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润博财税顾问工作室专题之外资企业避税目录第一部分外资企业避税现状分析第二部分外资企业避税案例分析第三部分外资企业避税方式分析第四部分中国反避税应对策略分析第五部分中国反避税法规精选第一部分外资企业避税现状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企业避税在我国一年便高达300亿元。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每年光跨国企业避税行为而损失的税收收入约为300亿元。换句话说,跨国企业避税在我国一年便高达300亿元,这约相当于去年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十分之一。这还仅仅是跨国企业避税,若加上内资企业的避税,数字将会十分惊人。300亿元如何算出?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反避税工作处处长苏晓鲁进一步解释说,目前,我国已批准成立了40多万家外企,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从账面上看,外企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达60%以上,年亏损金额达1200多亿元。按照税法的规定,以后的赢利是可以弥补前年度的亏损。因此,我国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税约300亿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人会对一些外资企业究竟属于哪个地方投资的感到困惑,他们的投资方往往标明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方的公司。而实际上,这些公司许多是由台商所投资控股。台商为何要老远跑到这些小地方注册公司并借此名义到内地投资?知情人士指出,台商此举是一箭双雕,即既可绕开台湾当局对台商投资内地的限制,又可利用国际避税地进行避税。无独有偶,近年来,合资企业纷纷改为外商独资。在外商谋求独资的背后,专家指出,除政策产生变化、外商已经熟悉国内情况等多种因素外,能够更加方便、隐蔽地进行避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小陈是江苏苏州的一名注册会计师,因工作的关系,对企业的财务运作情况十分了解。她说:“我所接触的外企中,至少有两成企业是有意识地进行避税。与外企相比,内资企业的避税意识要差得多。”业内人士指出,如同外企在中国所进行的避税行为一样,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如果能够成功地规避他国的税收,对本国来说,未尝不是件有利的事情。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王聿副研究员认为,在计划经济的情形下,中国的国有企业没有必要也没积极性进行合理避税。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外企进入中国。这些外企在进入中国之前,大多认真研究过中国的税制,对如何避税有相应的方案。因此,外企得以轻易的避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抽样调查,三分之一的亏损外企是由于经营不善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而六成以上的外企存在非正常亏损,实质上是虚亏实赢。照此推算,我国每年光外企所得税流失便达200亿元左右。外企的转让定价直接侵犯合资或合作企业中方利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企的主要避税手段是转让定价,这要占到避税金额的60%以上。专家指出,所谓的转让定价是指集团内的关联企业之间,为了确保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在集团内部人为地控制定价,这包括产品价格、贷款利息、无形资产转让价格、劳务费用等等。跨国公司在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方面有便利的条件。据统计,国际贸易总额中约有60%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所形成的。跨国公司在制定内部交易价格时,往往可以便利地采用转让定价办法,达到减少税负从而增加利润的目的。据业内人士介绍,转让定价在中国主要表现为“高进低出”,即进口设备、进口材料、贷款利率等多方面的价格要高于国际市场,而出口产品的价格却低于国际市场。通过这样的操作,中国的外企容易形成账面上的亏损,而利润转移到税负低的国家、地区或转移到税负高的国家、地区以独占利润。如此一来,跨国公司是一举两得:增加利润,减少汇率风险。对中国来说,外企的转让定价无疑会损害国家的利益。而对与外商进行合资或合作的中方来说,转让定价将直接侵犯自己的利益。因此,从目前的国内情况来看,在“两头在外”的合资或合作的企业中,中外资两方往往容易合作失败,而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合资或合作的企业容易成功,这与中方控制经营、财务的能力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向银行贷款不仅仅是缺少资金也是一种避税办法转让定价是外企避税的一个主要的手段,而资本弱化、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公司、钻税法漏洞也是外企避税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外企到中国投资前后,向境内外的银行借大量的资金,其中不乏一些实力雄厚的著名国际公司。促使这些企业向银行贷款,不仅仅是缺少资金,这也是一种避税的办法。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根据税法的规定,利息支出是在税前扣除。企业适度地负债,利用税前列支利息,先行分取企业利润而达到少交或免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据苏处长估计,眼下,外商投资中国的资金中,60%以上是借贷资金,自有资金比例并不高。这种资本弱化避税的手法实质是降低了资本最低回报率,为企业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增加利润。在国际避税港建立公司也是避税的一种方法。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公司,然后通过避税地的公司与其他地方的公司进行商业、财务运作,把利润转移到避税地,靠避税地的免税收或低税收减少税负。钻税法漏洞是外企避税的另一个途径。中国的税法并不完善,税法难免有许多漏洞,为企业的避税提供了空间。如现在,中国对消费税是按照出厂价进行征收。因此,一些厂家便成立自己的销售公司,用较低的出厂价把产品卖给销售公司,这样便可避税以增加利润。除这些避税方法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工资发放的次数等多方面也是外企避税的途径。用苏晓鲁的话来说是,“要讲清避税的方法,一个下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进行合理避税的人算是尊重税法只不过利用了税法的漏洞专家认为,避税分为两种,即正当避税和非法避税。王聿副研究员指出,正当避税是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找出现有的税法漏洞,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以减轻税负。对非法避税,国家税务总局的态度是进行打击,转让定价便是其中之一。据统计,从1991年到去年年底,中国已对近万户外企的转让定价避税行为实施了税收审计和调整,调整应纳所得额近150亿元,调整补税18亿余元。苏晓鲁说,从1991年开始,中国便进行了转让定价反避税立法工作。当初,考虑到多种原因,对反避税工作是低调处理。而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反避税工作也是要透明化,因此,这几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加大了反避税的宣传力度。苏晓鲁特别指出,“反避税工作前几年主要是对企业的跨国转让定价进行调查。因此,这些年查处的外企比较多,这并不是我们有意识地针对外企调查。目前,中国对国内的转让定价也开始加大调查力度,并已经处罚了国内的一些非法避税大集团公司。”据苏晓鲁透露,针对外企利用资本弱化、在避税地建立公司进行避税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正在进行研究,今后将出台相应的法规进行反避税。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有关专家指出,合理避税与偷漏税是有本质的区别,进行合理避税的人是尊重税法,只不过他们靠自己的智慧,利用了税法的漏洞获得了利益。这好比捕鱼,如果是因为鱼网有大洞,使得鱼跑掉了,这时候中国不能怪鱼而只能是抓紧时间将渔网补好。在海外的企业,如果能够成功地规避他国的税收,对本国来说,未免不是件有利的事情。普惠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吴道新指出,如何进行合理避税将成为我国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中国有许多的企业到国外去投资,但他们大多并不重视和懂得如何进行税务筹划,以减少税负。因此,中国的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应该重视合理避税这个课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消息来源:润博财税顾问工作室第二部分外资企业避税案例分析1、跨国公司避税的实质继广州宝洁事件之后,朗讯、德普事件又相继被曝光。让我们进一步看透了跨国公司避税的实质。发生在广州市的首例境内关联企业间融资反避税案,使得跨国公司宝洁的避税行为暴露于世。广州市国家税务局对其进行调查的原因是涉及境内关联企业间巨额免息融资问题,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征收该企业5.95亿元税款,补交企业所得税8149万元。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企业在华逃税总额一年就高达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去年国家财政收入的1/30,而目前,这个数字还在直线上升。国家税务总局反避税工作处处长苏晓鲁指责说,目前国内已批准成立40多万家外资企业,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账面上大面积亏损,外企亏损面达60%以上,年亏损金额逾1200亿元。跨国公司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逃避税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转移定价法。但是目前看来,除了采用正常的避税手段以外,不少跨国大型公司还采用了其他隐蔽的避税手段。总的说来,跨国公司逃避税收的方法无外乎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现实法律法规的漏洞为避税找到借口;二是通过变相的贿赂从税收部门那里获得相应的税收保护。让我们通过案例更好地了解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避税行为。2、朗讯中国贿赂事件税收流失的另一面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提供的数据说,10年内,中国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向以讲究规则和公平著称的跨国公司一到中国竟无视规则,自觉腐败,折射出的不仅是企业逐利的天性,更是中国‘土壤’的问题。”4月6日,朗讯宣布解雇其中国区的4名高层主管,理由是这4人在企业运营中存在内部管理控制不力,可能违反了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CorruptPracticesAct)。而在此之前的2003年底,沃尔玛曝出股东昆明行贿事件,富士曝出在华走私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业界无不震惊:到底有多少跨国公司在华腐败?难道真像其强调的本土化策略一样,腐败竟也成了他们中国本土化的一部分?朗讯遭遇中国“贿赂门”消息几乎是在人们愕然的目光中轰然传开的。朗讯在发布解雇消息的同时,还就内部控制不力向美国司法部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报告。报告中,朗讯透露这4名被解雇的主管人员分别为朗讯中国公司的总裁、首席运营官、市场部门主管以及一名财务主管。不过,并未公布遭解雇高管的姓名。但消息人士称,朗讯中国的董事长兼总裁为戚道协,首席运营长为关赫德。同时被朗讯总部解雇的“财务主管”即指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财务主管黄锦昆;而解雇声明所指的“营销管理人员”是青岛朗讯的另一员工。由于解雇事件直接由朗讯美国总部操作,其中国区很多人并不知情。而且,此前一段时间,隔三差五就会传出朗讯中国又获大宗采购合同的消息,正是这些雪片般的订单让中国一跃成为朗讯在全球居于第二位的大市场,仅次于朗讯在美国的业务。根据朗讯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业务收入对该公司2003财政年度收入的贡献达11%,而2003年除了美国和中国以外,朗讯在其它各地区的营收都没有达到总营收的10%.朗讯如今“突然”直接解雇业绩突出的子公司高管,而且以并不光彩的借口,让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几乎所有的员工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朗讯上海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部的这个决定对于我来说确实很突然。我只能说对于公司和客户我都没有做出任何不正当的行为,而造成这样的结果可能是一些误解或者是认知上的差异吧。”事件主角之一的关赫德对此满腹委屈,他无奈地说:“20年,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我都奉献给了朗讯,可是最后留给我的却是这样一个结论,这是让我难以接受的,可以说对于我的人格造成了很大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