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一、教育教学目标(一)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其主要目的。○了解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知道存款利息的含义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懂得存款利息的计算。○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的基本内容。○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知道商业银行的含义。○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了解债券的含义。○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基本特征。○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了解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知道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2.能力目标○比较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异同的分析能力。○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二、教学内容分析(一)内容结构分析1.总体逻辑结构经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企业是现代社会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场所。众所周知,企业的设立、经营和发展需要资金,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呢?这就涉及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资金需求者来说,是融资;对于资金提供者来说,则是投资理财。融资与投资理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融资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而现代家庭一般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金融投资理财行为,学生对此也多多少少有所耳闻目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资金运转的基本知识,本课教材从融资的另一面──投资理财入手,以主要向学生介绍有关个人金融投资理财方式的做法,让学生逐步了解储蓄存款、股票、债券、保险等常见的理财手段。本课的逻辑结构是:由储蓄存款的含义引出储蓄存款的目的──由储蓄存款的目的引出利息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计算公式──由利息引出储蓄存款的基本种类,即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特点──进而引出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介绍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其他各具特点的投资理财方式,即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股票投资,稳健的债券投资──最后介绍规避风险的商业保险及其基本知识。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两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与“股票、债券和保险”。2.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本框下设两目,分别讲述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第一目: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我国居民当前最主要的投资方式,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投资方式。因此,教材把储蓄存款作为本课首先介绍的内容。教材以一个介绍我国当前储蓄存款现状的探究活动切入,引出储蓄存款。本目共讲了四层意思。第一,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及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大部分学生可能见过家庭的储蓄存款活动,或者本人就是现实的储蓄者。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或从第一个探究活动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储蓄存款,概括出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活动。然后可以让学生对教师、家长或其他人作简单的调查,以了解人们进行储蓄存款的基本目的和动机,如筹集子女上学的资金,筹集养老资金,筹集买房资金等。储蓄存款这一概念看似简单,实际上人们在对它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储蓄存款的对象是居民个人。在我国,目前的储蓄存款是专门针对居民个人开设的业务,只有居民个人才能开设储蓄存款账户。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钱存入银行一般称为对公存款,不是储蓄存款。二是储蓄存款并不等于存款。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只有活期存款的存款人才有权签发支票。三是虽然在我国商业银行是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但不要以为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也是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其实,有些国家的商业银行不能吸收储蓄存款。四是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实行实名制。居民开办储蓄存款账户必须持有身份证。虽然可以代办,但代办者必须持有自己和被代办人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学生对储蓄存款比较熟悉,也容易理解,学生只要知道储蓄存款是谁在存、存什么、到哪里存、有什么凭证、为什么要存等问题就够了,教师不需要作过多的讲解。讲这些知识时,注意不要把任何存款都叫储蓄存款。第二,存款利息。关于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从本目探究活动的第二个问题引入:人们为什么会将钱存入银行?人们参加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孩子将来上学作准备,有的是为了以后购房、买车,有的是为了养老,有的是为了资金安全等。最能吸引居民的是,取出存款时,除了能拿到本金之外,还能获得相应的利息,由此可引入对利息的介绍。从投资的角度说,存款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主要讲清以下几点就可以了。一是存款利息的含义。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可以说,它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即“还本付息”中的“息”。二是决定存款利息多少的三个基本因素:本金、存期和存款利息率。在本金和存期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存款利息率的高低。这里涉及银行利息率,这一专业术语学生可能不熟悉,为此,教材安排了名词点击。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利率的含义、三种表示方法及其关系。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当前银行利率表,也可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到储蓄机构观看利率公告牌。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即可,无须花太多时间。三是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对于储户来说,存款利息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几道计算题,让学生熟悉利息计算公式。在我国,储户的利息收入是要向国家缴纳利息税的。对于存款利息的含义、决定因素与计算公式,学生应该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在这里,教师应提醒学生,在有些国家,有些储蓄存款是不能获得利息的,有些国家活期储蓄甚至要向银行交保管费(如金额没有达到一定数量时)。第三,储蓄存款的种类。目前,我国的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不宜在课堂花太多时间,可以让学生课外自己阅读、探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存入方式、存期、支取方式、当前利率等方面入手,了解二者的基本情况。为了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实际能力,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储蓄常识。一是对于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如储户提前支取存款,必须持有一单一证(即存单和储户本人的身份证),才能办理取款。由他人代储户提前支取的,必须持有存单、储户身份证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才能办理。这样做是为了保障储户的存款安全。二是对于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如储户提前支取存款,银行只支付活期存款利息。三是银行还可能办理保值储蓄业务,其目的是补偿三年以上定期储蓄存款因物价上涨而相应贬值的部分,以维护储户的利益。储户的收益=利息+保值贴补额。保值贴补率随着物价的变动而变化,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或者不存在,银行也会停办保值储蓄业务。第四,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了解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投资特征,有助于增强学生将来的投资选择能力与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这是本目的重点。为了让学生从投资角度准确认识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基本特征,教师可以从流动性、收益水平、风险程度等方面,引导学生对二者进行归纳。活期储蓄定期储蓄流动性强较差收益水平较低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与股票风险程度以银行信用作担保,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银行信用作担保,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及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第二目: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广泛,大部分学生都接触过。学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也可能有粗浅的认识,教学难度不大。本目以一个探究活动引入,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目共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商业银行的含义。结合本目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从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目标出发,告诉学生什么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为了准确了解什么是商业银行,在此特别提醒以下几点。一是商业银行因依靠吸收存款为其发放贷款的主要来源,故有些国家也称为“存款银行”。因这类银行依靠吸收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金来源,这种短期资金来源只适用于经营短期的商业性放款业务,故称“商业银行”。二是不要以为在银行体系中除了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外,剩余的都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只是银行机构中的一种。与其他银行机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商业银行能够创造存款货币。三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这一点。我国还有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民生银行;有外资商业银行,如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等。2007年3月20日,我国第一家邮政储蓄银行在上海成立,它也属于商业银行。第二,商业银行的业务。教材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其一,存款业务。教材讲了三层意思。一是存款业务的含义。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且按规定还本付息的业务。教师要提醒学生,并非所有的存款业务都是储蓄存款业务,储蓄存款业务只是存款业务中的一种。二是存款的本质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当存款人向银行存入一笔资金时,在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就建立起债权债务关系。存款人以信用方式向银行提供了一笔资金,成为债权人;银行则以信用方式获得了一笔资金,成为债务人。存款到期后或储户支取时,银行须向储户还本付息。银行吸收存款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企事业等单位的存款。我国实行现金管理制度,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在银行开立账户,将本单位闲置待用的资金存入银行,这是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来源。二是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银行在我国城乡广设储蓄网点,吸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三是存款业务的重要性。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无此业务,商业银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其二,贷款业务。教材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贷款业务的含义。该知识点只要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即可,教师不需要在课堂花太多的时间进行讲解。二是贷款业务的重要性。学生不太熟悉这一业务,为此,教材安排了一组插图来形象地说明银行业务流程。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分析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从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吸收各类存款,并向储户支付一定的利息,银行在聚集相当数量资金的基础上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后收回本金和利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有差异,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再扣除有关费用就构成了银行利润的来源。贷款利息收入并非银行利润的唯一来源,包括结算业务在内的银行中间业务收费也是商业银行利润的来源,而且在商业银行利润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三是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按照贷款的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前者是发放给工商企业的贷款;后者是发给消费者个人,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这些内容只需要学生作一般了解即可,无需花太多时间讲解。教材还专门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懂得诚信在金融生活中的重要性,从金融角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讨论这一问题,列举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道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其三,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行为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对此,银行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对于结算业务,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这项业务是什么就够了,其他具体内容不用展开,以免增加学生负担。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教材重点列出商业银行的三项主要业务,但不要以为商业银行只有这些业务。现在,金融学一般将商业银行业务分为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