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_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第一节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第一节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与经济发展(investmentandeconomydevelopment)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features、scopeandcriteriaofgovernmentinvestment)第一节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与经济发展凯恩斯乘数理论马克思投资理论研究和安排投资规模必要考虑三个问题:投资规模要适度——经济平稳增长投资结构要合理要注重投资效益投资乘数模型MPC=4/5投资增量△I收入(需求)增量△Y消费增量△C储蓄增量△S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0001000800640512409.6…800640512409.6327.68…200160128102.481.92…500040001000K(投资乘数)=1/(1-MPC)=1/MPS乘数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当投资增加时,它引起的收入(需求)增加数倍于所注入的投资。当投资减少时,它引起的收入(需求)减少也会数倍于减少的投资。乘数的扩张作用只有在经济衰退,大量存在闲置资源时才能表现出来。加速原理: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即投资规模要受当前生产和收入水平的制约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是共同发挥作用的投资受当前生产和收入水平的制约政府投资与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政府投资的特点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以宏观调控为主要目的;不以微观盈利为主要目的以实现盈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资金来源具无偿性,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资金来源有偿,总体上项目投资规模较小,建设周期较短投资项目的效益一般具有外部性,社会效益明显。投资项目的效益主要是内部性的货币收益,社会效益较低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范围项目竞争性(轻工、纺织、机械、电器等加工工业)基础性(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等等;基础工业:能源、石油等基础原材料)公益性(文化、教育、科学、福利、行政、国防等)非政府投资投资主体部分投资部分投资政府投资重点项目、高科技开发等有选择加以支持、参与集中必要资金进行投资,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应为投资主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年份比上年增长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50.222.022.120.523.4-1.019.923.99.10.216.556.328.227.717.811.613.213.314.113.912.111.910.9我国基本建设支出规模波动增长,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总体趋势是增长率逐步减缓,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新科目内涵有所变化(二)政府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1、经济体制的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比重低于计划经济体制。2、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在经济发达国家,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小,非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大,在欠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非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小。在一个社会中,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所占比重究竟多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年份预算内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及其他198128.112.73.855.4198516.020.13.660.319908.719.66.365.419953.020.511.265.320006.420.35.168.220016.719.14.669.620027.019.74.668.720034.620.54.470.520045.718.55.370.520054.618.24.572.7预算内投资比重下降,和GDP分配格局以及财政收支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随着对预算外资金的清理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预算内投资的比重有所回升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产业间接调控和直接调控相结合(三)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2、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3、就业创造标准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三、“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迅速发展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狭义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同共生产条件”--交通运输、通信、农业改良、排水设备等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意义1.弥补市场投资不足--投资于准公共物品2.减缓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度----投资于资本密集型行业3.规范自然垄断企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OKL2KL1KG2KG3D产出线CBQ3Q1AQ2KL3一般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I1I2I3KG1欧美发达国家:Q1→C→Q2→D→Q3日本、韩国:Q1→A→Q2→B→Q3为达到一定的产出量,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产业投资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配比关系,且按一定的比例递增。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一)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基础设施可归类为混合物品,在发展中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一般是采取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多种形式的的混合提供方式。(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三、“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迅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2.1万亿,年均增21.8%;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也保持较快增长1、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3、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四、“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均衡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theimportanceoffinancialinvestmentonagriculture,farmer,village)二、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thereasonoffinancialinvestmentonagriculture,farmer,village)三、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thepolicyofgovernmentinvestmenttoagriculture,farmer,village)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面貌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二、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的理由(一)政府介入“三农”投入的一般理由(二)农业部门的特殊性和财政投资的必要性1)弱质产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需求相对稳定,供给不规则波动;2)蛛网市场--市场价格、供求数量波动幅度大,政府保护价格具有必要性。3)积累能力低--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呈现出剪刀差特性。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一)政府介入“三农”投入的一般理由1.农业部分生产率较低下,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2.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额大,期限长,牵涉面广,其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不明显3.农业科研活动和农业技术进步,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凡是具有“外部效应”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都应由政府承担蛛网型市场--发散型QPODSQ0P0P0Q2P2P1Q1Q4P3P2(a)市场波动-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b)价格波动tP必须设保护价格P1P3D′现期农产品的价格决定着下期农产品的供给量Q3E“剪刀差”O年份P/V1工业品价格/价值农产品价格/价值假定经济领域只生产两种产品:工业品和农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大于1,农产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小于1,形成剪刀张开状。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三、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一)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扩大国家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第三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1、国家财政的“三农”投入总量大幅度增长2、减负和补贴手段并用3、积极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4、大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concept、significanceandfeaturesoffinancialinvestmentandfund-raisingsystem)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governmentpolicybankinChina)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一)财政投融资概念——政策性金融(二)财政投融资的意义(三)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二)财政投融资的意义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准公共物品。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以信用方式安排的财政投融资活动(三)基本特性目标—实施政府政策不同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要与市场结合筹资基础—政府信用使用方式—有偿方式不同于无偿拨款范围有严格限制—基础性产业不同于非生产性支出专门机构不同于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灵活不同于国家预算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policylender/non-commercialbank)是指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资和信用活动的机构。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干预、协调经济的产物。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是百姓、企业、政府、机构等最常用的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一)“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了解各大银行的主要业务职能及资金来源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政府性:财政借款、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市场性:公开发行债券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投融资制度1.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法制化2.投资渠道多元化3.加强财政投融资管理,提高财政投融资效率4.完善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资的协调机制本章小结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二、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及提供方式三、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四、财政投融资制度及其基本特征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