:一是抓前期。在前期手续跑办上,要主动办、热心办、马上办。尤其对重大战略支撑项目,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加快审批节奏,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抓开工。项目不开工,一切白费功。要适时组织好集中开工行动,加压提速,形成声势。特别要针对那些计划开工但迟迟不能如期开工的项目进行逐个分析,找准问题,查清症结,采取措施,加快解决。三是抓在建。要引导支持企业抓住时机,科学调度、交叉施工,加快工程进度,尽可能多地形成投资量,尽量缩短建设周期。四是抓竣工。要加快推进项目后期建设,倒算投资账,倒排时间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力促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五是抓入统。我们下大力气抓项目,最终是要培育财源,形成产能。在这方面,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协调配合。一方面,要注意掌握时间节点,及时入库,按时入统;另一方面,鼓励投产项目主动申报,进入规上企业行列。第四,关于项目成长环境的问题。只有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换来项目的“茁壮成长”。今年年初,省、市相继召开机关作风整顿大会,杨慧书记提出了“转作风、优环境、走新路、抓落实”的要求。我们要着眼打造一流市场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