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生态类文稿7篇荟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3年7月生态类文稿7篇荟萃近日,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包括关爱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参加环保实践等十条内容。这部接地气、可操作性强的新“公民十条”,为规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提供了实践标准,也让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党的**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仅仅靠政府和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凝聚社会共识,让社会公众参与进来形成合力。因此,推动公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自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势在必行。首先,规范生态环境行为,要从转变观念开始。此次新“公民十条”中提到的,“了解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和信息”“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等内容,都是强调对公民的环保责任感培养的重视。树立生态环保意识,能让每位公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生态环保中的角色和责任,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生态环保责任。其次,规范生态环境行为,要守底线,争高线。对新“公民十条”中提出的,如“不露天焚烧垃圾”“不随意倾倒污水”等底线问题,我们要时刻警醒自身,面对生态环境和能源使用的问题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一时一刻,而应久久为功,这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环境保护的道德高线。比如,倡导“合理设定空调温度”“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等,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次,规范生态环境行为,要多方合力,更好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规范的执行除了依靠公民个人的自觉意识,也需要相关部门从具体实际出发,提高公民参与生态环境行为的积极性,围绕群众关心的生态问题,积极主动宣传生态知识,通过组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带动更广泛人群参与到生态环境行为规范中。同时,每位公民也应有主人翁精神,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不文明现象或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从而共同凝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总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全民行动起来,各尽其责,自觉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承人,为美丽中国建设汇聚更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永续发展”永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确保顾及长远、世代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永续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体现了广阔的历史视野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为确保中华民族世代相承和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强调,我们要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必须站在全局、整体和长远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强调,全党要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水危机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必须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改善,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资源和空间。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年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决定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力军。我们党始终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寄予殷切期望。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必须坚定信念、真诚奉献、埋头苦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考察时强调,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保护好黄河、长江和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让中华民族永葆活力的重大举措。守好长江一江清水、确保黄河安澜、保护“中华水塔”,既是守护好国家的生命之源和中华文明摇篮,又是留下惠泽子孙万代的幸福河,实现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2021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最紧迫和最突出的安全问题之一,生物安全风险对人民生命健康、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严重威胁和挑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确保把生物安全、生命安全的钥匙牢牢握在自己手中。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载体,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来说,18亿亩耕地红线绝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也不是一个要权衡守得住与守不住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的“生命线”和“安全线”。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以滚石上山之劲防沙治沙荒漠化是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对中国来说,荒漠化防治在生态安全、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不懈努力,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了“双缩减”,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为代表的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有效控制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的荒漠化防治实践中,中国走出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国路子”,贡献了2000年至2017年全球新增绿地中的1/4,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贡献。然而,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荒漠化防治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已治理的沙化土地中,初步治理和中等治理占比高,尽管植被盖度得到大幅提高,但治理区生态系统尚处在恢复初期,结构和功能低而不稳,在人为活动和气候因素叠加影响下,极易反复,不确定性很大。近年来,大量沙区植被退化、固定沙丘活化现象的发生,说明荒漠化防治还有许多路要走。中国目前还有一部分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保护利用不当,很可能会发展成荒漠化土地。中国荒漠和荒漠化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除部分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外,应充分重视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作用,不应一味地追求高森林覆盖率。东部沙区应以恢复灌木和草本为主的半荒漠草原、草原植被或疏林草原为主要目标,西部沙区应以半荒漠和荒漠植被为恢复目标。在生态系统恢复方式上,应以封育保护、人工促进生态修复为主,尽量避免对生态系统大规模的扰动。在荒漠化防治成效的评判标准上,应避免单纯将森林覆盖率、植被盖度等简单指标作为考量依据,还应考虑土壤等情况。自然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消除后,会有一个短期内迅速增加和快速恢复的现象,植被盖度等特征在短期内会发生明显改变,但在长期的退化过程中,土壤系统恢复性演化过程滞后于植被,其恢复要经历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荒漠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除气候变化外,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核心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人类活动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可承受的弹性范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并不能根治荒漠化。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应从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去看待荒漠化防治,从因害设防逐步向全面改善生态系统质量转变,从植树造林向生态系统多种功能的恢复转变,由单纯治理向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转变,重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将自然荒漠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给大自然留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宜沙则沙。在长期的荒漠化防治实践中,中国不但取得了生态治理上的巨大成功,绿色惠民的成效也十分显著。但也要看到,由于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差、沙区产业规模小、资源消耗性低端产业比重大等问题的存在,发展沙区产业,稳住荒漠化防治成效的任务还很重。考虑到中国沙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坚持“小生产、大保护”的沙区产业发展方针,利用小面积的土地,采取集约化经营,高效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增强人口承载能力,从而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沙区产业发展中,应逐步降低高耗水的种养殖业比重,充分开发利用沙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附加值高的名优特产品,实现农牧民富裕、生态良好的沙区新图景。今年以来中国多次出现沙尘天气,提醒我们荒漠化防治还远未到额手称庆的时候。荒漠化防治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全球加强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不断创造奇迹的历史。在新征程上,中国也必将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荒漠化防治新奇迹,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重构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当前,世界各国已不再把粮食增产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唯一目标,而是越来越重视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发挥农业多功能性。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重构健康的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