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心得体会范文范例最新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心得体会范文范例最新4篇【参考指引】这篇优秀办公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心得体会范文范例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心得体会【第一篇】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探索中收获成功、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一般划分为四个时期:1.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3.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按照要求,4月份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主要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下面我结合《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谈一谈党在探索我国社会主2/13要矛盾中的实践和启示。一、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时代变迁和重大创新如何认识并概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才能确定正确的战略、政策和办法,促进社会矛盾解决,推动社会进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重大政治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实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与时俱进和重大创新。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党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实现了两次理论上的跨越。第一次始于1956年党的八大,完成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956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按照这个符合我国实际的判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后来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注意力发生变化,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没有得到贯彻,而是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致造成“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在3/1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是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延伸和完善,完成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第一次跨越。从这个曲折过程可以看出,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来之不易、意义重大:由此出发才能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从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第二次跨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进程将发挥重大的引领作用。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条件和依据如果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话,那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符合上半场的实际,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表述则符合下半场的实际。这样的转变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二战之后世界上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4/13经济总量从居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2010年以来的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制造业产值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三是“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所谓发展不平衡,从区域看,生产力布局还不平衡,比如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从发展各领域来看,既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短板”。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三、实践启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低层级供需向中高层级供需转变的矛盾,是由“数量短缺”向“优质不足”转变的矛盾。如果做进一步细分,社会各领域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对发展中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应该是破解发展问题的首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前进的动力”。回到我们职业教育来看,葛道凯厅长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论断,他认为: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运行的内向与社会对教育参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集中体5/13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脱节上。职业教育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通过评价机制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治理改革等来实现发展形态的转型。从学校发展来看,当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发展重点上还没有完全由注重规模向更加注重内涵转变,在发展要求上注重达标考核、刚性保障,但是缺少特色品牌,有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大而不强,强而不特”,有的领域“追赶的多,领跑的少”。所以我们也要理清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既增强忧患意识,又能稳住阵脚。通过“守正”与“创新”,回答好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守正”就是遵循教育发展、人才成长、经济社会需求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是我们的基本遵循。要始终做到“五个不变”:一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针不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追求不变,统筹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坚持守好办学治校底线的要求不变,守好安全稳定、意识形态、纪律的底线;四是坚持教育教学规范的任务不变,严管教学秩序、严抓教学规范;6/13五是坚持人才强校的路径不变,始终把教师队伍认真负责的良好状态作为我们重要的工作目标。在推进“五个不变”的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实现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付出巨大努力。我们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聚焦重点、难点和热点,破除制约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心静下来,把步子迈出来,打一场提质升级攻坚战。一是要高质量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从时间方位来看,“双高计划”对学校而言,是学校迈向更高水平、能够尽快脱颖而出的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明确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和回应民众关切的关键所在。从工作目标上来讲,“双高计划”就是要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支撑国家战略、迈向国际化发展水平,实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因此要打好“双高”建设攻坚战,促进学校从“高原”向“高峰”攀登。二是要高水平创新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精髓。创新要瞄准关键,持续深化“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落在深处、落于实处的具体体现。首先要健全教师发展机制,分层分类设计与实施教师提升计划,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要立足校本,推出一批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专业教材,动态对接技术变革趋势和职业岗位要求。再次要探索以学生为7/13中心的教学新生态,在1+X证书制度试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方面创新实践,在不同生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实施。三是要高标准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学校管理从宏观上来讲,要立足制度治校,将更新的理念、更有含金量的政策、更管用的措施充实到学校制度中,建立契合学校办学的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内部治理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从微观上来讲,常规管理是基础,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要加强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深入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形成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夯实基础、激发活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争先创优,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心得体会【第二篇】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将来想要走的更远,走到更辉煌的未来,一定不能忘8/13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带着不忘初心的心态,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十分深刻的认识到: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前面两个时期,我们始终离不开一种“井冈山精神”。它让我们能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在绝境中获得生机,在苦难中学会团结;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引领着追求和平解放,期盼安居乐业的群众,站起来做主人,实现民族革命的胜利。他们创造的“红色传奇”,承载了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期,离不开一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思想觉悟,也见证了我党不畏艰难、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创造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党员同志,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992年9/13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直至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所有党员同志,协同人民群众,果断改变封闭思想,经过不懈努力,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眼光长远,立足世界,坚持走好适应国际政治形势的道路。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从强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极大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知识创造力;从重视科技,强调科教兴国,人才战略,调动科研人员力量,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接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个梦想,也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从自身出发,我也更加明确,作为一名党员同志,需要明确习总书记强调的,旗帜鲜明的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思想。从自身岗位做起,从每一件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思想的实事做起,保持我党在集体中的光辉形象,继续发挥我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心得体会【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阐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13道路的伟大实践,对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学习理解历史、树立正确历史观,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参考材料,是面向全社会开展新中国史宣传教育的重要用书。我们支部在分发学习材料后,组织支部党员通过自学方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