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心得+巴菲特投资10堂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不得不看的理财心得:巴菲特投资10堂课》第1课什么时候买入股票听股神讲课,做投资赢家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神”、“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他靠股票、外汇投资成为顶级富豪的传奇经历,在全球投资界传为佳话,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8大投资大师”之首,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有史以来15大富豪”之一。巴菲特1930年出生于美国小城奥马哈市,11岁时购买了平生第一只股票。1951年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后任股票经纪人,1956年成立合伙企业巴菲特有限公司,象征性地投入100美元,从此开始投资生涯。他1993年成为世界首富,之后一直稳坐第二把交椅,2008年又重登世界首富宝座。截至2008年2月11日,他的个人资产高达620亿美元。1965年,巴菲特有限公司买入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49%的股票,并于1968年增持至70%。1969年,巴菲特面对股价飞涨,认为股市已呈高度投机状态,于是解散巴菲特有限公司,把自己2500万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买进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把它从一家纺织公司转型为投资公司,并从此控股该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直到现在。从1965年到2006年末,伯克希尔公司的每股净值由当初的19美元成长到558万美元。从1970年开始,巴菲特每年都以董事长的身份,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以给股东一封信的形式,公开他的投资策略,逐一讨论当年公司作出的重大决策。每年的伯克希尔公司全球股东大会日,被誉为“沃伦·巴菲特日”。来自美国乃至全球的数万名公司股东,心甘情愿忍受长途飞行劳顿,潮水般地涌向奥马哈,目的就是为了能亲耳聆听巴菲特的投资课,同时也是为了表达对巴菲特投资哲学的信仰,以及对巴菲特个人的尊敬和信服。2007年参加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的人数达27万人,刷新了历史纪录。1万名股东坐在当地最大的篮球馆内,其余人只能在馆外收看会议视频。两三天的会期,旺盛的购买力,构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黄金周”。有意思的是,真正的股东大会时间不超过10分钟,接下来便是长达6小时的对话。巴菲特一边吃零食一边答股东问,气氛融洽得像茶话会。股东大会上对巴菲特的提问,实际上都是请教而不是质疑,更不是挑战,涉及的话题也都是当年世界经济、投资圈中的热点。全球主要媒体都会提前预留版面,以便能及时报道他对世界宏观经济走势的点评。为了参加股东大会,许多投资者特地购买1股伯克希尔股票。要知道,对于这只全球最昂贵的股票来说,买上1股就已经不容易了,2007年该股收盘价为每股1378万美元(当年摸高15165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0万元!更多的股东为了聆听巴菲特讲课,几年甚至几十年持股不卖。不难看出,他们持有该股的目的不但是投资(2007年该股上涨265%,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56%),也是为了得到一张聆听巴菲特讲课的门票!他的朋友、当时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更是全程参加股东大会。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总是老调重弹,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他的投资策略始终不变;而投资者也总是百听不厌,他们的理由是:“你每周去教堂听到的不也是同样的话吗?”对巴菲特的朝圣心态可见一斑。遗憾的是,巴菲特从来没有写过一本专门著作来系统阐述投资理念和投资实践。有鉴于此,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课堂讲解形式,像讲故事一样系统总结他的投资理念精髓。并且按照我国投资者惯有的思维方式,详细阐述、深度挖掘、精辟归纳为10章,概括为《巴菲特投资10堂课》,与读者一起分享他的智慧结晶。第1课什么时候买入股票当买入的价格物有所值时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神”、“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他靠股票、外汇投资成为顶级富豪的传奇经历,在全球投资界传为佳话,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8大投资大师”之首,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有史以来15大富豪”之一。巴菲特1930年出生于美国小城奥马哈市,11岁时购买了平生第一只股票。1951年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后任股票经纪人,1956年成立合伙企业巴菲特有限公司,象征性地投入100美元,从此开始投资生涯。他1993年成为世界首富,之后一直稳坐第二把交椅,2008年又重登世界首富宝座。截至2008年2月11日,他的个人资产高达620亿美元。1965年,巴菲特有限公司买入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49%的股票,并于1968年增持至70%。1969年,巴菲特面对股价飞涨,认为股市已呈高度投机状态,于是解散巴菲特有限公司,把自己2500万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买进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把它从一家纺织公司转型为投资公司,并从此控股该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直到现在。从1965年到2006年末,伯克希尔公司的每股净值由当初的19美元成长到558万美元。从1970年开始,巴菲特每年都以董事长的身份,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以给股东一封信的形式,公开他的投资策略,逐一讨论当年公司作出的重大决策。每年的伯克希尔公司全球股东大会日,被誉为“沃伦·巴菲特日”。来自美国乃至全球的数万名公司股东,心甘情愿忍受长途飞行劳顿,潮水般地涌向奥马哈,目的就是为了能亲耳聆听巴菲特的投资课,同时也是为了表达对巴菲特投资哲学的信仰,以及对巴菲特个人的尊敬和信服。2007年参加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的人数达27万人,刷新了历史纪录。1万名股东坐在当地最大的篮球馆内,其余人只能在馆外收看会议视频。两三天的会期,旺盛的购买力,构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黄金周”。有意思的是,真正的股东大会时间不超过10分钟,接下来便是长达6小时的对话。巴菲特一边吃零食一边答股东问,气氛融洽得像茶话会。股东大会上对巴菲特的提问,实际上都是请教而不是质疑,更不是挑战,涉及的话题也都是当年世界经济、投资圈中的热点。全球主要媒体都会提前预留版面,以便能及时报道他对世界宏观经济走势的点评。为了参加股东大会,许多投资者特地购买1股伯克希尔股票。要知道,对于这只全球最昂贵的股票来说,买上1股就已经不容易了,2007年该股收盘价为每股1378万美元(当年摸高15165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0万元!更多的股东为了聆听巴菲特讲课,几年甚至几十年持股不卖。不难看出,他们持有该股的目的不但是投资(2007年该股上涨265%,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56%),也是为了得到一张聆听巴菲特讲课的门票!他的朋友、当时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更是全程参加股东大会。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总是老调重弹,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他的投资策略始终不变;而投资者也总是百听不厌,他们的理由是:“你每周去教堂听到的不也是同样的话吗?”对巴菲特的朝圣心态可见一斑。遗憾的是,巴菲特从来没有写过一本专门著作来系统阐述投资理念和投资实践。有鉴于此,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课堂讲解形式,像讲故事一样系统总结他的投资理念精髓。并且按照我国投资者惯有的思维方式,详细阐述、深度挖掘、精辟归纳为10章,概括为《巴菲特投资10堂课》,与读者一起分享他的智慧结晶。第1课什么时候买入股票当股价跌到非常有吸引力时投资者的买价决定投资回报率的高低,投资者应该时刻把这个关键因素牢记在心……我从不购买价格并不明显低于企业价值的股票。——沃伦·巴菲特【巴菲特投资策略】巴菲特认为,做买卖最先应该考虑的因素是价格,股票投资也是如此。道理很简单,只有合理的股价才能买到物有所值,才能取得合理回报。所以,他无论购买企业或股票,考虑的首先是股价是否物有所值,他永远只做价格明显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投资。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最主要的是考虑两条,一是投资报酬率,二是安全边际。股票投资不能不考虑投资报酬率,因此也就不能不考虑买入价格。在将来的股票卖出价格不确定或现在难以确定的情况下,股票投资的升值空间主要取决于买入价格高低。买入价格越低,报酬率就可能越高,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在实际买入股票时,很少有人通过买入价来计算投资报酬率,因为卖出价格不知道。这时,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计算投资报酬率,那就是“盈利额÷买入价格”——在公司盈利水平一定的前提下,买入价格越高,投资报酬率就越低。巴菲特认为,这里主要应当关心3个因素:一是每年每股的盈利额,二是股票的可预测性,三是股票价格。他在考虑是否值得投资某只股票时,就是首先找出这只股票每年每股的盈利额,把它看作是这只股票的投资报酬率。接下来,所谓股票的可预测性,是指这家公司能够经营稳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经营状况都不希望大起大落,目的是为了保证这种投资报酬率扎实、稳定。他认为,只有建立在稳定基础上的报酬率才是可靠的。至于股票价格,它直接决定投资报酬率的高低,当然就更在考虑之列了。例如,某家公司上年度每股盈利4美元,如果股票买入价是40美元,那么投资报酬率就可以看作是10%;如果股票买入价是50美元,那么相应地,投资报酬率也就下降到了8%。巴菲特说,他非常敬佩他的朋友比尔·盖茨及其微软公司,并且认为他是当今全球商业界最聪明、最有创意的经理人。不过,虽然比尔·盖茨担任伯克希尔公司董事,巴菲特却从来没有买过微软公司的股票。为什么?巴菲特说,原因就是因为他无法很踏实地估计微软公司未来的盈利和股价。巴菲特的一贯做法是,如果某家公司不能很清晰地计算出未来价值,那么也就无法进入巴菲特的信心循环(circleofconfidence),他就不会投资这只股票。巴菲特的投资原则非常明确:投资每一只股票价格上都要物有所值,哪怕“估计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但如果无法确切计算其回报率高低,也会被他放弃的。对于股市中经常有人通过历史资料来评估某只股票未来的股价,巴菲特认为,这种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不能离开过去的时代背景。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在历史上的表现有特定背景,而这种背景将来不复存在,这种分析和推断就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无疑,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股价预测,即使能够得到结果,也不可信。【投资心法】股票投资的价格要物有所值。不但现在的股价在理性范围内,将来的股价也要能准确预期。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公司现金流量、内在价值准确预期基础之上的。第1课什么时候买入股票当利润丰厚的现金牛出现时我们欢迎市场下跌,因为它使我们能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价格买到更多的股票。——沃伦·巴菲特【巴菲特投资策略】巴菲特认为,当股价跌到“非常有吸引力”时,就是买入的好时机。他在伯克希尔公司1992年年报中,提出了买入股票时怎样认定股价是否合理的标准。他认为,“有吸引力的”股价应当具有“充分的安全边际”。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充分的安全边际”的股价,对他来说才是“有吸引力的”。巴菲特当时是这样说的:他们的股票投资策略与15年前(1977年)年报中提到的完全一样——选择股票投资对象时,采用的是与整体收购一家企业完全相同的策略,即:①对这家公司有深入的了解;②这家公司有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③公司管理层诚实、能干;④买入价格非常有吸引力。唯一不同的是,与15年之前的投资策略相比,其中有一条发生了改变,这就是第四条:过去提的是“有吸引力”的价格,而现在提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那么,什么样的买入价格对巴菲特来说“有吸引力”或者“非常有吸引力”呢?他说,绝大多数证券分析师认为是“价值”和“成长”,但实际上,许多人把这两个术语搞混淆了,这就像穿错了衣服一样可笑。他说,“价值”和“成长”是一对矛盾的投资策略。虽然这两种策略在关键时候相互一致,例如公司成长性总是其内在价值评估的一部分,它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影响力有时候是正面的,有时候又是负面的;可是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两者之间是对立的。巴菲特认为,在许多时候“价值”这一术语是多余的——试想,如果股票投资不是为了寻求足以补偿投资成本的行为,那么还有什么能称之为“投资”呢?如果买入股票的价格比内在价值高,而投资者希望的只是将来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这只股票,这种行为只能称之为投机,而不是投资。这种投机行为虽然不违法,也不能说不道德,但却不可能发财致富。而公司的成长性,只有在具有新增投资具有诱人的回报率时,才能使投资者获益。例如,上市公司投入1美元

1 / 1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