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宋伟良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学院第六讲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第一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将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的动机主要归纳为四大类:市场寻求型、增值资产寻求型、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主要是市场寻求型,其次是增值资产寻求型,然后是资源寻求型,而效率寻求型的海外投资很少。一、市场寻求型海外投资市场寻求型的海外投资是指以占据和扩大海外产品市场为目的的投资行为。《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的调查显示,中国跨国企业以规避贸易壁垒为目的的海外投资占36%,利用国内生产能力的海外投资企业占40%。我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调查和由世界经济和政治所鲁桐教授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开拓市场”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要动机。企业开展市场寻求型海外投资的动机:可能是受东道国各种贸易壁垒的限制,为了保护出口市场,被迫转向目标国投资设厂;可能是跨国公司将自身所具有的垄断竞争优势向海外市场延伸,以在新市场获得垄断利润;可能是将本国处于产品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品转向国外,延长产品生产周期。可能是一些寡头垄断企业向海外投资,为了维持自己与这些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相对地位,同行业的其他厂商往往采取“跟随领头者”的行动。(一)驱动力中国企业开展市场寻求型海外投资主要来自于国内的推动力。首先是国内竞争的推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这些行业基本进入买方市场,供大于求趋势明显。根据商务部2005年发布的《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商品供求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商务部监测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73种家用电器中,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9种五金电器商品全部供过于求。国内600种消费品市场中,纺织品、家电、鞋等商品市场需求减弱。其次是政府鼓励性政策的推力。为了有效推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政府自1999年以来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如1999年政府出台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指导意见。此后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又陆续推出了一些支持政策。2003年,商务部推出一系列措施以简化境外投资的审批环节和内容。2006年又出台国家各部门对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鼓励政策。第三是规避目标国贸易壁垒的推力。作为发展中的贸易大国,我国一直面临国际上频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尤其是受WTO下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的约束,我国一直是反倾销措施最大的受害者。据2006年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公告显示,我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为了保护这些出口市场,许多中国企业不得不在海外投资设厂。(二)企业特征目前,这类市场寻求型的海外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成熟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纺织服装、家电、轻工、机械、电子等行业。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机械、家用电器、轻工、纺织、服装等行业均属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类市场往往已经进入全球性市场竞争,市场进入门槛低,主要体现为价格竞争,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初级劳工成本。从投资主体看,除了投资落后国家的企业总体表现为规模小,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外,我国许多实力强,有一定信誉的国内生产企业也在海外投资设厂以开拓海外市场。这类企业通过海外投资,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内生产能力的竞争优势,同时也积极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国内市场的竞争水平,或通过树立全球品牌形象最终实现企业全球发展战略。(三)海外投资方式目前我国市场寻求型的海外投资企业主要采取境外加工的贸易方式。在这类投资中,中国采用投入机器设备等股权参与方式,不仅提高了中国企业的机械设备出口,还提高了原料和中间产品的出口。(四)投资区位选择规避贸易壁垒的市场寻求型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主要为两类。一类是该类产品的主要消费国欧美一直是纺织品、服装及家电的消费大国。为了避开他们设立的贸易壁垒,许多中国企业直接在这些国家投资设厂。另一类是利用原产地规则选择第三国。一些中国针织企业选择投资土耳其是因为土耳其是欧盟海关联盟的成员,具有享受出口欧盟优惠关税及无配额的优势;一些中国企业在毛里求斯或牙买加建立外衣生产厂也主要是为了获取该国无配额限制进入美国市场的优惠,而在斐济投资则主要是为了进入澳大利亚市场。转移我国国内过剩生产能力或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市场寻求型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五)影响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这类产品主要处于成熟阶段,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初级劳工成本,因此竞争优势也很难保持。从事境外加工的企业往往处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前沿,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产品、管理和市场优势,有比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目前我国境外加工企业总体存在附加值低、品牌竞争力弱的问题。例如,我国纺织服装业中,只有近10%的生产能力是自主品牌生产,出口加工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因此从长远看,企业能否走高附加值和自主品牌之路,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转变是企业海外投资成败的关键。二、增值资产寻求型海外投资增值资产寻求型的海外投资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追逐战略资产,以获得新的所有权比较优势。所谓战略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不同于竞争对手且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殊资产,如技术能力、快速产品开发周期、品牌管理、对分配渠道的控制或优先取得、有利的成本结构、购买者和销售者的关系、企业分销网络、研发能力、企业售后服务、声誉、信息技术等。(一)驱动力增值资产寻求型的海外投资的驱动力既有来自国内的推力,也有来自国外的拉力。从推力看,当前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市场开拓能力、管理技能和技术诀窍。获得新资源和新生产能力被认为是资产寻求型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邓宁指出,“过去两个世纪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最显著的变化是战略性资产海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企业更多地通过跨国并购或战略联盟等方式来增加战略资产”。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普遍处于竞争劣势,而国内战略性资产非常有限。因此,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成为获取战略资产的重要途径。从拉力看,欧美等发达国家拥有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知名品牌等丰富的战略型资产吸引大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来欧美投资。(二)企业特征目前我国这类企业主要集中在中等资金密集型的制造业,如汽车、电信、电视、计算机、电子等。这些行业多属于全球性行业,产品多属技术和资金密集型,所要求的产品开发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较大。(三)海外投资方式绿地新建投资和并购是我国增值资产寻求型海外投资的两种主要方式。1979-2003年,绿地新建投资一直是我国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占80%左右。近年来,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我国海外投资的重要方式,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迅猛,并购比重上升到31.8%,2005年并购比重约四成。在绿地新建的独资和合资方式选择中,中国企业主要采取合资形式。1.绿地新建投资海尔是采用绿地投资获得战略资产的典型企业。海尔1999年4月投资4000万美元在南卡莱罗纳州建立海尔工业园,至2004年工厂年产家用冰箱达40万台。此外,海尔还在纽约建立市场开拓中心,在洛杉机和波士顿建立研发中心。此类投资除了考虑规避贸易壁垒外,主要还是实施公司的全球品牌战略。2.并购与绿地投资相比,并购方式能更快速地获取东道国的战略性资产和研发能力。近年来,并购方式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约占四成。(三)国际投资区位选择中国增值资产获取型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德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除了具有优越的投资环境,还具有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研发能力(四)影响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该领域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核心竞争力更多地来自企业的市场运行能力,品牌价值、管理经验和技能,创新生产能力等非价格竞争。目前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并购经验,战略规划和管理水平较低,使其在并购过程中面临信息缺失、法律风险和文化冲突等不利因素,往往容易导致并购失败或结果不理想。根据有关机构的研究,中国有67%的海外并购不成功。正如《福布斯》杂志所言,中国的海外收购正处于学习阶段。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失败,除了政治因素外,还在于管理水平,“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在收购经验上很难与欧美相比”。因此,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品牌增值能力和企业的融资能力,尤其是并购后能够快速有效整合资源的能力是该领域成功与否的关键。三、资源型海外投资资源型的海外投资是指获得稳定而相对便宜的原材料的投资活动。资源寻求型的海外投资可能出于国内稀缺资源的限制,而转向海外投资以获取这些稀缺资源;或出于对国际原料市场的价格和供给的不确定性,通过在原料生产国投资,维护原料来源的稳定性。(一)驱动力中国资源型的海外投资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国内资源紧缺和政府这两大推力。从国内资源推力看,尽管中国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拥有量有限,尤其是在国内需求量极大的铁矿石、铝、铜、石油、木材等领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资源稀缺问题越来越突出。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2006年中国石油净进口16287万吨,同比增长19.6%,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7%。因此企业迫切需要海外投资来获取这些自然资源。从政府推力看,由于海外能源开发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步骤,因此政府也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二)企业特征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中的石油、矿产和渔业。这些资源在各国分布很不平衡。由于属于国家重要自然资源,这些行业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同时自然资源的开采多属于资金密集型,初期投资高,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目前我国资源型海外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重点能源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国家五矿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海洋渔业公司等。(三)海外投资方式资源型投资尤其是矿产和石油等资源,往往需要购买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采权,投资规模巨大、风险高,企业通常采用兼并东道国企业的资产或股权的方式进入。此外,项目合作方式也多被运用。如近三年来三大石油巨头与国外的很多合作项目采取的是“份额油”的方式,即中国石油企业在当地的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投资,每年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额。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石油进口数量以及价格的稳定。(四)投资区位选择目前我国主要投资于资源丰富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拉丁美洲,中亚、南非等。如2005年中石油以4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2006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22.68亿美元现金收购尼日利亚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所持有的45%的工作权益等。(五)投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类的投资首先要作好前期资源勘探。虽然我国资源型海外投资总体是成功的,但仍不乏一些失败的例子。如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第二大石油公60%的股份,期望这次收购能为他们带来七八百万吨产油量,结果只产油250万吨。其次是关注政治风险。一方面是因为能源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全球不均衡,这些资源多集中在非洲、拉美等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政局很不稳定,罢工频繁,政治风险大。几年前,中石油在委内瑞拉独资购买了一个油田,但是在委内瑞拉左翼新政府上台之后,中石油在这个油田的所有权被强制性地从100%压缩到25%,仅仅给予象征性的一点补偿,相比最初的投资而言,中石油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这并非个案。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国家能源战略,该行业也往往有更大的政治风险。如2002年中石油收购俄罗斯斯基母尔石油公司,在最后时刻因为俄政府与商界联手,迫使中石油不得不放弃收购。2005年,美国国会以“美国的能源安全”为由否决中国购买尤尼科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被迫退出收购优尼科的竞争。因此除了考虑目标国资源外,我们还要进行合理的政治风险评估。四、效率寻求型海外投资效率寻求型海外投资旨在建立全球生产体系,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跨国公司通过对价值链各个环节进行全球性最优配置

1 / 10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