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新财税政策讲解会主讲人田野教学计划安排14日最新财税政策讲解15日会计与税法差异(所得税申报表)随时随地现场答疑!出租房屋收入能否计提业务招待费?税法及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明确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广告费扣除基数=销售(营业)收入净值=基本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旧物资+技术转让收入+无形资产、固定资产转让收入+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其他结论:出租房屋收入不是计提基数专业融资租赁、包装物出租、施工企业设备租赁、房地产企业房屋租金在“销售(营业)收入”中反映其他租赁行为在“租赁收益”中反映基本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是税法概念还是会计概念?为职工交纳医疗保险到底能不能税前列支?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3]61号各类型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统筹,为职工缴纳的除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外的社会保险费,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由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职工个人的应发工资中扣缴。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辽宁等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地区的企业,提取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非试点地区的企业,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职险,所需费用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应付福利费不足部分作为劳动保险费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企业会计处理1.提取福利费借:管理费用等100贷:应付福利费1002.交纳医疗保险30万,其他保险20万借:应付福利费30成本费用20贷:银行存款50当年实现会计利润200万,则应纳税所得额为200—30=170万但这是有争议的!黑龙江鹤煤集团用福利费支付医疗保险2000万,西安某集团类似业务,税务局不让税前列支。理由是:1.会计制度让列支福利费2.福利费已在税前列支3.再在税前列支医疗保险属于重复列支4.之所以税前让列支保险,是因为以前会计制度保险列支管理费,现在已改为福利费允许税前列支的证据第一证据:是否纳税或税前列支,税法从来没有规定依会计科目为依据国税发(2000)84号第49条纳税人为全体雇员按国家规定向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其指定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失业保险费,按经省级税务机关确认的标准交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可以扣除。第二证据国税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4行.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的基本医疗保险第5行.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的补充医疗保险(可税前扣除的部分)填表说明中,也解释为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进行纳税调减捐赠的处理税法:应纳税所得额×3%除捐赠外所有项目调整完后,纳税调整前所得为100万。其中捐赠10万。计算方法为:100+10=110110×3%=3.3应纳税所得额=110-3.3=106.7万而旧申报表=43行=纳税调整前所得=(会计收入-会计成本)+(税法视同收入-税法视同成本)旧申报表存在的问题1.表与税法脱节,常让人无所适从2.设计复杂烦琐,一般人难以掌握3.会计与税法差异表上难以处理新申报表的特点1.最新政策融入其中2.老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调整体现明显3.结构设置及逻辑关系比较好理解4.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思路5.个别表不如旧表便于操作新旧申报表主要比较旧申报表主表81行,9张附表新申报表主表34行,14张附表旧申报表亏损数为应纳税所得额新申报表亏损数为纳税调整后所得额视同销售收入涉及以下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营业税4.内资企业所得税5.外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视同销售收入的处理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体经营者;6.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消费税视同销售处理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外,凡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1.在建工程2.管理部门3.非生产性机构4.捐赠5.赞助6.集资7.广告8.样品9.职工福利奖励10.对外投资11.清偿债务13.非货币性交换内资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财税字[1996]79号)国税发[2000]118号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1.在建工程2.管理部门3.非生产性机构4.捐赠5.赞助6.集资7.广告8.样品9.职工福利奖励10.对外投资11.清偿债务12.对外捐赠13.非货币性交换14.房地产行业将开发产品转作固定资产等外企的内部处置资产所得税规定国税函[2005]970号文件外资企业内部处置资产不征所得税外资企业将资产(包括各项自制和外购资产)移送他人,如:1.用于市场推广或推销;2.用于交际应酬;3.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4.用于股息分配;5.用于对外捐赠等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的情形营业税视同销售一般情况下营业税没有视同销售概念只有房地产业对外捐赠房产才视同销售水泥厂与啤酒厂无补价条件下兑换货物水泥厂啤酒厂水泥成本6万啤酒成本8万公允价值10万公允价值10万会计处理(假设不具有商业性质)借:啤酒6万应交税金(进项)1.7万贷:水泥6万应交税金(销项)1.7万非货币性交易会计上为什么不确认收入?税法上为什么非要确认收入?水泥厂业务分析非货币性交易税务处理:视同销售1.增值税计税依据10万2.所得税计税收入10万,计税成本6万3.啤酒厂开具增殖税发票销售额10万,而会计凭证记录成本6万。帐证不符。4.水泥厂决定按10.53万含税价格出售啤酒水泥厂出售环节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10.53万贷:其他业务收入9万应交税金1.53万借:其他业务支出6万贷:啤酒6万同时结转利润3万问:这3万是否交纳所得税?为什么?结论:不纳所得税。而且还要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万元。原因:3万收益是会计利润。来源于会计成本6万。—1万是计税所得,来源于计税成本10万。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之区别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区别水泥厂与啤酒厂有补价条件下兑换货物水泥厂啤酒厂水泥成本6万啤酒成本6万公允价值10万公允价值8万另补2.34万现金会计处理(假设不具有商业性质)首先确认2.34万的会计收益=2.34(1-6÷10)=0.936为什么有补价条件下要确认收益?借:库存商品4.936应交税金(进项)1.36银行存款2.34贷:库存商品6应交税金(销项)1.7营业外收入0.936税法与会计确认有补价条件下非货币性交易的收益数额不同税法只确认水泥厂视同收入10万,视同成本6万。营业外收入0.936与其无关。但在附表1第20行要作调增反映,同时在附表2第25行作调减反映。会计上将0.936转入本年利润新会计准则条件下非货币性交易符合商业性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交易以公允价值计价。不符合条件的仍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交易具有商业性质二是换入或换出资产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什么是具有商业性质?判断商业实质要考虑交易的发生,预计使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发生变动的程度。一般是预计换入资产在未来现金流量将比换出资产大,换出资产方才可能将一资产换出,换入另一资产。则该交换是具有商业实质的通俗地讲,就是都为了自己将来占便宜才交换具有商业性质的交换会计税法没有差异水泥厂啤酒厂水泥成本6万啤酒成本8万公允价值10万公允价值10万会计处理借:啤酒10万应交税金(进项)1.7万贷:水泥6万应交税金(销项)1.7万营业外收入4万具有商业性质的交换有补价条件下会计税法没有差异水泥厂啤酒厂水泥成本6万啤酒成本6万公允价值10万公允价值8万另补2.34万借:库存商品8银行存款2.34应交税金(进项)1.36贷:库存商品6营业外收入4应交税金(销项)1.7不具有商业性质有补价条件下兑换货物仍有较大差异水泥厂啤酒厂水泥成本6万啤酒成本6万公允价值10万公允价值8万另补2.34万现金新准则规定补价不再确认收益借:啤酒4贷:水泥6银行存款2.34应交税金1.7应交税金1.36投资的分类1.债权投资(1)短期债权投资(2)长期债权投资2.股权投资(1)短期股权投资(2)长期股权投资投资的税法与会计差异(1)长期债权投资二者没有差异(2)短期债权投资、短期股权投资二者之差异关键在成本的处理上(3)长期股权投资二者在成本与收益上差异都较大,且非常难以理解短期股权投资差异北京纳税人俱乐部05年投资10万,购进A股票1万股。A公司15%税率,地方税3%。5月分回现金股利8200元,股票股利2万股,大盘时价8元∕股。1.购买时会计处理:借:短期投资10万贷:银行存款10万2.分利时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8200贷:短期投资8200股票股利只记备查簿,不进行帐务处理。股票共计12万股会计成本10-0.82=9.18万税收处理:8200元现金股利补税,2万股股票按每股视同1元,合计2万元补税。总计补税收益28200元。28200÷(1-18%)×(33%-18%)=5160元2万股股票确认补税后,税法规定该股票购进成本视同2万。目前会计投资成本9.18万税务投资成本12万9月将该股票18万转让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18万贷:短期投资9.18万投资收益8.82万税法收益=计税收益-计税成本=18-12=6投资损失与投资所得的抵减1.债权损失直接税前列支,无冲抵问题2.股权损失只能在股权收益中冲减,余额不足时向后接转(1)05年股票损失10万,不得税前列支(2)06年又产生股权转让收益18万,抵顶10万损失后,8万元纳税时间性差异的会计与税法调整企业固定资产100万。假设税法折旧1年,会计折旧2年06年实现会计利润200万应纳税所得额=200-(100-50)=150万所得税=150×33%=49.5万借:所得税66贷:递延税款16.5应交税金49.507年实现利润50万应纳税所得额=50+50=100万所得税=100×33%=33万借:所得税16.5递延税款16.5贷:应交税金33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1.除坏帐准备外,一般不得提取任何准备2.当将准备冲回时造成收益增加也不征税企业固定资产100万,10年折旧,已提20万。05年底提准备30万。纳税调增30万借:营业外支出3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06年会计折旧额=100-20-30=50÷8=6.2506年税法折旧额=10万。假设06年初进行转让。分别为60、50万(1).借:固定资产清理50累计折旧2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贷:固定资产100(2).借:银行存款60贷:固定资产清理50营业外收入10(3).借:银行存款50贷:固定资产清理50假设06年冲回减值准备30万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贷:营业外支出30会计利润100万则应纳税所得额=100-30=70合并分立企业弥补亏损方法万达公司:1000-200=800万其中亏损210万亿达公司:2000-400=1600万亿达公司兼并万达公司后成立亿万公司3000-600=240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