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姓名:李俊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邓宏兵20040501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作者:李俊杰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刘丽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研究2006本文以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为主题,从实例研究、机制构建和策略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在基本理论部分,介绍了产业集聚的含义、形成原因以及在不同的依据下产业集聚的发展类型。其次,本文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进行了实例研究:第一,分析了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的概况,通过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主要领域分析,结合专家评价确定影响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的权重和重要度,并对浙江和有代表性的省份广东、陕西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投资环境是浙江最具优势的因素,科技创新资源是最落后的因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第二,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中最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的服装业、纺织印染业和鞋袜等配饰业进行了排序,指出服装业是纺织服装业在进一步发展中最应优先发展的行业。之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同行业横向联系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的竞争机制、不同行业纵向联系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的竞争机制和最适合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机制即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混合型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的竞争机制。本文最后提出了几点促进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的策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利用产业集群观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改造纺织服装传统产业,推进产业集群的进程;加强政府服务,维护集群创新外部环境;推行企业合作,提供集群创新内在机制;建设研发基地,提供集群创新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品牌意识,保护知识产权,建立集群创新法律保障。使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在国际市场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2.期刊论文姚德文.YaoDewen以市场为基础的产业政策构建探析-学术交流2010,(5)产业政策的实质是以政府为主体制定的一种刺激投资的供给计划,产业政策是大多数东亚国家或地区实施赶超战略的手段,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政府的行政手段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自由竞争机制存在本质差异.就中国来讲,改革开放前,计划体制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改革开放后,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中国新型产业政策诞生了.成功的产业政策核心在于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相互合作.构建新型产业政策必须坚持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合理利益分享机制;扶持现有朝阳产业,重组传统产业,以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提升产业链价值,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帮助,建设公平竞争性的投资环境,以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3.学位论文吉瑞转轨时期中国企业投资行为的经济分析2006《转轨时期中国企业投资行为的经济分析》是一项针对当前创新投资体制的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公平、安全、高效的企业投资体制,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加快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而进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此为研究主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方向,在对中国企业投资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国际比较、技术手段、模型构架五种方法,系统研究了投资环境与企业投资行为、转轨时期企业投资行为要素、转轨时期企业投资行为均衡的理论问题,以及转轨时期中国企业投资行为的实践问题。在理论上,严格遵循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投资环境与企业投资行为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研究投资环境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提出投资环境是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综合,企业投资行为对投资环境具有路径依赖的观点。通过对企业投资行为目标约束机制的探讨,发现制度因素是影响中国企业投资行为目标约束机制的根本因素,转轨时期中国企业投资行为具有目标多元化和预算软约束的特征;企业投资行为的目标约束机制在互动发展中规范投资秩序,在规范中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效率。通过建立转轨时期中国企业投资行为的静态和动态模型,得出了中国企业投资行为均衡实质上是一种投资规模过大的非均衡状态,企业投资路径也偏离了最优资源配置的鞍点路径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规范中国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在对策上,结合当前中国企业投资行为实践,根据“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企业投资行为原则,提出了以下规范企业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围绕企业投资主体的发展,提出了“双管齐下”,推进企业投资行为制衡机制“分类调整、目标单一,分权竞争、硬化约束”的建设举措,并提出依据投资环境变化,建立企业投资行为调节机制的建议。围绕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认为企业要从“单边治理向“共同治理”方向推进,完善以建立表决权信托和代理制度为突破口的股东大会机制和董事会制度;以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体系构建经理人竞争机制;加强企业组织机构建设,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从而使企业真正形成“融资有度、投向合理、增强实力”的良性循环局面。围绕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提出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企业投融资体制。在企业投资行为调控监管方面,提出实施“独立权力机构、间接调控监管,事前严格把关、事中随时监控、事后连带责任,完善法律法规、依法调控监管”的政策性建议。在方法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投资环境及其与企业投资行为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函数模型和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刻画出中国企业投资行为目标机制的动态发展趋势,为规范企业投资行为目标机制提供了技术依据;通过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资本循环公式,说明企业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约束条件,得出了中国企业面临着制度约束与市场约束相结合的约束机制的结论。又如,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求出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企业投资均衡;将托宾q理论模型与中国现实情况相结合,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出转轨时期中国企业投资的鞍点路径及其变动趋势:采用线形回归模型分析法、国际比较法和历史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企业投资行为的目标约束机制和投资均衡进行实证检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限于笔者的时间、精力、知识结构等客观因素,本文仅对企业投资行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于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深化。如利用实物期权等投资决策方法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研究;考察企业投资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选取新的指标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等。这些也将是作者今后继续努力的主要方向。4.学位论文刘宇京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现状分析及相应对策2002该文首先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现有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很多严重地制约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迅速发展的因素,其中有些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有的问题则在很多西方国家证券市场早期发展中也出现过.基于以上的投资环境为前提,通过对这几年中基金投资业内重大事件的回顾和分析,该文提出了以下在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金黑幕引出了整个行业的从业道德信用危机;基金管理公司内部在内控制度上存在的隐患;行业监管力度远远不够;行业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制度;基金投资理念缺乏个性及独立性,甚至有些盲从性;投资基金风格的单调和无个性,等等.5.学位论文李欣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研究2007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并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兴衰和变化。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有很大发展,但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城市交通、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燃气和供热、绿化等方面同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差距甚大。造成这一状况的直接表现是有效投入不足,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本文在第一章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质及提供方式作了简要介绍,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状况、投融资及建设现状分别进行了分析,同时引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投资总量不足。第二,在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没有形成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合理分工。第三,融资渠道不畅。随着国家对宏观投资环境的调控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求的扩大,亟需引进一种新型而有效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形式。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改善这种状况,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迫切需要正确引导外商和社会资本投资到我国亟需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上来。作为利用外资的一种新的形式,项目融资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越来越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并不断应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采用中外合资、合作和独资建设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尤其是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建设-运营-转让”BOT(huildoperatetralnsfer)的项目融资方式,实施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本文第二章详细介绍了项目融资概念、特点和结构,并分析了项目融资的适用领域,资金来源及实际的运作模式。由此引出项目融资的重要应用——BOT。本文在第三章在对BOT项目融资的特点、结构、运作流程、特许权协议及国外BOT应用情况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后,文中重点介绍了BOT融资在我国的应用。文中首先讲述利用BOT项目融资的意义:1缓解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不足问题;2.促进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3.拓宽融资渠道;4.、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5.有利于政府对重大项目的宏观管理;其次,为便于介绍了BOT在我国应用中的相关组织机构和组织经验;最后列举了BOT在我国具体应用的实例。第四章提出了BOT在我国运用中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分析了BOT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1.项目的经济可行性2.良好的投资环境3.项目发起人的能力4.专业顾问的作用。结合我国现行的BOT相关政策和法规,对BOT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法律环境、投资回报、筹资障碍、政府管理、BOT自身的负面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对BOT在我国融资和运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1.制定我国有关BOT政策法规,完善BOT的投资环境,使BOT投资规范化发展。2.完善外资参与BOT项目融资的政策,以利于吸引外资参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3.根据市政基础设施的不同性质,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4.从政府提高管理水平,简化审批等方面加快政府的体制改革,创造有利BOT发展的政策环境。5.强化对BOT的认识,加速对人才的培养,保证BOT项目的建设效果和稳定运营。6.在合理的基础上分担风险,以利于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7.在鼓励推广BOT项目的同时,要从宏观规范BOT的运作,积极防范BOT的负面效应。6.期刊论文徐颖.张春雷.XUYing.ZHANGChun-lei中国企业年金替代率水平研究——基于随机波动模型的分析-财贸研究2009,20(2)构建我国企业年金替代率现金流模型,把年金资产的投资收益率作为随机变量引入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SV)模型,以年金资产投资于股票和国债两类风险资产为例,对年金替代率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从供给角度讲,在当前条件下,制度能够实现的替代率水平远远低于制度的预设目标;在总缴费率较高,而其它因素又很难改变的情况下,提高年金替代率的关键是提高投资收益率水平.为此,要改善年金资产的投资环境,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基金管理费率.7.学位论文刘绍泉BOT模式在我国应用实践与对策研究2004BOT,实为Buld-Operate-Transfer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意思是:建设—运营—移交,它是八十年代初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其特点在于政府同由发起人组成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协议,由项目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和运营该项目,通过向用户收费偿还贷款、收回投资并获取投资回报.在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该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东道国政府.BOT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融资技术,它涉及商业、技术、法律、财务等许多方面,特别是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