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治(述职报告)精选5篇时间快速流逝,新的工作阶段正奔向我们,我们要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失误规律,找到经验,在未来的工作中要灵活运用,趋利避害,更加出彩。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总结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呢?网友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两治(述职报告)精选5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两治述职报告【第一篇】尊敬的领导、同志们:今年以来,我时刻紧绷政法综治维稳工作这根弦,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制,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政法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落实领导职责为主线,扎实推进“平安乡镇”和“和谐芦洲”建设步伐。透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主要政法综治工作汇报如下:一、强化领导职责,健全机构机制始终把“平安乡镇”和“和谐芦洲”建立放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中,将政法综治工作纳入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平安工作亲自抓,健全组织专门抓,落实职责共同抓,确保了各项维稳和建立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建立健全了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层层建立职责制,充实综治办人员,协调派出所、司法所、调委会等部门人员开展工作,促进综治工作规范化,构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格局。二是与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村“两委”签订了综治维稳平安建立目标职责书、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目标职责书等,严格按“属地管理”和“职责管理”原则,落实职责追究制度。三是指导及要求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安全宣传月、法制宣传月、国际禁毒日等活动,以挂横幅、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做好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二、提高加强综治工作的思想认识身为乡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好处。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保障,为此,我认真学习了有关综治方面的文件和资料,密切关注全乡的社会稳定问题,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同时,要求全体干部增强对综治维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学习,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乡党委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在综治办人员不足的状况下,抽调相应人员全面参与综治办日常工作,从而保证综治工作有人管、有人干。三、完善和健全各类组织机制,深入开展综治工作将稳定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深入到各村委会,实地了解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状况,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组织不完善或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综治组织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团员、妇女、民兵的作用,组织他们用心参与综治工作,继而带动更多群众自觉维护治安,构成严密有力的综治网络,并真正发挥作用。四、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认真做好维稳工作20xx年,乡党委把矛盾纠纷排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专职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一步落实职责,明确目标,认真协调处理好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的矛盾纠纷排查,尤其是工业园扩园、和谐园林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建立健全乡、村、组三级干部系统认真做好信访工作,逐级落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是用心推行政务、党务、村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结合普法工作,加大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奠定基础;三是不断建全和完善首问职责制和回访制度,对群众上访的问题进行回访跟踪办理,让群众相信干部,让干部贴近群众;四是建立健全信访通道,了解信访动态,及时准确的掌握状况,掌握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力争问题早发现、工作早介入、矛盾早化解。今年,我乡综治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上级的要求还存在必须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打、防、教、管、建、改”六字方针并举,用心工作,努力开拓,大胆管理,为我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两治述职报告【第二篇】因地制宜,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松阳县四都乡周卫星[摘要]“五水共治”是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治水工作的成败不仅关乎我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更关乎百姓民生及我党执政的稳定。作者将从省委市委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入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浅析“五水共治”工作的实现途径。[关键词]“五水共治”;战略意义;实现途径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全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扩大)会议已经向全省、全市发出了全面推进“五水共治”的总动员令,省委常委在专题研究“五水共治”工作时指出,“五水共治”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意义,治水的过程,就是转型的过程,就是弘扬水文化,就是保稳定促和谐。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没有科学的统筹规划和正确的方法,无法完成这项艰巨的工程。一、“五水共治”之战略意义浙江因水得名、因水而富、因水而强。但是近年来却因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和公众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水既多又缺”的困局出现。一些地区不时出现“水混、水黑、水臭”的问题,昔日“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江南水乡风光不再;频频出现的“请环保局长下水游泳”也从侧面反映出民众对于生产生活用水的担忧。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五水共治”是省委根据浙江“水乡”省情和公众亲水诉求,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美丽浙江”的战略重点,特别是对于我们丽水这样一个“养生福地”“长寿之乡”来说,其意义更为深远。“五水共治”的经济意义。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五水共治”能够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完善市场化为主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使得水的利用和污染的排放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引导广大居民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让GDP“绿”起来;另外一方面,“五水共治”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治污工程、防洪工程、排涝工程、供水工程、节水工程等一系列公共工程的启动,势必可以起到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五水共治”的政治意义。水之治,乃政之治。治水是对于执政理念的一次革新,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谓是一剂“良药”。治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历史上因为治水失败而导致政权垮台的例子比比皆是,反之亦然。人民政府就是要服务人民,广大的党员干部也只有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够满足人民最基本的对于水资源需求,水环境需求、水安全需求,达到“政通人和”的境界。“五水共治”的文化意义。“水”是众多文化的载体,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西湖如诗如画的美景,何来夏圭的《西湖柳艇图》?如果没有无锡二泉池“月恋水,水怀月”的佳景天成,何来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灵感?古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也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一定要把治水工作做到实处,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为全体人民所享。“五水共治”的社会意义。水是流动的,例如丽水的母亲河——瓯江,她不仅贯穿丽水全境,而且还联系着下游温州地区,为丽温两地企业、百姓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影响到浙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治水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水安全、水资源是最基本的民生,基本的民生不保,社会稳定就无从谈起。只有实现真正的“五水共治”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水安全、水资源与日俱增的需求,也只有优质的“五水共治”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五水共治”的生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态稳定的基本要素。“山林水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水是贯穿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精灵”,只有灵动的水,生态的水,才能保障这一共同体的健康。“五水共治”就是要变污水为清水,化害为利,变浪费为节约,转变社会用水观念,保护好源头活水,让百姓喝上放心水,生态水。让“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观念深入人心。二、“五水共治”之实现途径1.树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五水共治”是一场硬仗、持久战。当前,“五水共治”任务繁重,各级政府都普遍面临巨大的压力,我们只有树立一种迎接挑战并努力钻研的信念,发扬“亮剑”精神、“钉钉子”精神,才能战胜“五水共治”这个对手,取得治水工作的胜利。树立治水必胜的信心,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对上级的决策有正确的认识。“五水共治”的总动员令已经发出,特别是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夏宝龙书记、李强省长都用较大的篇幅来强调和部署“五水共治”工作。夏书记强调,要大张旗鼓地开展“五水共治”,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我们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展自强的精气神。今年1月16日,丽水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扩大)会议确立了下一阶段的十大工作目标,要以重整山河的决心、壮士扼腕的斗志,重点推进污水治理,联动推进“五水共治”,统筹推进治水治气。二是对于过去工作经验的总结。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是实践认识的主体。总结经验就是把在过去实践当中的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再加工,上升为理性的,也就是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具有指导意义。例如我们四都乡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全省“五水共治”知识竞赛、组建治水巡逻队等一系列行动,在治水工作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三是对未来治水的目标定位。省委省政府路线图是“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其路线图是三年(2014-2016)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丽水市“五水共治”下一阶段的十大工作目标: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要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和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力争在全省率先完成半年内清理垃圾河,两年内治理臭河,消灭黑河工作;2014年农村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到2016年,丽水中心城区、县级城区达到防御20—50年一遇洪水标准;完成县级以上城区备用水源建设;完成丽水中心城区排涝整治工程;开展县城城区防洪防涝综合整治工程;开展松古、碧湖和壶镇三大平原排涝工程;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2.坚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五水共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才能落实,为此,需要找准切实有效的治理路径。“五水共治”需要回答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里可以做、哪里不可以做等系列问题。因此,我市需要结合自身多山涧溪流的水文特征明确水生态建设规划、水环境治理规划、水资源配置规划、洪涝防治规划等,以及与此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规划等。“五水共治”规划既要注意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整体性,又要注意处理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呼应。要坚持系统治理,做到统分结合、建管结合、标本兼治,防止“九龙治水”,各自为政。在注意统筹规划的同时,也需要与本地实际自然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使治水工作取得最大成效。例如我们四都乡,不仅拥有丰富的山水等自然资源,以古村落为特色的人文资源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实际的“五水共治”工作当中,我们注意将治水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摄影和生态观光为主题的旅游品牌,实现了乡村旅游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协调,把良好的水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形成“五水共治”发展新的增长点。3.做好舆论宣传,全民参与治水工作没有旁观者,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人人参与才能再根本上达到治好水的目的。“五水共治”总体上属于公共物品,因此,政府要承担引领作用。政府在明确部门职责,做好责任到人,全面落实河道“河长制”,征集“民间河长”监督河长职责落实;同时也需要利用媒体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节约用水意识和参与治水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涉水公共物品(工程)生产(建设)企业,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根据相关法令法规做好监督和执法工作,设立执法“红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