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分工理论绝对成本论:亚当·斯密国别50吨小麦20匹布英国100人·年100人·年法国150人·年50人·年比较成本论假设(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2)任何一国都有一个固定的资源禀赋水平,并且每种特定资源的总量相同;(3)在一国国内,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的行业中移动;(4)在国与国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移动;(5)商品的相对价值仅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劳动投入量;(6)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差异,但各国的技术水平都是给定的;比较成本论假设(7)生产成本不变,运输成本为零;(8)经济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运行;(9)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政府对于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干预;比较成本论国别呢绒(1单位)酒(1单位)葡萄牙90天80天英国100天120天比较成本:90/100=0.9;80/120=0.67贸易与分工原则:两优取重;两劣取轻H-O理论实质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假设:(1)各国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转移,而在各国内部可以自由转移;(2)货物流通中一切限制都不存在;(3)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生产的增减而变;(4)只有有形商品。贸易是平衡的,出口恰恰足以支付进口;(5)只有两个区域或国家;(6)两国技术水平和生产函数相同。H-O理论的观点两国技术水平相等的前提下,产生比较成本的差异有两个原因(1)两国间的要素充裕度不同;(2)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的贸易模式使参与国的福利都得到改善。讨论要素禀赋论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俄罗斯经济增长问题;H-O-S理论萨缪尔森: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由于在每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生产中,都密集地使用了它所拥有的丰富的生产要素,在生产要素在各国不能直接移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平均化。国际贸易新理论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新增长理论、自然资源的新增长理论、新技术理论(技术创新----垄断地位-----国际分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保罗·克鲁格曼: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新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维农从动态角度,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了“产品生产周期”直接投资理论。该理论强调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形成过程,认为发达国家市场中的企业往往相对来说更有取得技术优势的长期条件。根据该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包括:新工艺、新产品初始阶段;产品生产成熟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替代出口过渡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返销国内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数量时间进口消费曲线生产曲线满足国内市场出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海默、金德尔伯格海默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与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后经金德尔伯格和凯夫斯发展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市场不完全竞争和垄断资本集团独占为中心内容的“垄断优势论”是战后国际投资上升的关键所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政府干预和税收制度等引起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导致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可能。•垄断资本集团由于垄断了某些部门,并且拥有超过东道国企业的各种优势,如技术、管理、规模、资金等等来自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使国际投资有可能变为现实。后者是国际投资必要的主观条件。直接投资的可能性直接投资的现实性•垄断优势:•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对原材料来源的垄断;•规模经济优势;•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对垄断优势的评价•优点:较好地解释了知识密集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缺点:静态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无法解释中小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现象;未能解释这些跨国公司为何不将过剩的资金和技术以提供信贷和技术贸易等形式转让给东道国;不能解释直接投资的区位问题;不能解释跨国公司的扩大;仅强调了结构性的市场失效和共谋行为,忽视了市场交易成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内部化理论:Barkley、Carson•该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市场不完全企业经营目的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内部化与跨国公司形成是什么关系?内部化理论•创始人PeterBuckley英巴克莱;MarkCarson英卡森;AllanM.Rugman加拉格曼该理论于1976年提出,描述了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对企业跨国投资的推动。在此之前R.H.Coase,在1937年出版的《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基本观点(1)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Ⅰ.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Ⅱ.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以内部的市场取代外部的市场。Ⅲ.内部化超越国界就产生了跨国公司。(2)内部化指在企业的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将市场上具有不完全竞争性质的中间产品的交换转变为企业内部有组织的交换,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全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3)内部化过程取决于四个因素Ⅰ.产业特定因素Ⅱ.区位特定因素Ⅲ.国家特定因素Ⅳ.公司特定因素(4)内部化收益与成本收益:创造内部远期市场带来的收益;引入差别定价机制带来的收益;避免讨价还价带来的收益;消除中间产品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收益;减少政府干预带来的收益成本:分割市场产生的资源成本;信息交流成本;政府歧视性成本;内部市场的管理成本(4)结论: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不在于资本的转移,而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跨国公司的规模扩张的界限由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的均衡决定。贸易和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评价•内部化理论从跨国公司面临的内、外部市场的差异,国际分工、国际生产组织的形式等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和动机。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相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较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性质、起源,以及对外投资的形式。•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又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较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许可证安排这三种参与国际经济方式选择的依据;•内部化理论还有助于解释战后跨国公司增长速度、发展阶段和盈利变动等事实。评价•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主要是对高技术含量的知识产品实行内部化,这就势必阻碍了新技术、新产品在全世界范围的迅速普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内部化理论未能科学地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认为内部市场总是比外部市场有效;•建立在交易成本的基础上,限制了内部化的解释力邓宁的折衷理论•核心观点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权优势•1、质量•2、范围经济•3、规模经济•4、技术和信息•5、企业的信誉和品牌•6、人力资源•7、创新•区位优势•1、东道国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2、东道国的政治体制和政策法规的灵活、优惠形成的优势•3、聚集经济的优势•内部化优势•1、避免寻找交易对象而节约的成本•2、弱化和消除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的不确定性•3、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质量保证•4、避免政府干预核心观点二•三要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形式类别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具备具备具备出口贸易具备具备不具备许可证贸易具备不具备不具备评价•第一将三大优势等量齐观,缺乏主次之分,并且对其如何随时间变动并不明确,所以只是提出了一种分类方式而非动态分析方法。•第二该理论存在一定的不现实性,如着重成本分析,假定不同的进入方式的收入是相同的,并且未能考虑不同进入方式的风险差别。•第三,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仍然是发达国家的国际企业,很难彻底解释那些并不具备独占性技术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投资发展周期论I阶段国民收入国家类别优势特征净对外直接投资额第一阶段400美元处在最贫穷状态的国家-第二阶段400-2500美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第三阶段2500-4000美元新兴工业化国家-第四阶段4000美元发达国家+投资发展周期经济阶段投资流入投资流出第一阶段外国所有权优势显著;外国内部化优势显著;本国区位劣势本国所有权劣势;本国内部化优势不适应;外国区位优势不适应第二阶段外国所有权优势显著;外国内部化优势可能下降;本国区位优势上升本国所有权优势较少;本国内部化劣势、专业化程度低;外国区位优势开始出现第三阶段外国所有权优势下降;外国内部化优势可能上升;本国区位优势下降本国所有权优势上升;本国内部化优势仍受限制;外国区位优势上升第四阶段外国所有权优势下降;外国内部化优势显著;本国区位优势下降本国所有权优势上升;本国内部化优势上升;外国区位优势上升投资发展周期论II阶段国民收入第一阶段400美元第二阶段400-2000美元第三阶段2000-4750美元第四阶段5000美元第五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一步提高边际产业扩张论•边际产业扩张论的背景又称为“小岛模型”。1977年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理来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三个突出点(1)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2)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3)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核心内容•1、在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上,“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单是货币资本的流动,而是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子公司、合办企业)的转移,是投资国先进生产函数向东道国的转移和普及。2、在投资主体上,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的边际产业(或边际性企业、边际性生产部门。这里的“边际”包括边际以下)开始依次进行。所谓“边际产业”(也称为“比较劣势产业”)是指在本国内已经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而在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或领域。由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易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企业”,因此中小企业更要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3、在投资方式上,该理论主张应从与对方国家(即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或领域依次进行投资,不以技术优势为武器,不搞拥有全部股份的“飞地”式的子公司,而采取与东道国合办形式,或者采用象产品分享方式那样的非股权安排方式。•4、在投资的国别选择上,该理论积极主张向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并要从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地进行。在小岛清看来,从比较成本的原理角度看,日本向发达国家(美国)的投资是不合理的。他认为,几乎找不出有什么正当理由来解释日本要直接投资于美国小汽车等产业,如果说有,那也仅限于可以节省运费、关税及贸易障碍性费用以及其它交易费用等等。与其这样,不如由美国企业向日本的小型汽车生产进行投资,日本企业向美国的大型汽车生产进行投资,即实行所谓“协议性的产业内部交互投资”。•5、在投资的目的和作用上,该理论认为对外投资目的在于振兴并促进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特别是要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依次移植新工业、转让新技术,从而分阶段地促进其经济的发展。•6、在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上,“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不是取代贸易(替代关系),而是互补贸易、创造和扩大贸易。也就是说这种投资不会替代投资国国内同类产品的出口,反而会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是一种顺贸易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种投资将投资国技术、管理等优势移植到东道国,使东道国生产效果得到改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创造出盈利更多的贸易机会。对比于投资发生之前,投资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从东道国进口产品,且扩大进口规模,给东道国留下更多的利益。评价与启示•评价1、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比较符合日本的国情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较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