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BusinessManagement第三章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政策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吕萍博士副教授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均GDP超过4750美元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明显表现为净值,并呈逐步扩大趋势。2013年中国人均GDP约为6100美元,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即将进入大规模拓展周期……截至2012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9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2.2万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4354.9亿美元。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排名流量:第3位,占全球6.3%存量:第13位,占全球2.3%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地区分布2002-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地区分布问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分配;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影响。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通货区域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代表人物:海默(StephenH.Hymer)MIT博士论文InternationalOperationsofNationalFirms:AStudyofDirectForeignInvestment,1960金德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在1974年后进行发展和补充,形成海默-金德伯格学说《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理论》,1975年。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获得的各种垄断优势,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主要推动力量。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化、商标、销售技术、价格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的优势,如专利、专有技术、资金获得的优惠条件、管理技能等;企业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经济制度与政策带来的优势;……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这些优势是东道国企业不具备而为美国企业独有的。只有在不完全市场上经营,跨国公司才能凭借垄断优势获取超额利润,抵消海外生产经营的不利和风险。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依赖于外部环境,是被“推”向国际化的。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了战后美国公司大规模海外直接投资行为;适用于分析大型垄断企业对外投资成功的优势所在,帮助企业分析在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是否具备成功优势;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新思路,区分了国际生产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资本流动理论,有助于解释企业为什么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以取得对经营活动的控制权,而不采取诸如技术贸易的国际化经营方式。把资本国际流动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垄断优势理论的意义研究对象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垄断企业,无法解释不具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对象是美国企业,对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日本中小企业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难以解释;只说明企业对外投资的条件,不能解释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和服务业的跨国经营问题;在分析企业国际化进程方面显得不足。垄断优势理论的局限性(二)通货区域理论代表人物:RobertI.Aliber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为资产在各个通货区域之间的流动,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不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自由的货币市场,而是存在若干通货区域。各国货币软硬程度不同,硬币汇率坚挺,弱币则疲软下浮。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总被高估,因此用来进行国际投资是有利的,美国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在海外的低成本扩张。通货区域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意义: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提出了独到看法,是传统证券投资理论与市场失效概念结合的扩展;对于从宏观层面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有一定意义,国际汇率的变化不仅对国际贸易顺差和逆差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国际投资产生巨大影响。对于多元化经营的跨国公司影响更大,其更应该从金融、财务角度考虑国际投资问题。局限性:仅从金融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不是跨国公司的通论。没有分析跨国公司生产和发展的原因,也没有涉及跨国公司的国外生产结构。(三)内部化理论代表人物:英国里丁大学的巴克利(PeterJ.Buckley)和卡森(M.Casson)TheFutureofMultinationalEnterprise,1976;ATheoryofInternationalOperations,1978;理论基础:只要企业能在内部组织交易并且费用低于公开市场交易的成本,企业就应该将交易内部化(科斯,1937)。市场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由于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为了自身利益,以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由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本来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只要在某个地方国际资源配臵内部化比利用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低,企业就会将拥有的特殊优势资本化和跨国化。内部化理论的基本观点跨国公司并不一定需要具有垄断优势,而只需要创造比外部市场更有效的行政机构或内部市场。内部化的动因:防止技术优势的流失;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利用内部转移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规避外汇管制;……内部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意义:研究重点从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转向公司内部组织形式,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也适用于企业的国内和国外经营。局限性:只能解释纵向一体化的国际拓展,无法解释横向一体化、非相关多元化等国际拓展行为;不能解释产业在国际间转移、传递的实践;缺乏从国际环境方面分析为什么内部交易必须跨国界。内部化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代表人物:英国里丁大学的邓宁(JohnH.Dunning)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才会产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由企业拥有的三种优势决定: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的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产、规模、技术和市场等一切有形、无形资源的综合优势——为什么能出去投资?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Advantage):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性将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所获得的优势——如何投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观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由企业拥有的三种优势决定:区位优势(LocationAdvantage):国内外生产区位的相对禀赋对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吸引与推动力量,由东道国和母国的多种因素综合决定,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成本、市场购销、政府政策等——到哪里去投资?所有权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内部化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与形式。二者有时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区位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观点有无无技术转移有有无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有有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竞争优势国际经营方式企业国际化经营决策OLI理论的延伸: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第一阶段:人均GNP400美元,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几乎没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也不能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处于空白状态,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二阶段:400美元人均GNP1500美元,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有所扩大,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因而区位优势较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迅速增加,但由于这些国家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然十分有限,对外直接投资刚刚起步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第三阶段:2000美元人均GNP4750美元,经济实力有很大提高.国内部分企业开始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和流出量都达到较大规模。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处于这一阶段。第四阶段:人均GNP5000美元,主要是发达国家,由于拥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来利用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因此对外直接投资达到相当大的规模。OLI理论的延伸: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迄今为止最完备最广为接受的国际生产模型,创建了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合同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使用范围广,解释性强;能够解释企业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技术转移。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意义没有说明三大优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时间过程中的动态发展;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解释不了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特别是向发达国家进行投资的行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局限性(五)边际产业扩张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中小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以小岛清(KiyoshiKojima)为代表的日本学者针对该现象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DirectForeignInvestment,AJapaneseModelofMultinationalBusinessOperations,1979边际产业:已经趋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部门,以及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或部门。(五)边际产业扩张论一国应该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投向在这些产业拥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当国际生产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帮助每个国家重构产业时,全球福利会增加。美国的“逆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投资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西欧,使双方比较成本差距减小,损害了双方享有的国际分工和扩大贸易的好处,因此是贸易替代型投资。日本的“顺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按照边际产业的顺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扩大双方比较成本差距,有利于贸易扩大,因此是贸易创造型投资。意义:主流理论是从企业发展论或产业组织出发,以美国大型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流派。小岛理论基于日本战后国际投资状况,从国际分工角度进行研究,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海外投资模式逐渐与美国相同,大量日本跨国公司进行“逆贸易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其理论不具有普遍性,只是日本战后一段时期由日本的产业结构形成的现象。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意义和局限性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顺差增长(1981-2010年)边际产业扩张论:日本的实践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替代——将出口贸易转化成就地产销。在海外日资企业中,产品就地销售的占64%,销往第三国的占21%,返销日本的仅占15%。边际产业扩张论:日本的实践(六)小规模技术理论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刘易斯·威尔斯(LouisT.Wells),1983年出版《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合小批量生产;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企业寻求用本地投入来代替进口;满足海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形成民族纽带性的投资,独特的文化特色也是竞争优势所在。低价营销策略:美国学者Busjeet对毛里求斯出口加工区外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96%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广告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低于1%,同行的跨国公司有21%的子公司广告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超过5%。小规模技术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意义:把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与其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对分析其走向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怎样在一直由西方跨国公司垄断的国际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很有启发。局限性:继承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使用降级技术,国际位臵永远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在技术上的创新活动仅局限于对现有技术的继承和使用。(七)技术地方化理论代表人物:拉奥(Sanjay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