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拓展 初一(七年级)语文入学分班考训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初一(七年级)语文入学分班考专项训练课内拓展一、填空题1.填空。(1)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作者对。其中“西江月”是,“夜行黄沙道中”是,诗中动静结合的诗句是:,。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2)《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围绕“,。”这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诗中向我们展示了5幅红军征难图:①越五岭②跨()③渡()④夺()⑤翻()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的《丁香结》主要写了和,其中通过描写丁香花的、、,表现了丁香花的、、的品格,作者把丁香花比喻为丁香结的原因是:①。②。(2)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抒发了诗人。诗中借景抒情的诗句为:,。(3)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西湖景色,变幻奇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诗中描绘的四幅画面是,,,。其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时光匆匆】朱自清感叹:“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被微风吹散了,如,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即将毕业的我们用《长歌行》的诗句“,”来鼓励自己抓紧时间努力学习。(2)【读书明理】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我终于醒悟:读书须勤奋,“莫道君行早,”。(3)【读书立志】读书相遇伟大的品格。文天祥以“,”表明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王冕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4.古诗文积累。2(1)谁道人生无再少?!。(2)应怜屐齿印苍苔,。(3),要留清白在人间。(4),不知秋思落谁家。(5)听了张教授的发言,我茅塞顿开,这真是:,;只有相处时间久了,才知这个人是不是真朋友,真所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穷则变,,。5.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见善则迁,。——《周易》(2),是谓过矣。——《》(3)改过不吝,。——苏轼(4)人谁无过?,善莫大焉。——《》(5)我不能光听你说,我要亲眼去看一看,正所谓“”。(6)“”,让我们以从容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吧!(7)《我们奇妙的世界》中分别写了和的奇妙的事物。6.填空。(1)引用名言,表达时间珍贵,千万要珍惜时光的观点。“”,请珍惜这美好时光,多读书,读好书,成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人。(2)当我以“诚信”为中心观点进行阐述的时候,我想引用孔子的名句:。我感受到在表达时引用名句的好处是:。7.课文内容回顾。(1)《两茎灯草》选自代的小说《》。课文记叙了的片段因灯盏里点了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的形象。(2)《摔跤》选自作家的儿童小说《》,主要写了。摔跤这个片段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的个性特点,表现了胖墩儿的特点。8.阅读三篇阅读材料,然后完成练习。(1)《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的作者是,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郁的生活热情和激昂的生活态度,鼓舞少男少女。3(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著名数学家先生在北京大学作的演讲,他用自己幼年读书的亲身经历来说明:。(3)《给老师的一封信》通过回忆老师给自己留下深刻记忆的几件小事,赞美了老师的精神,表达了对之情。9.填空题。(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2)《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3)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4)在“奴隶生涯”中,鲁滨逊被留在了的家里做奴隶。(5)通过这本书中鲁滨逊的一些经历,我们知道风向决定通过这本书中鲁滨逊的一些经历,我们知道风向决定。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古诗词是有生命力的,韩愈“,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早春是清新、湿润的;而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春是热烈的;古诗词是有情谊的,王维笔下“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情感是真挚的。(2)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懂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3)“树欲静而风不止,”告诉我们要及时行孝,多陪伴父母:“,事非经过不知难”启发我们要多读书,多实践,这样才能获得真知。(4)吟诗可赏景。“大漠沙如雪,”里是雄浑的大漠;“春城无处不飞花,”里有迷人的春景;“,冷露无声湿桂花”里是有寂寥的秋意。11.日积月累,恰当运用。(1)时代飞速发展,需要变革创新。我们要谨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2)援沪医务人员奋勇逆行,这无疑是捧出了一颗“捐躯赴国难,”的拳拳赤子之心。老师经常以“,老大徒伤悲”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有时更是以“青,,”鼓励我们将来能超越他,好好报效祖国。(3)爸爸妈妈是敬老的典范,常用“随风潜入夜,”的方式,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尽孝一定要及时,此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12.填空4(1)读《学弈》一课,我们从“虽与之,弗若之矣。”这句话知道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2)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正如《周易》中所说的“。”(3)诗中有景,看见夏日的美景,我不禁吟咏起“,。”诗中有情,和朋友分别时,我不禁吟咏起“,。”13.在横线上填出正确答案。(1)“百善孝为先”和“,。”这两句俗语都是在提醒人们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2)正所谓“塞翁失马,”一次失败决定不了什么,下一次或许就会成功。(3)《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他的理由是:“,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乎?”他是根据观察太阳的变化来判断远近的。14.根据要求作答。甲说:读书好。乙说:好读书。丙说:读好书。他们的意思分别是:甲:;乙:;丙: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意思写一句名言警句或诗句作为自己读书的座右铭。(温馨提示:一定要书写正确、规范、工整哦!)5参考答案:1.辛弃疾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词牌名词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金沙泸定岷山【详解】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与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掌握好古诗词内容,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词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原文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为: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这首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发了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其中动静结合的词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绘了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意思是: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2)《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译文为: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故结合诗歌内容可知,这首诗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诗中向我们展示了5幅红军征难图:①越五岭;②跨乌蒙;③渡金沙;④夺泸定;⑤翻岷山。据此整理作答即可。2.宗璞赏花悟花赏花颜色状态气味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旅6居在外的孤独愁苦和思乡之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苏轼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图风吹乌云图雨过湖净图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课文内容是例句记忆能力。(1)《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最初发表百花文艺出版社同名《丁香结》散文集;文章写于1985年。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表明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作者通过通过描写丁香花的颜色、状态、气味,表现了丁香花的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作者把丁香花比喻为丁香结的原因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2)《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为下文写景抒情作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中借景抒情的诗句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3)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此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诗中描绘的四幅画面是: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图、风吹乌云图、雨过湖净图。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3.轻烟薄雾痕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7或轻于鸿毛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更有早行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详解】本题考查课文背诵和理解及古诗名句的默写与理解。(1)选自课文《匆匆》,原文: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全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