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章建筑给水1.1小区给排水概述1.1.1小区给水系统的组成1.小区给水系统由给水水源、计量仪表、接户管、小区支管、小区干管、加压设备和贮水设备等组成。2.接户管: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和排出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3.小区支管:布置在居住组团内道路下与接户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4.小区干管:布置在小区道路或城市道路下与小区支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5.小区干管、小区支管和接户管的布置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小区给水干管布置图图1-2组团内给水支管和接户管布置图1.1.2小区给水方式及选择(一)城市给水管网直接给水方式城市给水管网直接给水方式有两种情形,一是给水水压能满足的楼层采用直接供水;二是设置屋顶水箱利用夜间水压调蓄供水。(二)小区集中或分散加压给水方式常见的有:1.水池--水泵;2.水池--水泵--水塔;3.水池--水泵--水箱;4.管道泵直接抽水--水箱;5.水池--水泵--气压罐;6.水池--变频调速水泵;7.水池--变频调速水泵和气压罐组合。(三)小区给水系统的选择小区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对于低层和多层的居住小区,按消防规范要求可不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大多采用生活和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多层和高层组合的居住小区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在高层建筑只有一幢或幢数不多,且供水压力要求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应在每一幢建筑单独设置水池和水泵增压给水系统,即分散加压方式。若小区内若干幢高层建筑相邻,可分片共用一套水池和水泵的增压给水系统,即分片集中加压方式。若小区全部是高层建筑,可集中设置一套水池和水泵增压给水系统,即集中加压方式。1.1.3小区给水加压站小区给水加压站和城市给水加压站的功能相似,但规模较小,一般由泵房、蓄水池、水塔和附属建筑物等组成。图1-3某小区给水加压站示意图1.1.4小区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一)小区给水干管布置为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小区干管应布置成环状或与城镇给水管道连成环网。(二)小区支管和接户管的布置小区支管和接户管通常采用枝状管网,支管的总长度应尽量短。高层建筑居住组团及用水要求高的组团宜采用环状布置,从不同侧的两条小区干管上接小区支管及接户管,以保证供水安全和满足消防要求。生活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污水管道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给水管道敷设在污水管道下面时,给水管道的接口离污水管道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m。在冰冻地区尚需考虑土层的冰冻影响,小区内给水管道管径在300mm以下时,管底埋深应在冰冻线以下(d+200mm)。居住小区内管线较多(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煤气管、热力管等),组团内的给水支管和接户管布置时,应注意和其他管线综合协调的问题。1.1.5小区排水系统的分类(一)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排水系统(二)设有排水提升设施的排水系统(三)设有污水处理站的排水系统1.1.6小区排水体制分流制:指生活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分别采用不同管道系统的排水方式。合流制:指同一管渠内接纳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1.1.7小区排水提升设备和污水处理(一)排水提升设备和污水集水池(二)附属构筑物小区常见的附属构筑物有以下几种:1.排水检查井2.雨水口3.化粪池4.隔油池5.降温池(三)小区污水处理设施的设置1.尽量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范围之内,城镇污水收集系统要及时敷设到居住小区。2.小区污水能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污水管道,小区内可以不建污水处理设施。3.小区污水在城镇规划的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之内,并已排入城镇管道收集系统,小区内亦不需建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4.如果无法排入城镇污水厂服务范围的污水管道,应坚持排放标准,按污水排放去向,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5.如果污水中含有毒、有害物质或某些指标达不到排放标准,应设污水局部处理设施自行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四)小区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三种。1.1.8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一)小区污水管道的布置排水管道宜沿着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呈平行布置,路线最短,减少转弯,并尽量减少相互间及与其他管线、河流及铁路间的交叉;检查井间的管段应为直线。排水管道在车行道下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生活排水管道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3m;生活排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上0.15m。(二)小区雨水管道的布置雨水管道在平面布置上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以最短距离靠重力流排入水体或城市雨水管道。(三)小区排水管道系统的敷设1.室外排水管道应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排水铸铁管或塑料管,其规格及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2.排水管沟及井池的土方工程、沟底的处理、管道穿井臂处的处理、管沟及井池周围的回填等均须参照给水管沟及井室的规定执行。3.各种排水井、池应按设计给定的标准图施工,各种排水井和化粪池均应用混凝土做底板(雨水井除外),厚度不小于100mm;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管道的坐标和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4.管道埋设前必须做灌水和通水试验,排水应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5.承插接口的排水管道安装时,管道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流方向相反。6.排水检查井、化粪池的底板及进、出水管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当建筑内污水未经处理不允许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和水体时,须设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如化粪池、隔油池及降温池等。(四)小区管线工程布置的原则1.城市建筑小区常见的工程管线主要有六种: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电力线路、电话线路、热力管道和煤气管道等。注意管线的综合协调。图1-6和1-7所示为某地区规划的建筑物周围管线综合布置图。2.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与其他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有关规定。3.在各种管道平面布置及标高设计相互发生冲突时,应按下列避让原则进行处理:压力管让自流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新建的让现有的;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4.管线共沟敷设趣符合下列规定: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凡有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图1-6管道在建筑物单侧布置图图1-7管道在建筑物两侧布置图1.1.9小区给水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一)给水管道的防腐蚀(二)日常管理与维护1.巡回检查2.定期清扫1.1.10小区排水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一)小区排水管道的日常养护1.附属构筑物及养护(1)检查井(2)跌落井(3)水封井2.排水管线的日常养护(二)管道堵塞清通(1)竹劈清通(2)钢筋清通(3)高压水力疏通(4)开挖法(5)机械清通。1.2建筑给水系统1.2.1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一)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1.生活给水系统2.生产给水系统3.消防给水系统:1.2.2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一)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又称进户管。2.水表节点:3.干管:4.立管:5.配水支管6.给水附件:7.升压和贮水设备:图1-8建筑室内给水系统1.2.3建筑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方式2.设有水箱的给水方式图1-9直接给水方式图1-10设置水箱的给水方式3.设有水泵的给水方式4.设有贮水池、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图1-11设有水泵的供水方式图1-12贮水池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5.设气压给水装置的供水方式图1-13设气压供水装置的给水方式6.分区给水方式1.多层建筑的分区给水方式图1-14分区给水方式2.高层建筑的分区给水方式(1)分区减压给水方式(2)分区并联给水方式(3)分区串联给水方式图1-15分区减压给水图1-16分区并联图1-17分区串联7.变频调速给水方式8.分质给水方式按不同用户所需的水质不同,分别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图1-18变频调速给水方式1.2.4给水管材、管件及附件(一)给水常用管材常用给水管材一般有钢管、铜管、铸铁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但必须注意:生活用水的给水管必须是无毒的。1.钢管2.铜管3.铸铁管4.不锈钢管5.塑料管(1)聚乙烯管(PE)(2)交联聚乙烯管(PEX)(3)硬聚氯乙烯塑料(UPVC)(4)氯化聚氯乙烯(PVC-C)(5)无规共聚聚丙烯(PP-R)6.复合管材(1)铝塑复合管(2)钢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二)给水常用管件及连接1.螺纹连接2.焊接3.法兰连接4.承插连接5.热熔连接(三)给水管道附件1.配水附件(1)旋启式配水龙头(2)旋塞式配水龙头(3)陶瓷芯片水龙头(4)混合水龙头(5)延时自闭水龙头(6)自动控制水龙头图1-20常用配水附件2.控制附件(1)闸阀(2)截止阀(3)旋塞阀(4)止回阀(单向阀或逆止阀)(5)浮球阀(6)蝶阀(7)球阀(8)安全阀(9)减压阀图1-21常用控制附件止回阀分流阀闸阀截止阀浮球阀蝶阀球阀弹簧式安全阀3.水表(1)水表的类型在建筑给水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是流速式水表。流速式水表按叶轮构造不同又分为旋翼式、螺翼式和复式三种根据水流方向不同水表可分为立式和水平式两种;按计数机构所处状态不同水表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按适用介质温度不同水表可分为冷水表和热水表两种;常用水表如图1-22所示。图1-22常用水表类型(a)旋翼式(b)螺翼式(2)水表的选用选用水表时,应根据用水量及其变化幅度、水质、水温、水压、水流方向、管道口径、安装场所等因素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1.2.5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一)给水管道的布置1.引入管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考虑,宜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和不允许断水处引入(用水点分布不均匀时)。2.室内给水管网的布置与建筑性质、外形、结构状况、卫生器具布置及采用的给水方式有关。(1)力求长度最短,尽可能呈直线走,平行于墙梁柱,照顾美观,考虑施工检修方便。(2)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或不允许间断供水,以保证供水可靠,减少管道转输流量,使大口径管道最短。(3)不得敷设在烟道和风道内;不得敷设在排水沟内;不允许穿过大小便槽、橱窗、壁柜、木装修。(4)避开沉降缝,如果必须穿越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5)给水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的基础,如必须穿越时,应与有关专业协商处理。(6)给水管道宜敷设在不结冰的房间内,可能结冰的地方应采取防冻措施。(7)应避免穿越生产设备上方,不得穿越变配电房、计算机房、网络机房、通信机房、电梯机房、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发生事故的房间。(8)室内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9)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和变形缝,必须穿越时应设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装置,如图1-23所示的丝扣弯头法和图1-24所示的活动支架法。图1-23丝扣弯头法图1-24活动支架法(二)给水管道的敷设1.明装2.暗装3.敷设要求(1)给水管道可单独敷设,也可与其他管道一同敷设。(2)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时,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或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3)给水引入管与室内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4)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应为0.5m;交叉埋设时应为0.15m,且给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5)干管和立管应敷设在吊顶、管井、管窿内,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垫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6)明设的给水管道应设在不显眼处,并尽可能呈直线走向与墙、梁、柱平行敷设;给水管道暗设时,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7)管道在空间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证施工方便和供水安全。固定管道可用管卡、吊环、托架等。(8)引入管进入建筑内有两种情况,一种由浅基础下面通过,另一种穿过建筑物基础或地下室墙壁。见图1-25。(9)横管穿过预留洞时,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以保护管道不致因建筑沉降而损坏,一般不小于0.1m。图1-25引入管进入建筑物(a)从浅基础下通过(b)穿基础1-混凝土支座;2-黏土;3-水泥砂浆封口(三)管道防护1.防腐2.防冻3.防结露4.防漏1.2.6升压和贮水设备(一)水泵1.离心式水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离心式水泵的结构如图1-26所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