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xx考察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学习借鉴xx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从x月开始,市乡村振兴局党组组织人员分两批次赴xx省学习调研,先后考察了xx省xx市xx县、xx县、xx市xx县等地,通过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重点对当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达到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考察地区基本情况(一)xx市xx县。该县位于xx省西部,xx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辖区的xx村,原来是出名的贫困村,也是习近平同志在xx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他曾四次到访、四次致信xx,期望“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近年来,xx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支柱,规模效益农业为补充的生态产业集群,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和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二)xx市xx县。该县位于xx省西北部,富春江山水世界闻名。近年来,xx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培育和发展“古村落+文创”“古村落+艺术”“古村落+特色民宿”等新业态,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村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目前,xx已建有(含在建)xx个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三)xx市xx县。该县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几何中心,与xx、xx和xx、xx等城市分别构成x小时和x小时交通圈,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十多年来,xx县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大念“山水经”,关停矿山,关闭工厂,修复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主要经验做法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xx省自20xx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xx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造就了xx万千美丽乡村,所到之地村村如画、处处皆景,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兴旺发达,一派生机盎然景象。相较而言,我市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积淀等方面同xx各区县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还在发展理念和推进方式上,xx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一)党建引领基础好。在xx各地,都注重将党建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xx市xx县xx村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争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为指引,塑造“四种人”党建品牌,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xx市xx乡xx村推行村党委联系党小组带领发展村户经济、党小组联系党员带班参与乡村治理、党员联系群众带头倡导文明乡风的“三联三带”活动,受到中央领导赞扬。(二)规划先行标准高。各考察点所在县把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个性特色,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比如xx市xx县石舍村的“非遗石舍”、xx县严家村的“未来乡村”、“渔事文化”都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规划设计上,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在规划执行上,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所到之处,没有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很少有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三)产业融合业态新。所到村庄在业态发展上都力求创新求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突出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的结合,精心打造多元新业态综合体,实现了三产的有机融合。xx市xx县xx村成立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群众观教育培训基地、彩色农业观光体验基地、旅游休闲清凉度假基地、传统手工艺品加工基地”,“xx逐梦”荣膺xx旅游新十景。xx市xx县“小瘾·半日村”以改造现有民居文化为基础,打造集高端休闲旅游、艺术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综合社区,成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全国集群民宿村落及新生代民宿样板区”的全国首家民宿集群村落。(四)管理精细环境美。本次考察所到之处,视野之内几乎看不到生产生活垃圾,这与当地政府的精细管理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xx市xx县xx早在2021年就率先推行垃圾不落地试点,实行“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做到“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村容更整洁”。xx市xx县探索“中国式”垃圾分类,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利用,将村庄划分为若干网格,在网格内分类设置垃圾投放点,引导农户分类倾倒,每日回收,分类处理,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城”。(五)多元参与机制优。纵观xx各地乡村建设,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理念贯穿于发展建设之中,是xx模式成功的主要因素。政府主导,就是在规划编制、资金整合、项目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农民主体,就是突出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不断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比如xx市xx县刘家塘村推行“五众”工作法,大事众人定、三务众人清、村务众人管、廉情众人督、结果众人评,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参与,就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xx市xx县创新“入股联营”机制,镇村属企业和大xx所属xx个行政村共同出资,组建大xx振兴发展有限公司,xxxx年实现营收xxx万元,利润xxx万元,为村民持续增收提供稳固保障。有关工作建议从外出学习考察的情况和xx乡村振兴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来看,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统领农村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政策要求严、利益关系多、推进标准高,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紧密结合xx实际,系统设计,协同推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突出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是增强组织活力。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帮助帮扶村建好阵地、带好班子、抓好队伍,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推行“三结三带”,即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书记结对、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结对、党员与群众结对;强村带弱村、老党员带新党员、致富能手带困难群众,促进共同提高。二是用好党建平台。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治理,推广“积分制”等管理方式,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三是做好示范带动。发扬xx市“火车头”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借鉴xx省“万千工程”经验,结合xx市实际,实施“千百工程”,即“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领先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创建不撒胡椒面,把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强、乡村建设基础条件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作为基础条件,确保创建一个成功一个。(二)统筹规划设计。xx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十分重视规划工作,在村庄整治初期先抓规划、再搞建设,结合实际,差异化发展,做到“画饼”与“做饼”相结合,久久为功,使乡村建设有序推进。这也启示我们,抓乡村发展首先要高起点编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一是统一编制标准。我市xxxx个行政村,目前完成并批复xxx个村村庄规划,完成未批复xxx个村庄规划方案,剩余xxx个村未完成规划编制。探索推广“一图一表一说明”做法,即统一绘制村庄建设规划图、编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项目表和制作建设要点说明书,提高村庄规划的质量和群众参与率、知晓率。二是明确功能定位。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主题”,不搞千村一面,根据产业、文化、生态和村容村貌的不同,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特色“小气候”。三是加强风貌管控。根据我市村民建房特点,探索推行“湘东民居”模式,以县为单位统一规范村民建房风貌,确定建房的基本元素,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逐年分步持续推进“湘东民居”建设。优先加强省界交界地区,国省道、高速公路、铁路等沿线村居的建设改造,彻底改变“有新房无新村”问题。(三)促进产业融合。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是关键。xx把农民增收致富摆在乡村建设的首位,推动产业业态多样化,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使美丽乡村成为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源泉。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美丽乡村,要走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一是与数字化相融合。加强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协作,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推动“三农”数字应用场景在农村推广落实,不断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软件应用、数据管理等数字化能力,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二是与红色元素相融合。充分发挥我市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优势,以炎陵县、茶陵县为核心,各选取x-x个红色示范带,加大投入力度,探索推行“x+N”产业发展模式,如“红色+乡村”、“红色+文创”、“红色+民俗”等,打造红色旅游复合型产品。三是与特色资源相融合。立足各地的特色资源,实施黄桃、茶叶、油茶、中药材等“四大产业”提质工程,加大引进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链企业的力度,建设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注重生态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村美是底色,乡村振兴就要有乡村振兴的样子。一是突出治理重点。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五治理一革命”,重点抓好改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村庄绿化等工作,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建设“无废乡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乡村旅游为标准,加强乡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房、田、水、路、沟、渠”面貌,打造田园风光。二是坚持循序渐进。结合各地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在进度要求上不搞“一刀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先易后难,层层递进。三是引导群众参与。将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纳入村规民约,通过评选秀美庭院、文明家庭,探索设立“垃圾兑换超市”等,引导村民培育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乡风,自觉做好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乡村环境。(五)凝聚各方力量。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原则,统筹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紧盯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每个重点阶段出台x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坚持群众主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建立健全村级民主协商议事平台,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等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幸福屋场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达到投工投劳、出资出智共建美好家园的目的。三是坚持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会扶贫联盟作用,通过座谈交流、发放倡议书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根据乡村建设和困难群众需求,精心设计精准有效的“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引导基层社会组织“接单”。大力表彰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通过表扬通报、典型选树、案例宣传等方式,提高社会组织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