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财政关系本章学习内容•公共物品或服务理论和集权分权理论:基本理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做什么事?事权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怎么花钱?财权划分•我国财政体系划分•政府间转移幻灯片提要•概念和原则•我国实行过的财政体制•分级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分级财政体制理论基础7.1概念和原则•财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的含义–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本质上就是财政资金的管理与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7.2我国实行过的财政体制•“统收统支”:1949-195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953-1978•“财政包干”:1980-1994年,地方初步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级预算主体。•“分级预算体制”或叫分税制体制:1994年以后7.2.1财政包干的弊端•包干体制:每年商定一个地方上缴比例,这一比例根据上一年上缴的额度商定,后果:–鞭打快牛•本年收入相同的地区,但是由于上一年上缴额度不一样,使得本年上缴不一样,上缴越多的地区以后上缴也就越多,打击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积极性–讨价还价的后果•中央与地方一轮一轮的讨价还价,中央政府眼睛向下看,地方政府眼睛向上看,精力花在往复循环的谈判上,消耗的社会资源7.3.1分什么?•分税制:指在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预算管理体制,包括:分税、分权、分征、分管和转移支付–分税:按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分权:划分各级政府在税收方面的立法权、征管权–分征:设置中央地方两套税收征收机构–分管:各级政府分别管理各自的税款–转移支付:实现对落后地区分配及宏观调控的目标7.3.2怎么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政府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需支出及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府机关运转所需支出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中央税:关税、消费税、金融机构所得税–地方税: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农业税–共享税: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证券交易税、资源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国防支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基本建设投资武警部队支出地方国有企业挖潜改造各项农业事业费和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外交和对外援助城市维护建设支出文化教育科学和公共医疗卫生中央政府行政管理支出政策性价格补贴社会保障基金中央直属企业挖潜改造地方公检法支出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社会福利支出职责划分收入分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关税营业税(不含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消费税地方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印花税(中央97%,地方3%)中央国有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40%)进口消费税和增值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部分归中央,其他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税收房产税中央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农业税,土地增值税7.3.3如何平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转作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以满足其支出需要的一种财政制度。实施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后,并不意味着要使地方拥有足以自我平衡的税收收入,划归地方支配的税收仅仅是地方相对稳定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其收支差额要通过中央政府的财政补助或转移支付补充。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调控的必要性1.效益与成本的对等原则•地区公共支出具有外部性,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地方财政支出的收益与成本,则地区财政支出相对不足,为了弥补这种正的外部性,就需要对地区财政支出进行补贴,实现公共品的有效供给。2.资源配置的区位中性原则•各地区由于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不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异,从而其征税能力、潜力也就不一样;如果按照统一的原则,则可能造成认为的配置效率底下。3.稳定经济的目的•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的反周期的经济政策,从而就需要对地方政府进行资本性拨款。7.3.4分税制改革基本经验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二者的积极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既要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的较快发展,又要通过中央对地方的返还与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地区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税种的划分不但要考虑对中央、地方收入的影响,更要考虑这种划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7.4分级财政体制理论基础•施蒂格勒最优分权模式•蒂布特“以足投票”•马斯格雷夫的分权思想•奥茨分权定理•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7.4.1施蒂格勒最优分权模式•地方政府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地方政府更了解本地居民的需要与偏好;–本地居民有权利选择不同种类、数量的公共品•地方政府的存在方便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进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7.4.2蒂布特“以足投票”理论•蒂布特(Tiebout)(1956):分权为什么有效?1.居民利益最大化:由于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具有相同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居民会自动聚集到某一地方政府周围,居民的流动性会带来政府间的竞争,一旦政府不能满足其要求,那么居民可以“用脚投票”迁移到自己满意的地区;2.地方政府税收最大化:结果地方政府要吸引选民,就必须按选民的要求供给公共品,从而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3.实证研究结果:在居民的约束下,地方政府确实具有提供公共品的动力;7.4.3马斯格雷夫的分权思想•考察财政的三大职能出发,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宏观经济稳定:因为地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稳定实施控制缺乏充足的财力,所以应由中央负责–收入再分配职能:经济主体的流动性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尝试;–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政策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适合,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7.4.4奥茨(Oates)分权定理•全部人口中分为两个子集:每个子集内的人都具有同样的偏好,而两个子集间的偏好是不相同的,他从中央政府等量分配公共品出发,认为中央政府忽略了两者的不同偏好,因而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品上的效率差别,使其在配置资源的功能上不如地方政府•奥茨提出了“财政分权定理”:“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它们各自的选民,则总是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传统分权思想的评述•优点:从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说明了分权的好处;缺点:1.没有充分说明分权的机制;2.特别是对政府官员忠于职守的假设存在问题。3.地方政府有有效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但是有提供的动力吗!•标准:政府和政府官员都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和企业经理人相类似,政府官员只要缺乏约束就会有寻租行为,所以一个有效的政府结构应该实现官员和地方居民福利之间的激励相容。7.4.5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政府的问题主要是要么太贪婪——掠夺性行为,要么太父爱——预算软约束;•一个好的财政体制,应该对政府行为起到约束和激励两种作用,既提供“正的”也提供“负的”激励:前者用来防止政府的掠夺性行为,后者用来惩罚预算软约束。–在分权状态下,减少底层决策者与高层领导者过度的信息传递,以及对上层权威的限制,限制了中央政府的掠夺性行为–权力的分散也有助于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的硬化。•在分权体制下,银行控制着信贷,地方政府却无权干预,因此政府不能通过无限度地借钱来保护落后企业,从而带来预算约束的硬化。•政府间的竞争还对地方政府随意干预市场构成约束,区域政府间的竞争限制了官员的掠夺性行为,因为要素(特别是外资)是可以用流动的方式来躲避地方政府的过度管辖,要素的流动还增大了地方政府补助落后企业的成本。–中俄两国为什么一个走上援助之手,一个走上掠夺之手?分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促进经济增长–财政分权的要求在中国是否满足?•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收入差距–财政体制内部的乡镇财政危机,公共品供给不足,城市公共品供给过剩。•促进区域发展差异——图形基本假设•地方政府要求税收最大化•税收收入依赖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经济部门收税的成本不同–农业部门税收成本最高–工业部门收税成本较低企业进入的边际收益•生产函数满足边际产出为正,且呈现递减的边际产出,设为112yANMRANAMRN企业进入的边际成本•企业数量太少——政府在农业和工业部门征税,工业部门承担最大的税收,再高就走人•企业数量增加,地区政府让企业平摊固定的税收收入,边际成本为T0/N•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政府的收入足以维持其最低的财政收入,此时地方政府规定固定的企业税收,且N*tT010122N0,NNN,NN[N,)ULtTMCNt图形•性质1:财政分权框架下的区域经济运行存在多重均衡,而具体的可实现的均衡点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初始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呈现分异;•性质2:财政分权对区域经济并不存在单调的影响。分权的经济影响同样依赖于区域初始的经济结构:初始工农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分权使得其后续的经济增长更快;反之,分权使得其后续的经济增长越慢;(A/2tL)2(2T0/A)2NMC/MR成本收益tUtLN1N2ELEUEM(A/2tU)2附录:国家分红•国有企业分红政策的重要性:–首先是它有利于提高那些由国企保留利润的投资项目效率–其次是它有利于改善公共财政资源的整体配置。•结果–国有工业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利润总额从1998年占GDP的1.2%增长到了2003年的3.7%–大规模的留存利润为企业投资提供资金的方式由于存在现成的融资来源,可以促进产业扩张。–企业内部的资本配置无法像从金融部门获得融资那样受到严格的审核监督,而这又影响了投资效率。本章小结•关键概念–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包干制分税制财政转移支付•思考题–简述分级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简述中国分级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简述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进一步完善中国分税制应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有哪些?考点透视•理解财政分权理论,事权划分原则及具体做法,支出划分原则及具体做法,收入划分原则及具体做法•理解分税制内涵,掌握分税制管理体制,熟练掌握如何完善分税制管理体制•理解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含义特点理论依据及分类,熟练掌握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制度及完善公共物品受益范围分析•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受到地理空间等影响•举例:三个相邻的省份对治安系统的受益程度。•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只有在本地区才有积极作用,由地方政府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才能使全体居民受益,由中央政府提供为什么地方政府提供地方产品•价格•P1ABC•D1D2•0Q1Q2Q3地区性公共产品有关公共产品受益论的理论•居民消费偏好不同,公共物品受益空间不同,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性产品更符合帕累托效应WallaceOates沃伦斯欧茨《财政联邦论》•个人通过辖区流动反映个人辖区偏好•消费公共产品的收益等于税收是帕累托最优CharlesTiebout查尔斯提布特几个相联系的概念纯公共产品并非就是全国性公共产品混合公共产品不一定是地方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不一定只提供地方公共产品中央政府不一定只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集权分权理论•社会规模增大,其权力不可能由单一级次的组织来行使。•在任何国家,中央政府都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地方政府代表地方利益。•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政治框架改革,下放权力。政治上的分权会带来经济上的分权财政联邦主义•原因:•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了解民众•地方政府是实现不同地区不同选择的机制•结果:•某些公共决策应该放在低层次的政府进行•地方政府存在竞争,但是竞争是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俱乐部理论•自愿聚合在一起的人组成的聚合体或者社群,俱乐部向成员提供公共物品产品,成本由各位成员分摊,即税收。•边际成本为0,平均成本下降•扩张不是无限的,会有拥挤效应•最佳点:拥挤成本=税收•因此,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