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召开了全国强化税源管理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工作的意见》,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目的,在全国税务系统范围内倡导并推广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并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使全国税收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迈出了坚定的步伐。根据市局调研课题安排,我分局就《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良性互动机制问题研究》课题展开了初步调研。一、互动机制提出的背景1994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税制的要求,国家实施了新一轮的税收征管改革。改革以来,税收征管工作重心实现了战略性调整,各项以税源管理为核心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各类管理措施相继出台并得以积极落实。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专业化分工后机构人员配备相对独立、部门各管一方带来部门间协作缺乏力度、职责不清;税源管理信息不能共享,如管理向稽查移交案源程序不清、针对性差;稽查向管理部门反馈意见缺乏规范性渠道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然影响征管的质量和2效率,进而影响整个税收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互动机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二、互动机制的内涵及四者间的相互关系互动机制是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建立的一项综合税源管理制度,其内容是在四者间形成以税收分析指导评估和稽查,评估为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稽查保证评估疑案的有效落实,评估与稽查反馈结果改进评估分析和税收分析工作的信息共享和双向反馈机制,目的是通过四个税源管理环节间的双向互动及时发现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促进征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以上四环节中,税收分析作为税收管理的眼睛,是反映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状况、发现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机制运行的切入点和关键点;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是机制运行的重要手段;而税源监控则是机制运行的出发点和工作目标。三、加强“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的若干构想(一)提高税收分析质量,加强税源监控。互动机制包括分析、评估、稽查、管理四个环节。建立互动机制,应从建立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入手,按照“面、线、点”梯次推进的办法,通过税收与宏观经济税源分析,对税源全局或区域进行“面”的“扫描”;通过分行3业和分税种的分析,对税源进行“线”的剖析;通过对具体纳税户的评估,对税源进行“点”的挖掘。一是通过开展税负、税收弹性和同比、环比等趋势分析,研究地区税源发展情况以及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弹性分析是深化税收分析必须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在税收分析中具有普遍意义。税收弹性是税收增幅与经济增幅的对比。开展税收弹性分析,可以反映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并据此对收入形势是否正常做出判断,进一步查找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化的因素,从中发现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在开展税收与经济对比分析中,不仅要从总量上进行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弹性分析,而且要从分量上、从税种、税目、行业以至企业等税收弹性看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二是通过重点行业分析、同业税负比较、重点企业解剖,寻找征管的薄弱环节。开展税负分析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税负分析中要注意进行五个比较,即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的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宏观税负比较、同行业税种税负比较,以及企业税负与所属行业平均税负的比较。通过这些比较来揭示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的差异,揭示地区、行业、企业以及税种税负之间的差异和动态变化,据此评判检验税收征管的努力程度。三是通过对真实税源的应征数分析,加强税源监控。长期以来,我们将税收分析、加强征管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从4申报、征收到入库这一过程上,忽视对真实的税源状况的分析监控和管理。所以,应当将税收分析环节前移,将应征数纳入到税收分析中来。不仅要分析纳税申报表上的应征数,更应该分析反映真实税源的应征数。为此,要充分利用现有数据,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利润和税负率等指标的分析,对企业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质量进行评判。积极引进工商、银行、统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等外部数据,实现各外部独立数据与申报数据信息的比对分析,解决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为准确地判断企业税源状况。同时,还要通过对各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加强各税种税基的研究,从宏观层面对各地、各税种税源状况和征管力度进行测算分析,努力减少税收流失。总之,要按照宏观看问题、微观找原因的思路,将影响税收收入的各种因素逐步细化,及时发现和准确反映税源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纳税评估和稽查选案提供指导。(二)、深化纳税评估,加强税源监控。一是开展重点评估。将以下纳税人列为重点评估对象:纳入市局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低于全省行业平均税负(或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限的纳税人,连续3个月申报异常(或零申报)的纳税人,连续2年亏损或税前弥补亏损的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企业,纳税信用D级企业,省、市局列入重点评估计划的其他纳税人。5二是细化评估标准。按季分行业确定全市评估指标的具体预警值,据之作为开展纳税评估的工作标准。在设定具体标准值时,充分关注特殊行业、特殊纳税人缴纳税额、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积极摸索适应不同行业、不同税种、不同区域纳税人的评估标准和模型,不断提高评估工作质量。三是实施专项评估。全市每年开展1-2次专项纳税评估,专项评估实施期间,由市局领导带队,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项评估小组深入基层开展督导,同时协助基层对一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评估,并在案头审计、约谈举证、实地核查中作出“示范动作”,做到“督导一个地方,解剖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推进纳税评估向纵深发展。(三)建立高质量的税务稽查运转体系,加强税源管理。一是要切实转变观念,彻底改变把稽查当成组织收入的“调节器”的观念,使稽查工作服务于税收征管,要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切实可行以查促管的方案和实施意见,明确具体操作的目的、程序、具体内容、实施步骤、量化指标、组织领导、考核办法等等,形成制度化。二是要加强纳税评估与稽查的联系,建立案件移送、稽查结果反馈和内部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以管助查、以查促管的良性互动关系,三是要密切稽查与征收、管理部门的协作,充分利用税收分析成果以及税收管理员、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提供的案6源信息,集中力量对长期零申报、以及久亏不倒、恶意走逃等纳税人开展重点稽查。四是要以稽查建议为纽带,全面促进征管和稽查的信息互通、执法联动的运行机制。要通过稽查建议制度,向征管部门反馈征管工作中所忽视的或薄弱之处,要积极研究探索,提出建议,更好地起到以查促管的作用。要充分重视案例分析工作,及时对案件的成因、特点、作案手法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及时研究措施,严厉打击,有效遏制各种涉税犯罪活动。四、采取措施,保障互动机制顺利运行(一)在认识上再提高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对建立互动机制的认识。一是让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互动机制,明确工作重心;二是让工作人员认识到互动机制对于强化税源管理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性,从而转变观念;三是消除错误认识。互动机制是分析、评估、稽查、管理四个工作环节之间的互动保障,通过流程的互动进而带动了部门、层级间互动;四是充分认识互动机制是税源管理的有效措施及其长期性、艰巨性。(二)在“动”字上做文章协作是基础,互动是灵魂。互动机制在明确工作流程的同时对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横向上要求税务各级部门(各科、处室)从全局上认7识和开展互动机制,减少“单打独斗”,加强协作配合,共享成果。纵向上要求市、县局结合本地区实际,对上级制定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核查项目进行细化并加以实施,确保将各项工作结果及建议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横向、纵向之间既要责任明确,又要加强联系和反馈。(三)在数据上提要求互动机制的源头是分析,分析的依托是数据。数据是建立、运行互动机制的支撑和生命线。抓好数据源泉管理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在思想上引导干部树立数据质量“零差错”意识,提高税务干部数据管理责任意识;其次加强税务干部操作能力的培训。严格落实数据采集、录入、审核、传输、储存、清理、发布等方面工作要求;第三是建立规范完整的数据指标体系,统一数据口径,确保数据在各个环节的一致性。第四是要拓宽数据来源途径。有效利用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和各部门联合治税资源,提高税收分析的宽度、广度和准确性。(四)在流程上促顺畅要真正使互动机制发挥作用、取得实效,除了要求各个税源管理环节都“动”起来之外,还必须要有合理顺畅的工作流程。流程顺畅了,互动机制才能顺利运行。(五)在落实上严考核互动机制的落实要靠严格的考核制度来保障,因此,要认真实施互动机制中的考核制度,严格按照考核内容及要求8对下级部门的组织落实、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管理监控工作开展考核,加强责任追究,杜绝弄虚作假和应付行为,其次考核要杜绝短期行为,做到长期化和制度化,才能使互动机制在落实中不走形、不变样,为建立长效机制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