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22三角形边的关系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汇编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三角形边的关系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汇编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初中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的探究和归纳。教学难点:判断怎样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教学关键: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实验和观察PPT课件,从中体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并从中探索出解决这种问题的实质。教学准备:教材、PPT演示文稿、小棒教法:情境导入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观察、归纳,分析归纳教学法;学法:实验操作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上课后,放幻灯片1引入新课。好文供参考!2/22二、展示学习目标放幻灯片2-3放幻灯片4导学案反馈。老师:讲出现的问题及强调得到的结论。放幻灯片5、6知识应用。三、合作交流(8分钟)放幻灯片7合作交流的要求。老师巡视观察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四、高效展示(8分钟)放幻灯片8高效展示要求。五、点评(约15分钟)展示完成后,放幻灯片9点评要求。2分钟以后按照分工开始点评。点评活动一完成后放幻灯片10,老师点拨。学生继续点评。学生点评完跟踪练习1后,放幻灯片11变形练习。完成后学生继续点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好文供参考!3/22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各准备几根长短不等的小棒、直尺、探究报告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这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3、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三、猜想验证,发现规律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好文供参考!4/22生:换一根小棒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演示猜想1)1、学法指导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先看要求(大屏幕)。操作要求:(1)、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2)、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3)、完成后,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准备交流第一根小棒长第二根小棒长第三根小棒长能否围成三角形2、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小组上台展示,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3厘米、5厘米、10厘米不能好文供参考!5/223厘米、5厘米、8厘米不能5厘米、8厘米、10厘米能师: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师:仔细观察四种结果,有的围不成,而有的却能围成。这是为什么呢?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说说你能发现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几组小棒长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你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这组情况,谁愿意说说3、5、10这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生: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师:我明白了,3厘米的边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3+4〈8)你很会观察。(演示)师:再说3、5、8这三根,同学们有些争议,到底它们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不能,为什么?有谁愿意谈谈?生:3+5=8重合了不能师:是这样吗?(演示)请看大屏幕。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好文供参考!6/22谁愿意再来说一说。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3+8>10、8+5>10看起来是这样的。3、师:回头看不能围成的情况,也有3+8>4、4+8>3、3+8>5、5+8>3(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怎么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生:有一种不符合就不行了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生1:加“任何”、“任意”生2:其他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生3: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4、归纳小结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任意)师:是这样吗?再挑选一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来验好文供参考!7/22证:生:3+4>5、3+5>4、4+5>3,师:这个例子证明了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四、课堂小结老师在生活中还看到了这么一种现象:(演示)公园里有一条这样的路,路的两旁是草坪,为什么很多人都往草坪中间走?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平时多观察、多动脑,你一定能成为数学的好朋友。角形边的关系教案【第三篇】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认识》。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和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认识了线段,学习了垂直,能从直线外一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安排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定义,高和底等教学内容。为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算法和各种图形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好文供参考!8/22(一)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二)过程和方法在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四、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五、过程设计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美丽的建筑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师:谁能说说这些图片中都有哪种平面图形?揭题:是的,每张图片中都含有三角形。三角形的奥秘非常多,那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揭开三角形神秘的面纱。(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好文供参考!9/22[设计意图:通过建筑图片,增强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三角形的定义(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0页,自学有关三角形的内容。(2)师:自学完了,如果现在让你画一个三角形,你会画么?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三角形,并介绍一下画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说的时候板书:3个角,3条边,3个顶点并提问:对他的发言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4)师:这些是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学知道的知识,那你觉得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呢?指名不同的学生说。刚才有同学说到: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课件出示)师:这句话里哪个词是关键?师:三条线段围成是怎么样的?(出示: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对这句话你们都理解了吗?那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教师举出反例让学生判断。师:现在你认为到底怎样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呢?好文供参考!10/22[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围成”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师:你们每人都画了一个三角形,黑板上现在也有一个三角形,这么多的三角形,我们该怎么去区分它们呢?你们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给它们标上字母)师:老师给黑板上的三角形中的每个顶点分别标上A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记作三角形ABC。在三角形ABC中,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A,那么其他两个就是?这条边叫AB边,那么这两条是?请你想一想,这三个顶点,分别对应哪条边。2、三角形的高(1)师:看黑板上的三角形,如果小红家刚好就在点A,BC是一条小河,小红要去提水,你认为走那条路比较近?师:是走AB这条路吗?还是走AC这条路呢?其实啊,这两条路都比较远,你能想到最近的路在哪里吗?师:对了,就是从这个顶点出发,作对边的垂直线段。这条路才是最近的。师:谁能上来把它画出来?指名,要求学生边画边说画垂线段的过程。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BC这条边重合,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点A,再沿着这条直角边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当学生说的不完整的时候请其他学生补充)好文供参考!11/22师:让我们重温一下刚才画垂线段的过程(课件演示)师: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师:黑板上这条垂直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与高垂直的BC边就叫做它的底。通常,三角形的高要画成虚线,还要标上直角符号。(板书:高、底)[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情境,然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体的问题,形成知识迁移](2)师:你会画高吗?请同学们在刚才自己画的三角形中画高。(3)师出示判断题,哪些是三角形的高?刚才老师看到有同学的高是这样画的,他们画的对吗?为什么?师:第四个图形画的是高吗?想想看,它是怎么画出来的。这时候谁是底?师:为什么刚才把BC叫底,现在却把AB叫底呢?师:刚才提到的过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引出一条高,想一下,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高吗?师:想想看,过点B如何画AC边的高?方法也一样,把三角尺的直角边和AC边重合,经过点B就能画出这条高,这时AC边就是三角形的底。(课件演示)看来在一个三角形中能画几条高?(从3个不同的顶点出发能画出3条不同的高)好文供参考!12/22师:你还能在自己的三角形中画出其他两条高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关系]三、应用拓展,提高技能(1)师(课件出示):想象一下,这些三角形的高在哪里?师:课件出示前面三个图形的高,这些高有什么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高逐渐向右移动)生:顶点向右移动。师:如果顶点继续向右移动,那么最后一个三角形的高应该画在什么地方呢?生:与另一条边重合了。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直角三角形)这里AC是高,哪条是底呢?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你还能找出这个三角形的其他两条高吗?(学生找出)师:原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对应的两组底和高。(2)师:现在老师把这四个图形放在一起,想一想,如果顶点继续向右移动,会出现怎样的三角形,高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呢?(课件出示一个钝角三角形)学生先想象,再指出高的位置。师:如果顶点向左边移动呢?(课件出示)高又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好文供参考!13/22学生想象后,再指出。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板书:同底等高)师:想一下,为什么这些高的长度都相等呢?(顶点在平行线上移动)师:如果顶点不在平行线上移动,他们的高还会一样吗?学生回答,师演示。看来高的位置跟什么有关?是呀,同学们高是从顶点画出来的。(3)师(隐去三角形,留下顶点和高、底的虚线):如果以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为三角形的一条高,你能想象出这个三角形吗?它的底在哪里?师:隐去底,现在你还能想象出三角形的底在哪里吗?请你画在练习纸上。学生画,展示学生作品。像这样只给指定高的三角形,你能画多少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