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材料)关于XX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XX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从3月份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牵头组织由监察司法委与常委会监察和法制司法工委全体成员、部分常委会委员和相关专(工)委成员组成的调研组,分三个调研小组全覆盖走访调研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期间,听取了市政府各组成部门的情况介绍,征求了市法院、市检察院、市信访局等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建议,多渠道、多角度深入了解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年来,市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XXX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坚持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为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上全力打造“醉美之城·幸福XX”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一)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强化依法决策。实现全市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全覆盖和动态化管理;推广“涉公合同精密智控平台”,推进行政机关合同闭环式管理。创新推行工业厂房“预验即试产”改革,出台实施方案推动改革红利普惠均等。二是强化执法监督。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形成“1+8”执法队伍构架,76.39%执法力量下沉乡镇(街道)。落实涉企“柔性执法”3.0版新型监管品牌,梳理形成柔性执法事项331项。三是强化数字赋能。12个应用入选省数字法治系统一本账S3,其中执法鉴定“一网办”获评省“数字法治好应用”,在全国现场会上推广。(二)基层法治基础持续夯实。一是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创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6个。二是巩固深化“商人纠纷商会解”模式,探索打造“法院+工商联”联动解纷机制。创建XX北片知识产权综合执法司法保护联盟,XX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三是深入实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市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率99.5%,较2021年同期提高5.27个百分点。行政诉讼案件风险预警及化解处置机制运转成效显著,2022年全市行政诉讼案件中判决XX行政机关败诉15件(经二审核减1件),败诉率4.9%,连续三年实现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三)监督意见落实总体向好。一是2022年法治政府审议意见有效落实。创新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新路径新模式,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汇集经信、统计、税务、科技等多个部门数据,以精准评价、精准配置、精准服务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2022年完成1834家规上企业数据以及用地需求数据采集,实现规上企业“全景画像”全覆盖;通过利用“工业用地数字化配置”应用预评审结果,辅以精准供地办法,成功出让9宗354.58亩工业用地。强化“行刑衔接平台”应用,市公安局组建专业团队对外单位移送的涉刑案件进行在线审核受理、通知补充材料,进一步提升案件移交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2022年,已开通使用平台的行政部门与市公安局网上案件移送率达100%。二是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收到的代表建议358件,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197件,部分解决或已列入计划解决的129件,合计占比91.06%,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反馈全部为满意或基本满意。二、存在问题我市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XXX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定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望,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一是各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不平衡。对《XXX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学习不重视、不到位,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有偏差。有的部门仅从应付上级考核的角度界定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内容,有的部门仅把执法工作当作法治政府建设主要甚至全部内容,还有的部门把法治政府建设内容作为一个单项工作由某一具体科室进行落实,未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本部门全局性、统领性的工作来部署。二是相关部门落实各项具体审议意见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有的部门对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制发的审议意见交办函不重视,回应不及时,需要三番五次催报;有的部门回应质量不高,文稿中常有错漏之处,未准确完整地反映实际工作情况;还有的部门对审议意见缺乏研究分析和周密部署,落实质量不高、内容不全,这些需要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审议意见落实工作的部署和质效监督。上述审议意见办理情况也反映出部分部门对监督法了解不够、认识不足,落实人大监督意识不强。三是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信访投诉事项的重要性认识有差距。部门行政诉讼案件以副职出庭为主,个别案件由工作人员代替负责人出庭,且出庭不出声现象比较普遍,出庭应诉流于形式,以应付考核为主,使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初衷落空。此外,对本部门行政诉讼案件、信访投诉事项普遍缺少分析梳理和总结整改,不利于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群众水平。四是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与新时期法治建设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22年,市政府26个组成部门共有公职律师82人、通过法考142人,但是总体上公职律师作用发挥不理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法考的氛围也不浓。这和调研中各部门不同程度地表达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极不应和,值得有关部门认真思考,研究有关对策。同时,有的部门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二)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有关部门职责边界仍不够清晰。“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来,主要部门之间职责边界、案件线索移送和日常监管规则进行了梳理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但个别领域和事项仍不够清晰明确,个别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之间仍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易造成执法和监管的脱节、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跑”。二是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相较于执法工作量,各执法部门均反映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执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执法岗位招人难,缺乏新鲜血液;个别执法部门因人员编制问题,一线执法工作人员无法取得XXX省综合行政执法证。三是编外人员管理需加强。因工作需要,多数部门均有不同数量的编外人员,如协警、保安及各单位涉及业务工作的编外勤务人员等。据市委编办统计,XX市行政和事业单位核定编外用工控制数8169名,实有编外人员9650人,其中行政单位6649人,事业单位3001人。编外人员不具备履行行政职能的主体资格,只能从事辅助性的日常事务。但是有的部门某些业务长期依赖编外人员,将权限下放给编外人员独立开展行政事务,使部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受到削弱,行政风险凸显,也不利于在编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动态更新和提升;另外,编外人员在教育管理上与在编人员并不同步,其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相对薄弱,却具有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便利,违法违纪风险较高、成本较低,因此需要对其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加强约束管理。(三)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跨部门综合服务有待提升。近年来,市政府通过服务流程再造、系统迭代升级、数字化应用不断深化等举措大力改善营商服务环境,各部门各业务科室对于“规定动作”都提供了比较周密精到高效的行政服务,但在项目跨部门跨科室全流程全周期综合集成服务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上下游服务衔接仍不到位,不够主动;有的部门工作人员对新精神新政策吃不准吃不透,不愿担责;有的部门工作人员思想不开拓,存在本本主义、本位主义,习惯性老调子思维。二是涉企扶持政策存在多、广、散的现象,奖补资金撬动效益不高。现行各类扶持政策以部门为主导,因上级考核任务要求而设置,一些部门在制定政策时缺乏前期调研和绩效评估,且未从企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的扶持方向出发进行精准施策,如有些政策补助金额较小,涉及面广,存在“撒胡椒面”现象,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三是有的部门执法人员对政策理解有出入。有些法律法规政策只作了原则性规定,没有细化规定实操条款,部分执法人员没有从立法的本意和政策出台的背景进行解读和理解,简单机械、生搬硬套,或者以个人见解代替法规和政策本意,习惯于从严苛企业的要求来进行解读;有些政策存在设定前提、实施条件、目标指向等不够具体明晰,或者多个政策文件之间相互交织、重叠乃至冲突等情况,部分执法人员没有结合法益、政策要规范的行为和工作实际进行认真研究,也不向出台政策的上级部门请示,仅凭一知半解“模糊”执法,导致出现扰企和损企的现象。三、几点建议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当前法治政府建设正处于关键节点,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导向,以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着力点,不断在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一)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笃学深悟真用上当标兵作示范,做忠实的尊崇者、宣传者、实践者,切实增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自觉。要深入学习贯彻《XXX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将法治政府建设贯穿于本部门各项工作中。二是强化法治思维。要大力推进学法用法,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始终把握正确法治理念。高度重视和支持人大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审议意见,并在规定时间落实整改并回应。自觉接受检察法律监督和法院审判监督,严格实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特别是“一把手”的出庭应诉率和应诉能力,做到“出庭出声”“人到心到”。及时梳理总结信访事项的共性投诉,分析存在问题,提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发挥公职律师作用。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引导公职律师积极参与部门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及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要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政策理论培训和实务技能培训,提升公职律师能力水平。要探索建立奖励措施,鼓励更多政府工作人员参加法考。四是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积极发挥法治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具有XX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标志性成果。(二)深化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提升执法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体制机制,厘清部门间及部门内部的职责边界,优化资源配置,让执法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进一步协调解决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执法权属问题,推动监管与执法同发力、双提升。二是进一步加强执法力量。加强执法队伍的传帮带,将更多优质新鲜血液充实到基层执法队伍中。按行业、分领域开展综合执法业务培训、经典案例学习,不断提升执法队伍“全科式”执法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编外人员管理。通过精简编制、调整岗位设置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在编人员业务能力,明确编外人员职能定位,加强政治教育和纪律约束,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完善考核指标和权重,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加强编外人员政治教育、廉洁教育、警示教育,提升纪律观念。同时,根据编制情况,科学制定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录用计划,及时充实编内人员。(三)持续优化依法行政制度供给,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一是绘制项目全流程全周期服务图,对项目每一阶段每一许可环节的服务内容、许可要求、支撑材料、服务科室进一步予以明确,通过业务科室及时主动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属地乡镇(街道)、相关单位和科室沟通的方式,避免和减少业主单位和乡镇(街道)“原地打转”和做“无用功和负用功”。二是构建一个法律法规政策业务解读和执行报备平台,避免工作人员自我解读有失偏颇,造成服务不到位、不履职、不担当。对于法律法规不明确,或属于在政策理解范围内以明示的方式作出有利于企业的许可和服务,如出现涉诉涉访涉审行为的,适用容错免责,保障工作人员权益。三是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做深做细做实为企服务,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质效,全力维护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营商环境。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